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刈麦中岁晏有余粮,宴怎么读?宴怎么读音是什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观刈麦中岁晏有余粮,宴怎么读

  晏(yàn)。
  诗词原文:
  观刈麦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译文:
  农民终年没有闲暇,到了五月加倍繁忙。
  夜里吹来暖暖南风,地里小麦盖垄熟黄。
  妇女用筐挑着食物,孩子提壶盛满水汤。
  相伴到田里送饭食,男人劳作在南山冈。
  脚被地面热气熏蒸,背烤着火辣的阳光。
  精疲力竭不觉酷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农妇,抱着孩子跟在人旁。
  右手拿着捡的麦穗,左臂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回头述说家境,听的人都为她悲伤。
  为了缴税家田卖尽,靠捡麦穗填充饥肠。
  如今我有什么功德,从来没有种田采桑。
  一年俸禄有三百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暗自惭愧,整日整夜念念不忘。
  《观刈麦》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早期作品。此诗描写了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写作手法上,诗人将全景式刻画与特定人物描写相结合,夹叙夹议,使全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宴怎么读音是什么

宴,拼音:yàn。
1. 以酒饭款待宾客:~客。~饮。~席。
2. 聚会在一起吃酒饭:~会。~集。
3. 酒席:设~。国~。盛(shèng)~。
4. 乐(lè),安闲:~娱。~嬉。~乐(yuè )。~居。

宴这个字怎么读

拼 音
yàn
部 首 宀

笔 画 10

五 行 土
五 笔 PJVF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1.以酒饭款待宾客:~客。~饮。~席。
2.聚会在一起吃酒饭:~会。~集。
3.酒席:设~。国~。盛(shèng)~。
4.乐(lè),安闲:~娱。~嬉。~乐(yuè)。~居。
相关组词
宴游 赴宴 喜宴 宴会 盛宴 国宴 午宴 宴尔 晚宴 家宴酒宴 宴席 宴请 宴饯 更多

宴会的宴的读音

宴会的宴的读音  

    宴”指太阳下山,月亮尚未升起的时段,但是宴指的的正午或者下午·“宀”为“家”或者“宅”。“宀”与“妟”联合起来表示“在正午与妻子共进餐”。本义:与妻子安逸的共进午餐。转义:在正午时段安逸聚餐。

详细解释

宴(讌、醼)

yàn

(形声。字从宀(mián),从妟(yàn),妟亦声。“妟”为“安” 意 “平安”。“

同本义 / 宴,安也。——《说文》。按,此字当为宴飨正字,亦作醼,作讌。

宾客大宴。——《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方元宵宴客,有传辽将李性忠与张尔心谋叛者,诸监司怖甚。公(袁可立)徐命小队阿殿过沈帅。──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逾庖而宴。——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是与太子宴者也。——《汉书·贾谊传》。注:“谓安居。”

乃宴斯息。——张衡《东京赋》。注:“安也。”

宴安鸠毒。——《左传》。孔颖达疏:“宴安自逸,若鸠毒之药。

又如:宴坐(安坐;闲坐);宴私(谓公余闲居之时);宴玩(闲暇时赏玩);宴服(日常闲居时穿的衣服);宴居(闲居。一般指公余无事时);宴宴(安闲逸乐的样子);宴处(安居;闲居);宴语(闲谈);宴慰(闲居);宴堕(闲散不整的样子);宴默(安居静穆);宴逸(逸乐)

安定,没有战事或动乱

今军旅甫罢,三边宴然。——《辽史》

又如:宴清(形容国内安定天下太平);宴如(安定平静的样子);宴然(安定的样子;平安貌);宴适(安适);宴宁(安定)

喜乐;欢乐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诗·卫风·氓》

宴尔新昏。——《诗·邶风·谷风》

衡父不忍数年之不宴。——《左传·成公二年》。注:“乐也。”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古诗十九首》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