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苏轼的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羽扇纶巾”指的是谁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苏轼的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羽扇纶巾”指的是谁

苏轼的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羽扇纶巾”指的是周瑜,这是毫无疑问的。

证据有三:

1.结合上下文: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里提到的唯一主角就是公瑾。这是周瑜的字,古人以示尊重,一般是不能直呼其名的,故常称周瑜为周公瑾;

2.赤壁之战,吴国才是正面战场的主力,周瑜才是总指挥。不关诸葛亮这个战地友邦观察员什么事儿。所以苏轼的赤壁怀古,不可能让他来喧宾夺主;

3.羽扇纶巾,本来就是周瑜的装扮,周郎本是英俊倜傥的帅才,丰姿出众。只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把周瑜这套看上去很拉风的行头“借了来”,转赠给了诸葛亮,借以描绘其儒雅之姿。要知道,罗贯中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身为宋人的苏东坡对三国的历史真相,在时代上比罗贯中更接近一些,不可能提前看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根本不知道这身行头后世归了诸葛亮,而且好像荆州一样,借了就不肯还……

还是那句话,虽然《三国演义》是根据历史写的小说,但可别完全把它当史料史实看,更不能因之先入为主,据此否定真实的三国。

孔明:都督,你那身羽扇纶巾的行头多少钱买的?还真拉轰!

周瑜:诸葛先生,我在驴牌大厂四百两金订做的呢!

孔明:五百两,转卖与我可好?

鲁肃:你这个败家的!哪用花这冤枉钱嘛!回头我给罗贯中说一声,让他帮你偷过来!谁叫我对你是真爱呢?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重韵了吗为什么有两个发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发自不重韵,古人用韵与现代平声字是不一样组合,现代汉语拼音四声调与古声韵有分别,恰恰苏轼在本诗词当中出现两个发字的含义,用的妙,其一表达内心发出的悲伤之情,其二发自对国家兴衰与山河破碎的一种呐喊!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为什么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

苏轼赤壁怀古“人生如梦”,所表达的思想并不是因为贬官所产生的消极态度,也不是因为年龄大了产生的悲观情绪,而是一种不服气的感慨。虽然光阴如梭,但也要激励自己有所建树,为国分忧!

苏轼的念奴娇,为何只写周瑜而不写诸葛亮赤壁之战的真相是什么

谢谢邀请!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何只写周瑜而不写诸葛亮?其真相是什么?人们常说“孔明借东风,周瑜用火攻”,这就说明赤壁之战,主要是周瑜和曹操在一起打的,主要的功劳是周瑜的,苏轼是尊重史实。东风能借吗?苏轼写这首词的时候,也只有三国故事的流传,《三国演义》还没有出现,现在人把《三国演义》中一些虚构的成分当作史实了。

官渡之战后,曹操基本平定了北方,统一天下的信心十足,矛头要对准南方了。当时南方有两股强大的势力,一是荆州的刘表,二是东吴的孙权。曹操带领50万大军,自长江顺流而下,直奔荆州。当时刘表刚死,刘表的小儿子刘琮世袭了父亲的刺史官位,听说曹操50万大军到来,早就吓破了胆,慌忙开城投降。荆州新野的刘备,虽说有诸葛亮为军师,关羽、张飞、赵云等大将,但地盘小,兵员少,哪敢和曹操抗衡,也慌忙逃跑。曹操没有费力气就拿下了荆州,收编了荆州的20万水陆兵马,这时,曹操的兵马已经接近80万了,于是就沿江向东吴进军。

东吴的孙权,非常害怕,赶紧召集众人商量对策。以张昭为首的投降派,主张投降,以周瑜、鲁肃为首的主战派,主张抵抗。刘备也派诸葛亮到东吴找孙权、周瑜,愿意联合东吴,抵抗曹操。

为了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周瑜和黄盖演了一出“苦肉计”、和蒋干演了一出“离间计”、和庞统演了一出“连环计”。苦肉计:周瑜和众将在商量军务的时候,故意和老将黄盖发生冲突,把黄盖打得死去活来,让黄盖向曹操献一份投降书,说明某日某时率船队前来投降。其目的是在船内装上火药、火把,待接近曹操战船时放火。离间计:蒋干假借好友之情,前来刺探周瑜的军事情报,周瑜将计就计,伪造曹操水军头领的信件,蒋干如获至宝,将信件交给曹操,杀了水军头领蔡瑁、张允,使曹操水军瘫痪。连环计:派庞统进曹营,以北方兵不习水站为由,将战船用铁索连成一个整体,人马都可以在上面行走,如履平地。目的是当大火燃烧时,使曹操战船无法疏散。诸葛亮安排关羽、张飞在旱路埋伏,伏击逃跑的曹军,自己负责借东风。实际上东风不是借的,只能说诸葛亮的气象知识是比较丰富的。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才夺取了赤壁之战的胜利,足见周瑜的苦心。可以说赤壁之战的胜利,主要是周瑜的功劳,苏轼也是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周瑜予以歌颂。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