俗语“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干戈”,有道理吗准不准?为什么农历八月十五要过中秋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俗语“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干戈”,有道理吗准不准

“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这句俗话还是很有道理的;七月十五前后正是七月下旬和八月上中,正是这一年雨季最多最大的时间;而八月十五前后是庄稼成熟,瓜果飘香秋收的季节。

为什么农历八月十五要过中秋节

每逢佳节倍思亲!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

中秋节起源于唐代唐明皇(即李隆基(685~762))时,盛行于宋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唐代时有个人叫欧阳詹(文学家、诗人,曾经参与韩愈发起的“古文运动“,其上祖即唐初书法家欧阳询)的,他曾经说:秋天在夏冬的中间,而八月又居秋天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的中间,所以叫作中秋节。

因为我国历法上把一季的三个月分别称为:孟、仲、季,因此也叫作:仲秋节。(所以说,看到“中“或者“仲“,均是正确的,不可以认为是别字的)。有一些南方地区,也叫作:八月半。

唐朝时,人们只是在中秋节观赏圆月,到了宋代才有了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但是当时的月饼是蒸的而不是烤制的。

至元代末年,中秋节吃月饼的风俗逐渐盛行,当时人们忍受不了元朝统治者的奴役,于是利用中秋节吃月饼的机会,把约定起事动手的纸条放入月饼馅里,约好中秋节的晩上,家家户户一齐动手,消灭那些压迫人民的元朝统治者。为此后来人们又把八月十五作为反抗民族压迫斗争的纪念日。八月十五吃月饼的风俗,从此也就在全国各地流行开了。

因为八月十五相传是月亮的生日,月饼又是这一天的必食之物,因此人们就把这种饼正式称为“月饼“,含有团圆美好的寓意。

经过世代相传,出现了京式、苏式、广式、湘式等富有各地口味,风格各殊的传统月饼。

各地在欢度中秋节时,也有一些不同的或者当地特有的风俗。如:浙江宁波,以八月十六为中秋,说是十六的月亮?比十五圆。此俗是宋代的史弥远所立(史弥远,南宋宁宗〈赵扩〉时的宰相,专权擅政,名声不佳)。

江西婺源地区,中秋节有食塘鱼的习俗,相传塘鱼养至中秋节时,鱼?的脑髓充满,人吃了能够滋养身体。

江苏南京等地区有中秋节吃盐水鸭和烤鸭的习俗。

山东泰安地区在八月十五有吃小包子的习惯。

江苏武进等地有中秋节早上吃桂花糖芋头的习俗。

陕西省的农村,一般都是家家户户杀猪?,准备好吃的,堪比正月过大年。

“月到中秋分外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秋佳节,家人团聚,吃酒赏月,品尝月饼,却是全国各地的一致习俗,又因为中秋节与国庆节紧密相连(今年相距有点儿远),庆贺双节,更是一种喜庆!

有心的朋友可以注意一下,有一句民谚,往往是十分的灵验:

八月十五云遮月,

正月十六雪打灯!

中秋节古人是如何祝福

谢谢悟空小秘邀请,大家都熟悉的话题就随便聊几句吧。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不见今日月,今天是中秋佳节,中秋节始于唐朝,盛于宋朝,在后一直延续至今,一直都是中国传统文化里一个重要的节日。古人们过中秋比起我们今天要热闹的多,处处人头攒动,酒味飘香。
中秋节是一个团圆节,古人就是一大家子人在一起吃月饼
,赏花赏月,相互祝福。由于古时条件所限,月饼在那时还是奢侈品,大多数人家还是吃不起的,那就自己动手做一些自己拿手的糕点之类的替代。晚上,在农家小院里,邻里之间吃过晚饭后,就把今年刚收获的花生坚果之类的端上桌,待月亮出来之后,主角等场了,那就是酒,家人邻里之间,一边喝上小酒,一边吃着桌上的瓜果零食,唠着嗑儿,互相赞着对方今年的收成,期盼大家来年过得更好。

那些生活环境较好的内容就丰富多了,除了喝酒吃月饼,也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登高赏月,预祝对方来年步步高升,观灯会预祝对方日子过的红红火火,文人墨客们就更会玩了,饮酒作诗相互祝福对方,所以就有“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样的祝福佳句。那些青少年男女之间在月亮下相互述说衷肠,祝福对方的同时也祈祷自己的爱情像天上明月一样圆满。张九龄一句“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写出了多少年轻人的爱情观。

农村老人说“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明天是元宵节,农村老人说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今天是2月7日正月十四日,很多地方正在抗yi中。明天就是正月十五,根据今日的天气预报了解到,明天正月十五天气状况不佳,属于阴雨或者降雪天气出现。俗话说:“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所指的大意就是:假如八月十五这一天晚上有有云朵遮住了明亮的月光,则意味着在明年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天气状况不好,极有可能是飘雪的天气。其寓意这一切是源自农民根据节气总结的经验说法,虽然不能用农业科学技术解释不透,但这是在农业生产力落后的条件下总结的规律,有一定的的参考价值!

在古代以及近代,正月十五元宵节依然是居民朋友们游原欣赏灯会的日子,一般月光明亮风光明媚为欣赏月光和灯会提供了条件。可假如正月十五雪打灯,意味着下雪的天气不利于游原赏灯。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一些地区也被称之为“上元节”,而据说在北京也叫“灯节”,顾名思义地方不同大同小异,其主指还是没有改变的。

元宵节是正月的春节后的又一重要节日,同时也是一年中重要的一个节气时间节点。特别是今年的情况更为突出,由于前天2月4日正月十一是“立春”的节气,对于农民朋友进行农业生产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不过现如今,我们不再依赖这些传统的俗语生活,更多的居民朋友们更信赖于天气预报。

其实,也有人说正月元宵节(正月十五)雪打灯,有“瑞雪兆丰年”的说法,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下雪的天气,则农民朋友们从事农业活动种植的庄稼更容易实现大丰收。

上述的一切均是在农民朋友根据实际的重要时间节气概括的天气经验、农业经验,从古至今流传至今,至少当前在基层的农民朋友心中依旧存在,虽然不完全相信,但也一直被流传引用。

上述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文字原创,图片来之网络!!谢谢

八月十五送什么

八月十五送什么?再有十来天就是八月十五了,题主这话问的正是时候,山东农村老汉就好说实话,咱就说说送什么吧。

从记事起到现在,半个世纪过去了,无论是在那个贫困的年代,还是现在富足的日子里,八月十五给老人和孩子送上象征吉祥团圆的月饼,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和美好祝愿。

今年送什么呢?八月十五是大团圆的节日,更是一个让人怀念的日子;追忆逝去的亲人,思念为国戍边的将士,牵挂在外打工拼搏的他乡儿女。每每此时,就让人想起唐朝诗人王维那首充满思念的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