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子继承制下,皇帝没有嫡子,立庶长子为太子,但在此之后皇后又为皇帝生下了嫡子,庶长子会被废吗?上官婉儿忘记杀父之仇,为武则天效劳,是对还是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嫡长子继承制下,皇帝没有嫡子,立庶长子为太子,但在此之后皇后又为皇帝生下了嫡子,庶长子会被废吗

所谓“嫡长子继承制”仅仅只是一套制度而已,管得了普罗大众,却管不了中国古代的帝王。帝王愿意用它,它就是法;不愿意用它,它就是个屁!纵观《二十四史》,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还有那位“一代天骄”,谁把“嫡长子继承制”这玩意当个东西了?历朝历代,废嫡立庶、废长立幼的帝王还少吗?明太祖朱元璋绝对堪称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忠粉”了!可即便如此,为了防止常、蓝家族尾大不掉,他还不是照样放弃了懿文太子朱标原配常氏所生的儿子朱允熥而把朱标继室吕氏的儿子朱允炆立为了皇太孙?说白了,所谓“嫡长子继承制”从来都只是帝王们手中的“工具”而已,根本管不住帝王……

换言之,不管皇太子是谁生的,只要他老子不想换,谁也没辙!反过来,就算皇太子是原配皇后所生,皇帝哪天不喜欢了,依然可以找一万个理由废了他!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当然,通常情况下,明智的皇帝是不会轻易去破坏“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因很简单,中国古代王朝的基石就是上下尊卑、等级制度。如果立储这类关乎“国本”之事都可以由着性子来,岂不是要祸起萧墙不止?所以,一般情况下,皇后如果有嫡子存在,只要皇帝不极度反感皇后或者存在政治利益上的冲突,基本都会立皇后所生的嫡子为皇太子。通常只有皇后生不出儿子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庶出的儿子。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中国古代立庶出的儿子为储或者由庶出的儿子袭爵,绝大部分并不是以庶子的身份。通常情况下,这些庶出的儿子会被划归到他们嫡母的名下。比如帝王家,庶出的皇子被立为皇太子之前一般都会划归无子的皇后名下。虽然中国古代女性没有过继之说,但这种“收养”其实就相当于是过继。换言之,被立为皇太子的庶出皇子,在名义上他们依然是“嫡子”!只不过不是皇后生下来的罢了。

比如曹操的庶长子曹昂,自由便被曹操的原配丁夫人收养。而这,也正是早年间曹操为何会着重培养曹昂的原因所在。如果曹昂没有死在宛城,丁夫人就不会离家出走、与曹操和离,卞夫人也就不会被扶正……真要是那样,恐怕也就没有后来的魏文帝了。又或者说,魏文帝或许就不是曹丕、而是曹昂了。

再比如唐高宗李治的庶长子李忠,在成为皇太子之前,他也被李治的原配皇后王氏收为了养子。换言之,被王氏收养之后,李忠的身份就不再是庶长子,而是嫡长子。然并卵!随着后来王氏被废、武则天被扶正,李忠也只能是老老实实“让”出储位……管你庶长子还是嫡长子,只要自己的皇帝老子不想让你当皇太子,什么子也没用!

那么,如果庶长子已经被立为了皇太子,而皇后又生出了儿子来,这位皇太子会不会被废呢?这个就要看他们皇帝老子的态度了。庶出的皇太子在被皇后收养之后,名义上也是皇后的“嫡子”,不是吗?只要皇帝不想易储,名正言顺、谁也没辙!如果皇帝想要易储,无非就是寻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罢了,就算是皇后亲生的嫡子,那又如何呢?

当然,这样的情况一般是很少会出现的。通常情况下,无子的皇后会有两个“归宿”:一、像明宣宗朱瞻基的原配胡善祥那样,因为无子而被废。二、在皇后之位上继续待下去。第二种情况,一般皇后与皇帝的夫妻关系都比较融洽,皇帝通常都会等待,等到皇后被太医确认真的生不出孩子来了,才会考虑立庶子为储这个问题,一般不会很早便将庶出的儿子立为皇太子。而且,被立为皇太子的庶子,很大一部分也会划归皇后名下、由皇后收养。如果皇后因为无子而被废,皇太子理所当然是新皇后的儿子。如果皇帝一直没用立继后,那才会轮到庶长子。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皇帝迫于一些政治因素不能废后,但与皇后关系相当不睦。废后皇帝做不了主,但自己裤裆里那玩意儿皇帝还是能做主的!不跟皇后过夫妻生活,皇后怎么生儿子?那么,皇太子只能由庶出的儿子来当,不是吗?但不管怎么说吧,别人的儿子终究不是自己生的。中国古代的皇后想要地位稳固,最好还是能生出一个儿子来!虽然皇后名义上仍然是皇太子的嫡母,但皇太子将来当了皇帝还拿不拿她当妈,那就不好说了……看看明宪宗朱见深的生母周太后后来是怎么对待明英宗朱祁镇的原配钱太后的吧!一切也就都明白了。

上官婉儿忘记杀父之仇,为武则天效劳,是对还是错

国恨家仇岂敢忘记,但做为一个柔弱的女子只能深埋仇恨一心侍主。上官婉儿的祖父父亲死于宁死不屈劝谏皇帝废除武则天,与其母自小罚入掖庭充当奴隶度日,婉儿之母将其一生才学授于娇女,岂知女大十八变欲变欲好看,武则天是婉儿的伯乐有知遇之恩,成为一代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宰相,为武周天下皆尽全力劳苦功高,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不结的冤仇,是对是错只有过眼烟云知晓。在武则天年老色衰后,上官婉儿依仗着无尚的权力行走于武三思,和张易之薛崇简和韦后间,真可谓呼风唤雨鬼使神差,李旦继位后被封为昭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享尽了荣华富贵人言月满则亏,后死于李隆基的刀剑下,同时也间接的害死了不少李唐武氏的功臣故旧皇亲国戚们。

谁能给我讲讲历史上的陈王,李忠

李忠是李治的第一个儿子但是因为生母地位卑贱所以最终被废,而且历史上说这个人性格软弱多疑,还经常问卦鬼神十分迷信,后来李治立武则天之子李弘为皇储,他就被贬为梁王但是为什么叫做陈王就有些疑问了,后因为被人告发造反被李治赐死终年22岁。总体评价一下李忠从出生开始就是一个不幸不管是任何后妃生的子嗣都不可能让他当上皇帝,而且说他造反估计也是被人陷害,性格地位所致他不可能跟他大伯那么有种。 纯手打,良心之作。

唐高宗有几个儿子历史如何记载的

新旧唐书记载唐高宗李治共有12个子女,其中8个儿子,4个女儿,大部分由武则天和萧淑妃所生,李治共有2任皇后,在武则天之前有个原配王皇后,但无生育,李治把姬妾所生的长子李忠过继给她为嗣子,武则天得宠后王皇后下场很惨,包括曾得宠的萧淑妃,下场亦如此。

图为唐高宗李治画像,在位34年,因武则天争权,曾4立太子。

李忠,李治的长子,还是太子时李忠出生,母亲为姬妾刘氏,由于太子妃王氏无生育,就把李忠过继给太子妃王氏抚养,被唐太宗册封为陈王,李治即位后,太子妃王氏立为皇后,陈王李忠领雍州牧,不久在外戚柳奭的策划下,李忠立为太子,好日子没过几天,公元655年,太子李忠刚过成人礼,改立武则天为皇后,变天了,王皇后被废黜杀害,李忠太子被废黜,贬至当年废太子李承乾所在地黔州,公元664年李忠被赐死,无子嗣,公元705年李显即位,追封李忠为燕王。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为李治生4子2女。

李孝,李治的次子,还是太子时李孝出生,母亲为姬妾郑氏,公元650年封为许王,领并州都督,历史上对其记载基本空白,死于公元664年,和废太子李忠同一年去世,很巧;李上金,李治的三子,还是太子时李上金出生,母亲为姬妾杨氏,公元650年封为杞王,领益州大都督,因受武则天打压,数次被迁封,公元690年以谋反罪被杀,李孝7个儿子6个被杀仅1个李义珣活下来,李显复位后,为其平反。

唐恭陵,李治与武则天所生李弘之墓,帝王规格,开创了太子死后追谥皇帝的先例。

李素节,李治的四子,还是太子时李素节出生,母亲为良娣萧氏,公元650年封为雍王,领雍州牧,母亲萧氏晋封萧淑妃,史书记载李素节从小聪明,受李治喜爱,由于母亲萧淑妃和武则天争权夺利,李素节和李忠一样,母子下场很惨,萧淑妃被做成人彘,李素节以贪污罪削为郡王,终身禁锢,公元690年,和李上金一样,李素节以谋反罪被杀,成年子孙全被诛杀,尚年幼的幸免,李显复位后,为其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