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将领张叔夜是怎样的一个人?请问如果卢俊义没有上梁山,谁会成为梁山的副寨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北宋末年将领张叔夜是怎样的一个人

《水浒传》中,宋朝的官员大都不堪,不过也有正面人物,比如宿太尉、张叔夜等,其中对张叔夜的描写并不多,他出场时任济州太守,当时宿太尉奉招安梁山泊敕旨来到济州,张叔夜受命亲赴梁山泊与义军商谈,顺利达成招安意向,当时宋江留请茶饭,张叔夜坚执便行,宋江又教托出一盘金银相送,张太守坚辞不受,对此《水浒传》感叹张叔夜“廉以律己”,并有赞诗:

济州太守世无双,不爱黄金爱宋江。 信是清廉能服众,非关威势可招降。

而《宋史·张叔夜传》中,宋江虽也是投降,却是被张叔夜击溃而降,其过程如下:

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钜舟十余,载掳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

这段文字大意是当时宋江势大,附近十郡官军都不敢讨伐,唯有张叔夜临时招募一支千人军队,设伏诱敌,将宋江等的海船烧毁,然后伏兵尽出,擒住贼兵副帅,宋江被迫投降。

张叔夜被公认为北宋末期名臣名将,而最为后人敬仰的却不是招降宋江一事,而是抗击外敌,宋史中就记载了以下三件大事:

一、西北戍边建功:

张叔夜早年当兰州录事参军时曾攻取天都,并建戍城“西安州”,从此兰州再没有羌人之患。

二、出使辽国:

张叔夜曾出使辽国,在宴射中首先射中目标让辽人惊诧不已,归国后,张叔夜图其山川、城郭、服器、仪范为五篇,上呈宋徽宗。

三、靖康勤王:

靖康元年,金人南下,张叔夜再上章请求拨给骑兵,与诸将并力截断金兵归路,但得不到任何批示。

金兵逼近京城,张叔夜与两儿子率三万军队击败金人游兵到达开封守城,一连四天张叔夜都与金人大战,斩其金环贵将二人。开封战情危急,钦宗令各州郡长官率兵勤王,但始终没有军队来勤王,开封城陷后,张叔夜受伤,但父子仍竭力作战。

为保全百姓,钦宗驾车出郊准备向金人投降,张叔夜叩马哭谏,钦宗回首对他说:“嵇仲努力!”

徽钦二帝被掳往北地,张叔夜随从而去,途中绝食明志,过国界时仰天大呼而死,卒年六十三。

关于张叔夜,不知您怎么看?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六甲番人。

请问如果卢俊义没有上梁山,谁会成为梁山的副寨主

梁山副寨主原本是吴用,施耐庵作《水浒传》改成了卢俊义。因而,如果卢俊义没有上梁山,吴用就是副寨主。书中也是这样写的,宋江没上梁山时,吴用是晁盖的副寨主。晁盖死后,吴用又是宋江的副手,直到梁山大排名时,才被卢俊义挤到第三把交椅上。

那么,施耐庵为何要把吴用降为梁山老三,又为何要以卢俊义为梁山副寨主呢?

梁山副寨主原本是吴用

《大宋宣和遗事》中,有一份宋江三十六人名单,排在第二名的是“智多星吴加亮”。《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中,“智多星吴学究”也是排在宋江之后,位居第二名。这两个蓝本,就是《水浒传》三十六天罡的“原型”。

施耐庵在塑造梁山好汉时,以龚开《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为最基础蓝本,把晁盖移出一百单八将之列,把孙立下放到地煞。又从《大宋宣和遗事》中,将公孙胜、林冲“调入”,然后虚构七十个人物,修改部分好汉绰号,配以三十六天罡地煞星号,重塑了一百单八将。所以,我认为,《水浒传》也是一部原创小说。

在两个蓝本中,“玉麒麟”都是排在第三名的,也就是说,《水浒传》中的玉麒麟卢俊义在原型故事中,都不是“副寨主”,除非梁山也是一正二副。但是,查阅两个蓝本,都没有“吴用”其人。这个问题,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做了归结:这人乃是“智多星”吴用,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

如此一来,两个蓝本中的吴加亮、吴学究,都成了《水浒传》中的吴用,智多星吴用原本就是梁山的副寨主。

所以,如果卢俊义没有上梁山,吴用便是铁定的梁山副寨主。

副寨主被擒,宋江率众投降招安

《宋史》中说,宋江杀出了梁山,四处袭扰,宋徽宗派将追剿但没有成功。大臣侯蒙建议,宋江智勇过人,可以招降,用梁山人马去对付方腊。宋徽宗采纳了侯蒙的建议,于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下诏招降宋江。

宋江并没有理睬宋徽宗的诏令,继续游击,“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界”。梁山贼寇如此猖獗,宋徽宗依然执行招安政策,“命张叔夜招降之”。

梁山贼寇确实十分张狂,面对朝廷的招降不仅不理睬,在到达海州(今连云港)之前,“声言将至”,提前预告,老子宋江要打到海州了。对此,张叔夜立即招募死士,设计击败宋江,招降了梁山贼寇。《宋史·张叔夜传》是这样记载的:

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钜舟十余,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

这段历史有很多质疑者,认为是各种史料相互抄袭,宋江并没有被招降,而是被折可存擒杀了。这种观点纯属无稽之谈。除了《宋史》有相互印证的记载外,《三朝北盟会编》、《皇宋十朝纲要》等宋代史料,以及《大宋宣和遗事》、《捕盗偶成》等笔记咏史类诗作也可以作为旁证,证明宋江就是被张叔夜招降了。而折可存擒杀宋江,则只有所谓的《折可存墓志铭》这一条孤证。古人给先人撰墓志,多所虚誉,私家墓志怎可作为推翻史料的铁证?

从以上史料中得知,宋江是因为副寨主被擒,迫不得已投降了张叔夜。张叔夜则按照宋徽宗的旨意,招安了梁山贼寇。随之,宋江等人参加了打方腊,北上攻打幽州,并且参与了抗金之战。

梁山招安不仅不是耻辱的,而且,宋江是非常讲义气的,为了救“副贼”不得已选择了投降。这段历史,就隐写在了朱武率杨春使苦肉计,投降史进救出“副贼”陈达的故事中。

如果按照史料的记载,结合蓝本中的宋江三十六人名单,被张叔夜擒获,且迫使宋江投降的“副贼”,一定就是吴加亮、吴学究,也就是梁山的智多星吴用。

假如施耐庵照搬蓝本,没有对三十六人进行重塑,梁山副寨主就是吴用而不是卢俊义。所以,如果卢俊义没有上梁山,吴用肯定就是宋江的副寨主。

吴用为何被打压到第三把交椅上

智多星吴用没有做副寨主,这是梁山好汉大排名总规则所决定的。梁山一百单八将排座次依据的是:人物对应绰号,绰号对应星号,星号决定排名。

也就是说,每一个梁山好汉出场时,施耐庵基本上以其状貌、性格、事迹、兵器、武艺等等,给他们量身定制了一个绰号。鲁智深、武松这两个佛门弟子先是以道家星煞的身份出场,入了佛门才分别得花和尚、行者这样的佛门绰号,象征着梁山是“佛道合一”,佛道联手降妖除魔。

有了绰号,然后就以绰号对应星号,所对应的星煞原本在哪个位置,就在相对应的交椅上落座。绰号与星号的关系,犹如古人的名与字,二者之间是相互解释和补充的关系。比如,张飞,字翼德,有翼才能飞。诸葛亮,字孔明,名字就是“明亮”,意思完全一样。

当然,梁山好汉的绰号中藏有很多隐喻,要把隐喻解读清楚,才能非常吻合地对应上星号。此处,我举几个不需要解读隐喻的好汉绰号,看看是如何对应上星号的。

地煞最后一名是段景住,这条好汉出场时,就自我介绍,说因为长着赤须黄发,象长着金毛的狗那样,所以得绰号金毛犬。梁山石碣揭晓,金毛犬对应的是“地狗星”,犬就是狗,所以,段景住毫无怨言地坐在了最后一把交椅上。鼓上蚤时迁是梁山君子,当然能够对应上“地贼星”。白日鼠白胜,对应“地耗星”也是“天作之合”。

吴用绰号智多星,是书中能欲知天机的智多星,便要对应“天机星”了。按照黄帝一统天下,给三十六座城池命名的固定排序,天机星原本是“天机城”,就是排在第三的一座城池。所以,吴用便从蓝本中第二的位置上,退居第三位了。

所以,卢俊义是必定要上梁山的,否则,黄帝所确立的三十六城岂不少了一座?那么,天罡星为何能匹配玉麒麟,也就是说,为何非得是卢俊义做梁山的副寨主呢?

施耐庵为何“提拔”卢俊义为副寨主

按照梁山排座次的规则,卢俊义的绰号必须对应上“天罡星”,才能坐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