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最爱的独女,为何要嫁给1个成亲三次的罪人?在中法马尾海战中,福建水师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李鸿章最爱的独女,为何要嫁给1个成亲三次的罪人

袁世凯袁大总统曾经说过一句话:“天下翰林真能通的,我眼里只有三个半,张幼樵、徐菊人、杨莲府,算三个全人,张季直算半个。”而题主所说的李鸿章最爱之女所嫁之人,便是袁世凯口中翰林的第一位张幼樵是也。

张幼樵何许人也?此人是河北唐山人,在大清同治年间中的了进士的头衔,被朝廷安排到了翰林院做侍讲,由于其刚正不阿的性格加上出众的才华,屡屡在朝堂之上对那些不正之风加以弹劾,是清末一位名气较大的清流之臣。而李鸿章同为清流之士,对张幼樵是一百个喜欢,故而对其召入幕府之中。

李鸿章的儿子也算不少,一共有3位之多,且都出人头地(分别为李经方,外交家曾任驻美日公使及外交英吉利大臣,二子李经述官至三品参赞,三子李经迈曾出任奥匈帝国钦差大臣)但最爱的还要属他的两个女儿(顺便纠正题主),他的大女儿就是今天的主人公李菊耦,话说被召入李鸿章幕府的张幼樵比李菊耦大20岁之多,但李鸿章出于爱才和拉拢,在某日听闻张幼樵的妻子过世了,于是说服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张幼樵,从此亲上加亲,张幼樵成了李鸿章的女婿。后来的事实证明,老李看对人了,张幼樵婚后不但对其女感情非常好,还经常吟诗和对好不快活,在政事上这位女婿也竭尽所能帮助李鸿章打造了一个“李家王朝”。

在中法马尾海战中,福建水师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谢邀请。1884.6月,法军在越南北部谅山附近挑衅清军,并加紧向中国东南沿海调动军队。面对法军的咄咄紧逼,清政府先是请求英、美等国出面调停,后又与法国驻华公使巴德诺在上海谈判。谈判时断时续,不时陷于僵局。清政府完全寄希望于和谈,不顾法军猖狂挑衅的严重形势,严令沿海各省"静以待之","不可先行开衅"。

1884.7.15日,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率舰队闯入福建闽江口,提出要入福建水师基地马尾军港停泊。福建船政大臣何如璋会办大臣张佩纶害怕拒绝生衅,影响和谈,竟同意了这一无理要求,并给予"最友好的接待",希望借此缓和局势。但法舰驶进马尾军港以后,日夜监视港内福建水师,不许其移动,声言动则开炮。广大官兵愤恨法舰侍强相逼,多次要求起锚整训。李鸿章以"战期未至"为借口,严谕福建水师不准备战,甚至下令"不准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亦斩",继续听任各舰在江心抛锚。

1884.8.22日,法舰发动突然袭击,福建水师猝不及防,仓促应战,有的兵舰还未来得及起锚就被击沉,或起火焚烧。经过大约半小时战斗,福建水师最后全军覆灭,官兵伤亡达700余人。马尾造船厂也被炮击,一艘正要完工的快船被破坏。

当时清政府的军政、外交大权实际掌握在李鸿章手里。他虽然曾提出"自强"口号办洋务,但一遇到外国侵略,从来没有讲过主战言论。为了保存淮系军阀集团的实力,一味求和,是"和而不战"的典型。在马尾海战打响前,李大讲"不可轻言战事";在战争打响后,他不想如何取胜,却一心求和,完全执行了一条投降主义的路线。李鸿章真的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为此,当年左宗棠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十个法国将军,也没有一个李鸿章坏事"。由此看来,此话并非虚言。

为什么扬州人清末重臣董恂,稀里糊涂丢掉户部尚书

董恂(1807—1892),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人,初名椿,科试后改名醇,同治即位,避帝讳,改今名。1840年道光二十年进士,1882年退休。为官42年,是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元老。历任户部主事、湖南储运道、直隶清河道、顺天府尹、都察院左都御史及兵、户两部侍郎、尚书,官居户部、工部、吏部、兵部四部尚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全权大臣,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历史人物。

一、董恂的官场经历验证了学者型官员的优势和缺陷

中国古代就有“选贤与能”、“贤人治国”思想,科举制度为知识分子提供了官场仕途之路,这些学者型官员的优势时能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质量;能够较快获得各种新知识新信息,更新意识和知识储备,学术良知可能使他们更注重个人的修养和品德。但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主要就是“书呆子”、“学究气”太重,这些说法虽然带有明显的偏见,但从某种程度上说明这个类型的官员还不熟悉政治运行的规则,缺乏把自己的知识转变为决策的政治技能。

台湾作家高阳先生在所著《慈禧全传》中这样提到董恂:董恂字韫卿,扬州人,人极聪明,博览群籍,而在讲理学的人来看,他搞的是杂学。当然像他这样的人,必定自负,与人交接,傲慢不礼,所以有个外号叫做董太师,是把他比作董卓。

书中提到董太师以户部侍郎在总理通商衙门行走,有一套正人君子所不屑为的花样跟洋人打交道,颇受恭王的赏识。

也许只有洋人能够接受董恂的办事风格。1873年日本外务卿副岛种臣一行人出使中国。日本大使此行,主要是祝贺同治皇帝大婚和亲政,以及交换前年签署的《中日修好条约》。在访华期间,日方随员柳原前光和郑永宁造访各国总理事务衙门,对“牡丹社事件”旧事重提,质问清政府为何不惩戒杀人凶犯。接待的清廷大臣为吏部尚书毛昶熙和户部尚书董恂,他们对日方的质询作出了答复。

根据《明治文化资料丛书》的记载,毛、董二人回答说:“本大臣等只闻生番掠杀琉球国民,未知与贵国人有何干系。不过,琉球国乃是我之藩属,琉民从生番逃出者,当时悉由我国官吏救恤,并送还本国。”

《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中记录的则是:“二岛俱我属土,属土之人相杀,裁决之权固在于我。我抚恤琉人,自有措施,事与贵国无关,何需烦为过问?”

此处日中双方史料记录不同,但大意是一样的。“台湾是我国土,琉球是我属国,两地居民间的争斗,我大清自会料理,关你日本屁事?”可以说毛、董二人的回复非常得体。

尽管董恂在官场40多年,最终却落得被弹劾退休的结局,这也是学者型官员政治敏感度弱的表现。

二、董恂晚年替人背锅被弹劾,稀里糊涂丢掉户部尚书

清朝入关之初的顺治五年七月丁丑,清廷为了拉拢汉人稳固统治,因此始设六部汉尚书,都察院汉左都御史各一员。而在此之前六部和都察院的只有满人担任尚书、左都御史。通俗来说六部尚书相当于今天的部长,左都御史相当于检察长。

这样的制度在历朝历代可是绝无仅有的,可以说是清朝的特色之一。主要是用来缓解满汉矛盾的,汉人尚书、左都御史侍相当于今天的名誉会长之类的,真正的实权还在于满人尚书和左都御史手中。直到光绪三十二年九月甲寅,尚书和左都御史,不分满汉,这一格局才改变。

董恂是从同治八年六月(1869年7月29日)到光绪八年正月辛亥(1882年3月13日)卸任期间,共有4位满人的户部尚书宝鋆(1862年3月8日—1872年7月16日)、载龄(1872年7月16日—1877年2月19日)、魁龄(1877年2月19日—1878年6月14日)、景廉(1878年6月15日—1883年7月25日)。

六部中户部的最高级长官,相当于今日的财政部长,掌握着国家财政,难免有贪污的流言传出,这引起都察院的重视。

光绪八年正月(1882年3月),左副都御史张佩纶对户部尚书董恂进行弹劾,还有吏部尚书万青藜、并指责左都御史童华包庇他们。10天后,万青藜、董恂、童华三位汉人高级官员被同时开缺,掉了官帽子。

这显然是替满人户部尚书背锅而已。因为两年后的光绪十年,朱谕户部尚书景廉循分供职,经济非所长,降二级调用。

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和左都御史,都属于从一品的高官。张佩纶一次性就让3名高官丢了官帽,在朝廷里引起极大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