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纸贵的意思(为什么洛阳纸贵难道洛阳才子太多啦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为什么洛阳纸贵难道洛阳才子太多啦

谢谢。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说我们祖先的智慧,这个智慧来源于(四大发明)。(四大发明)之一就是造纸术的兴起,它改变了世界文明进程,推动了社会发展的前进速度,体现了东方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卓越贡献。

洛阳纸贵不是洛阳才子多的缘故,而是在才子中出现了旷世奇才左思。左思(约250年—305年),字泰冲《晋书》作太冲,(今山东临淄)人,西晋著名文学家。

左思写的《三都赋》在当时名声鹊起,响誉海内外。《三都赋》由于文采斑斓,韵律优美,叙事引人入胜,博得人们啧啧称赞,竞相传抄,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原来每刀千文的纸一下子涨到两千文、三千文,直至洛阳无纸可买,不少人只好到外地买纸,抄写这篇千古名赋。

洛阳纸贵是因为”物以稀为贵”吗?个人认为二者兼有,最主要的还是文章的魅力无穷,争相得到者太多的缘故。在那个没有复印机的时代,除了口传心授以外,最重要的就是互相传抄经典。

这就是洛阳纸贵的由来,那么问题又来了,什么叫(赋)呢?(赋):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简单的比喻一下,相当于现代诗歌的文学形式,但比现代诗歌要高深的多。

《三都赋》写的是什么意思呢?《三都赋》分别是写《吴都赋》,《魏都赋》,《蜀都赋》.这些赋实际上不只是写三个都城,而是写魏、蜀、吴三个国家的概况.。左思历经十年的时间才完成此赋,可见他对《三都赋》的重视程度。

据说当时的陆机也曾经想写《三都赋》,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出身吴郡陆氏,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四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又与顾荣、陆云并称“洛阳三俊”。

当陆机听说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左思想写《三都赋》,轻蔑的讥讽道: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竞想超越班固、张衡真是自不量力。然而左思的《三都赋》已经轰动京城,在文坛上引起了波澜。陆机到想看看有何过人之处,便拿来仔细品读《三都赋》,一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

不得不连连点头,称赞不已。扪心自问如果让自己写的话,绝不会有左思的文笔,不会有左思奇妙的才华。佩服的五体投地,自愧不如,于是搁笔不写《三都赋》了。

由此观之,人的文化水平不是包装就能出现明星的。而是内在的文采流向与沉淀,实力展现出来的艺术才是硬道理。




“洛阳纸贵”说的是什么和洛阳有什么关系

成语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因为在西晋太康年间出了位很有名的文学家叫左思,他曾做一首《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左思和古都洛阳成为故事的主角。


然而,左思写成《三都赋》却是历经很多曲折才得到重视的;没有伯乐识才,也许这篇《三都赋》便成为一堆废纸,不得流传。直到经名家张华和皇甫谧的推荐下《三都赋》才很快风靡了京都,懂得文学之人无一不对它称赞不已。甚至以前讥笑左思之人--陆机听说后,也细细阅读一番,他点头称是,连声说;“写得太好了,真想不到。”他断定若自己再写《三都赋》决不会超过左思,便停笔不写了。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