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一览:

人类对动物的关系?

从进化的历史看,各类动物都比人类出现得早,人类是动物进化的最高级阶段,

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动物就不可能有人类。同时,由古代类人猿进化成人类以

后,人类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动物有关,离开了动物,人类就无

法很好地生存。

(1)动物为人类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

丰富的动物资源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物质宝库。时至今日,仍升缓燃有靠猎取动物为生

的民族,如巴西东南部游牧的高楚人。有许多国家,动物资源是维持国计民生的

支柱。澳大利亚一向以“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而著称。号称“沙漠之舟”的骆驼

,多少世纪来一直是阿拉伯人赖以取得衣食的重要来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对食物的选择性越来越强。从祖先的茹毛饮血、饥

不择食,到后来变成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今天又转向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并从含

脂肪较多的肉食转向含蛋白质较多的肉食。

我国的动物蛋白质来源,多数地区以猪肉为主,部分地区以牛、羊肉为主。另外

,家禽的肉、蛋也是动物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在动物蛋白质中,鱼肉的比例仅次于上述肉类。鱼肉是最好的动物蛋白质食物。

目前,全世界每年的捕鱼量为7000万~7500万吨,占人类食用蛋白质的1/5。

动物资源日益减少的今天,人口又在不断增长,人类需要更多的动物资源,我们

应该怎么办呢?

目前,海洋捕捞活动主要集中在水深约200米的近海水域,占海洋水域的7%~8%

。有人估计,海洋为全人类储备了可用1000年的资源。因此,开发海洋,向海洋

要食物,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出路。

近来,不少人提出将昆虫作为食物来源。昆虫种类多,数量大,而且有较高的营

养价值。我国食用昆虫有悠久的历史,如3000多年前就有食蚁子酱的记载。据说

唐朝时期在山东发生了严重蝗灾,唐明皇亲临灾区,一边帮助农民灭蝗,一边烧

起了大油锅,将捉到的蝗虫倒入油锅中炸,还亲自当众尝蝗。以后,尤其在北方

,食蝗之风由农户吹到酒楼馆堂,已成为餐席上的美味佳肴。再发展到后来,龙

虱、桂花蝉、蚕蛹、蚂哪亮蚁、蟋蟀、蝼蛄等都上了宴席。有人认为有3500多种昆虫

可供人类食用,科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昆虫美食世纪。

人类除了寻找新的食物来源外,还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养殖业,提高家畜的

生产能力,为人类提供更多的食物。另外,还可以扩大养殖范围,例如,鸵鸟原

来是野生的,经过人工驯养后,现在已可以家养,一股饲养鸵鸟热已在全世界掀

起。

2)人类健康与动物的关系

保持身体健康、防病治病、延缓衰老是人们的愿望。在长吵虚期的实践中,人们发现

很多疾病可用各种各样的动物来治疗,例如古人早就知道用医蛭吸瘀血,治疗肿

毒疖疮等顽症。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的动物药有461种。

我国的中医药历史源远流长,广泛使用的动物药材很多,例如牛黄、鹿茸、麝香

、龟板等等。外形丑陋的蟾蜍的耳后腺可制成蟾酥,哈士蟆、海马、水蛭、蜈蚣

、土鳖虫等,也都是有药用价值的宝贵资源。

“牛黄解毒丸”、“六神丸”是著名的中成药,牛黄是这些药的主要成分。你知

道牛黄是从哪里来的吗?原来牛黄就是牛的胆结石,因为牛的胆结石为黄色,所

以称为牛黄。牛黄一般多生在10岁以上老牛的胆囊中,而牛患胆结石的机会只有

千分之几,因为天然牛黄十分难得,所以,1克牛黄的价格要比1克黄金的价格高

出几倍。不过科学家已能通过手术的方法,人为地在牛的胆囊中生产牛黄,现在

牛黄的产量已大大增加了。

在动物园中,我们见过梅花鹿或马鹿等动物,它们的头上常常长着形状各异的角

。它们每年都换新角,生长中的鹿角在骨心外包有带茸毛的皮肤。我们称它为鹿

茸。鹿茸是一件宝贝,它可提高人体的活力,促进新陈代谢,特别是能增强大脑

的机能,历代医书都把鹿茸称为“药中之上品”。此外,鹿肾、鹿血、鹿骨、鹿

尾和鹿鞭等都可入药,真是“鹿身百宝”。但是,野生的梅花鹿已不足1000头,

已成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因此,要多产鹿茸和鹿肉,唯有发展人工养鹿。

麝是一种小型鹿类。麝香是雄麝的麝香腺分泌的一种物质,在中药中应用非常广

泛,如“六神丸”、“麝香蟾酥丸”、“麝香膏”等均用它作原料。麝香有浓厚

的香味,所以,它又是高级香水和香料的原料。

熊胆是珍贵的中药材,它具有消肝、润肺、健胃、镇静和解毒等功效。以往多为

猎杀黑熊而取其胆囊,因而熊的数量急剧减少。为了保护野生资源,近几年,我

国已有一些省份建立了人工养熊场,能在活体上取其胆汁。

穿山甲又叫鲮鲤,它是一种昼伏夜出的穴居动物。它打洞的本领很大。它先用前

肢锐爪挖土,当洞穴中堆满挖松的土需要搬运时,它就竖起全身的鳞片,使土落

到鳞片间的空隙中,然后身体向后倒退,把鳞片间的土推出去,这样反复进行,

就好像一台凿洞穿山的机器,由此得名“穿山甲”。它还有一个绝招就是:最到

强敌就把身体卷成球状,仅外露坚硬的鳞甲,使强敌无法下口。穿山甲以白蚁和

蚂蚁为食,觅食时,它先用爪抓破蚁巢,再把长舌伸进蚁穴,许多白蚁就像糯米

团粘芝麻一样粘在了舌上,成为它口中的美食。穿山甲的鳞片是很好的中药,有

通经络、下乳汁、消肿止痛等功效。

不要以为海马是海里的马,其实它是一种鱼类,因为它的头形像马,所以称为海

马。它的繁殖方式很奇特,每当生殖期到来时,雄海马的腹部充血,皮褶愈合形

成一个育儿袋,雌海马将成熟的卵产在雄海马的育儿袋中,卵就在里边孵化成小

海马。小海马发育成熟后,雄海马就像不倒翁似地前俯后仰,一条条小海马就从

育儿袋中被逐渐喷了出来。海马可供药用,素有“南马北参”之称,意思是海马

与吉林人参齐名,有健身、强心、止痛和催产等功效。

哈士蟆是东北地区产的中国林蛙。干制的雌性林蛙整体称为哈士蟆,晒干的输卵

管称为哈士蟆油,是中药里名贵的补品,用于补虚、退热。因为中药对它的需要

量很大,近来已有不少地方进行人工养殖。

蝎子是蜘蛛的近亲。因为它会螫刺人,所以常遭人们的憎恶和厌弃。其实蝎子以

小虫为食,它直接或间接地消灭了许多危害人类的小虫,它的功大于过。而且,

蝎子可做中药,称为全蝎,去毒的尾部称为蝎梢。它们可治疗小儿惊风抽搐、大

人半身不遂等10多种疾病。蝎毒还能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

蜈蚣既是毒物又是宝物。它有毒螯和毒腺,会伤人,但它又是宝贵的动物药材之

一,有抗肿瘤、止痉和抗惊厥等功效。

癌症是使人不寒而栗的恶疾,人们谈癌色变。为了减弱和终止癌症对人类的威胁

,成千上万的科学家在各个领域中日以继夜地探索着,海洋药物资源是他们研究

的热点。科学家们已用海洋生物制取了很多药物。杂色蛤的提取物对肺癌细胞的

生长有抑制作用;从海绵动物体内提取的一种物质可治疗口腔癌和宫颈癌,对白

血病也有疗效;从加勒比海的柳珊瑚和软珊瑚中也提取到了抗癌物质。科学家发

现鲨鱼很少得癌症,似乎对癌有天然的免疫力,将一些病菌和癌细胞接种于鲨鱼

体内,也不能使其患病和致癌。这些发现,导致了人们对鲨鱼研究的兴趣。近年

来,已从双髻鲨体表分泌物中分离出一种超强抗癌药物,从深海鲨鱼的肝脏中得

到有抗癌作用的角鲨烯,还发现鲨鱼的软骨中有抗肿瘤的活性成分。科学家还从

牡蛎、蛤、鲍鱼、海蜗牛、乌贼等动物体中找到了许多抗病毒的物质,可以治疗

多种疾病。

我们平时吃剩的蟹壳和虾壳都被看成垃圾扔掉了,可是这些壳中有一种物质,叫

甲壳质,也叫几丁质,它对人类非常有用。甲壳质广泛存在于昆虫和甲壳动物的

硬壳及真菌、藻类植物的细胞壁中,自然界每年由生物合成的甲壳质约有数十亿

吨,是地球上最丰富的有机物之一。目前,一股甲壳质的开发热正在世界范围内

掀起,甲壳质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就医药领域来说,甲壳质可用作手术缝合

线、人造皮肤、人造血管、伤口敷料、止血海绵、药物的载体及研制抗癌药等等

。不起眼的甲壳质已变废为宝了。所以,海洋动物的甲壳质也是一种有价值的自

然资源。

海洋动物千奇百怪,各有绝招。中国海洋中已知的海洋动物有1.2万多种,他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