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内容有哪些(幼儿园教师培训内容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08

本文目录

幼儿园教师培训内容是什么

幼儿园教师培训内容:

1、每周进行一次全园教师教育理论、业务学习,要求认真做好记录;

2、定期组织教师学习《纲要》的文章;

3、认真学习《幼儿园工作规范》,规范教师的日常用语和行为举止;

4、积极开展环境创设;

5、组织教师参观其他幼儿园,观摩学习教育活动,开阔眼界;

6、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推行新教材,开展说课、听课、评课为一体的实践活动;

7、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公开课活动以及园外培训活动;

8、开展教师自学活动;

9、让年轻教师向有经验、有特长的教师学习,帮助她们尽快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0、通过集体备课、互相观摩、专题讨论等方式,帮助教师熟悉、了解和掌握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原则、基本方法和基本的组织形式。

新教师培训的内容包括哪些

1管理与教育理念培训
包括:国家幼教方针政策、幼儿园的经营理念、管理理念、服务理念和教育理念。
2教学技能培训
主要依据幼儿园课程和幼儿发展两大部分的要求制定的评量指标进行。评量指标主要包括“课程实施方案”、“环境创设与利用”、“生活、游戏、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说课、听课、上课、评课的技巧”、“活动的组织提问策略”、“特色教育课程的组织与开展”等。教学技能培训使员工产生更多的认同感和向心力,能更快更好地融入到园所,尽快发挥作用。
3教育课程的培训
教育课程培训工作的实质是建立一种质量意识,通过教育课程培训,确立教学的质量、要求和导向,为幼教工作者观念到行动的转变提供操作性指南,为教育教学诊断和质量提高提供依据,并在使用教育课程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以保证每一所民办幼儿园保教质量达到基本的水平。
4教学教研培训
通过教研工作活动的开展,逐步建立“自我认识、自我调整、自我发展”的机制,使教研成为教师前进的动力,成为日常的工作状态,成为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不断提高的有效平台。
通过对课程、课件和各项活动的总结和反思,形成个别经验典型化、零散经验系统化、个体经验普及化,力图把教育教学的本质属性很好地呈现给教师,并使优秀的教育教学方法常态化、规范化,从而更好地发挥课程改革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5园所规章制度培训
幼儿园“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直接关系到幼儿的生命健康,责任重大。怎样才能使每一个员工都有这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呢?建立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对员工进行规章制度培训是重要保障。
园所的规章制度包括:
员工行为规范、工作岗位职责分工与岗位要求、薪资设计、职工保险、福利待遇与奖惩、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与规范等。
6安全管理课程培训
幼儿安全是园所的头等大事,幼儿园各项工作做得再好,如果安全工作做不好,一切都等于零。因此,幼儿园必须高度警惕不安全因素,时时刻刻绷紧安全管理这根弦,切实把安全工作做扎实、做到位。
安全管理培训的主要内容有:
幼儿入离园安全检查、护理活动中安全注意事项、整体环境安全注意事项等,特别要强调细节的管理。
7家长工作培训
在做家长工作时,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 先进的教育与服务理念
热情向家长介绍幼儿园先进的教育与服务理念,让家长明白教学目标和用心程度。
② 优质教材、教具
向家长展示那些可以帮助孩子学习的最优质的教材教具,幼儿使用的优质环保物品,优质环境。
③ 优质服务与教学方法
通过举办教学发表会和说明会,向家长充分展示幼儿园的现金理念和教学方法及特点,通过卓越的优质服务培养幼儿全方面发展,让家长坚信幼儿园的卓越能力和品质。
8员工职业道德素质培训
为解决民办幼儿园管理所面临的员工更换频繁、教师工作生活节奏快;员工对专业热忱的重视不够;员工不清楚自己工作的目标和方向等问题。
园长在培训时应做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忱,培育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之树立全身心投身于幼教事业为信念的价值观,树立以学会认知、做事、合作、生存的教育目标观,塑造以创新为基本特征并具有共同愿景的幼教人,以此达到共同完成、终生追求幼教事业的最高境界。

教师培训指导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教师校本培训的内容可以根据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个性专长创造能力的要求,以改革传统的课堂灌输式传授知识的陈旧方法入手,采用教师培训与攻克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难点相结合的培训内容。

以此谋求各校素质教育的办学特色,并建设起一支能够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有健康的心理品质,健全人格,具有扎实科学文化基础,创造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强的有特色的师资队伍。

校本培训有五种类型:

一是学校教育理念、教育技术的培训;二是本校特色教育,科研成果的培训;三是区域民俗文化、历史遗产的培训;四是学科事业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五是优秀教学研究、案例研究的培训。

培训课程建构有五大模块:

(1)现代教学理论,教育思想、职业道德修养

(2)现代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名家教学风格

(3)教师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和能力

(4)现代教育技术

(5)学科最新的基本理论及教改信息。

扩展资料:

教师培训主要的方式是采取理论研究与跟岗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

理论研究主要采取专家专题教授、学员交流研讨、辅导教师集中点评、特色学校实地考察等的形式。专题讲授主要是由专家、教授及“一线”知名校长承担。

教师教育是对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统称,就是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实施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等连续的、可发展的、一体化的教育过程。

从概念的涵义上讲,“教师教育”可以作两种解释:一是“对教师进行教育”,二是“关于教师的教育”。前者主要是指教师的职后培训或教师继续教育,后者包括教师的职后培训和职前培养。

根据教育内容和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确定教育的形式和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使教师真正能够提高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进而促进教师的理性行动。从国内外的教师教育已经取得的经验和教训来看,反思性的教师教育可以采取以下多种形式。

(1)专题讲座。即通过集体讲座方式,让受教教师掌握一定的知识,如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等。本体性知识,主要是了解学科的前沿和进展,知识的拓宽与应用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等,通过这些方面知识的了解来获得学科的最新知识。

条件性知识,主要是使受教教师掌握有关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法规、学校管理、班级管理、教育思想和观念等方面的教育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性知识,主要以教师的教育经验升华为主,包括教育实践的基本技术与方法、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研以及操作性实践和指导等。

(2)专题研讨。针对中小学教学中某个方面的问题而展开,目的是提高教师对这方面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如“差生转化方法探讨”,“教材新内容教学研究”等。

这种专题研讨可让指导教师先陈述问题,以及有关此类问题的信息综合,然后让受教教师展开讨论。它侧重于施教教师和受教教师之间在课堂上的交流与对话,是一种集体提高的教育方式。

(3)问题研修。问题研修是受教教师个体通过自己对问题的研究与思考,来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受教教师在面对一个实际的教育问题时,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有关信息,获得解决问题的答案。这种教育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