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饮酒·其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陶渊明《饮酒》为何又以“饮酒”为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陶渊明的《饮酒·其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谢邀请。

这首朗朗上口的诗是晋朝诗人,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中的第五首。

陶渊明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以经是归隐田园生活的第十二年,当时也是东晋即将灭亡的时刻,回想自已的空有满腹经论且不能一展才华感慨及多,因此借酒抒发自己对势局的一种态度。

这首诗首先表达诗人归隐田园所居住的环境分常的安静而偏远,其外面所发生的各种事情与自已一点都不发生关系。

这首诗还表达了诗人在田园居住的生活是非常有情趣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一边采摘自己种的菊花一边抬头望着离自己不远处的庐山,由此可见诗人的生活多么有情趣和闲逸。

这首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东晋灭亡前夕的一种心情,再想评论时以经沒有实际意了,只好欲辩己忘言了。

陶渊明《饮酒》为何又以“饮酒”为题

#陶渊明何以“饮酒“为诗题?# 陶渊明(365~427年),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没落的仕宦家庭,青壮年时期曾有过志在四海的抱负,做过江州祭酒、彭泽令等小官,后因不满官场腐败,弃官归隐田园。陶渊明现存诗歌125首,文12篇,大都作于归隐之后。其诗风质朴平淡、清新自然,开创了田园诗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饮酒》是陶渊明归隐之初写的组诗共20首,大约写于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秋冬之际。组诗前有一小序,说自己闲居少欢乐,偶尔有好酒,没有不朝夕痛饮的,醉后就题诗数句来消遣时光。这就简单交待了诗产生的背景,说明组诗不是一时所写,并无内在的联系,兴至挥毫,皆独立成篇。陶渊明为何要以“饮酒“为题呢?究其竟主要是有两点:其一,因为这20首诗都是酒后所题咏,所以冠以总题为《饮酒》。其二,以饮酒为题,来表达对世事人生的感慨,抒发自己心中的不平之气。

陶渊明《饮酒》描写了什么样的生活画面

洒脱豁达的人生?风雨飘摇的无尽苦难,命如猪羊的百姓!

陶渊明,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官至彭泽县令。

陶渊明的一组二十首《饮酒》诗,至今令无数人心灵震颤!

诗中的五柳靖节,是何等的洒脱豁达,他看破红尘,淡泊功名,甘于田园之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是何等的高风亮节!

一千五百年过去了,一般人都羡慕陶公的“读书、饮酒、写文章”;羡慕他优悠洒脱,淡泊功名的田园生活,当然,还敬佩他冰清玉洁、高风亮节!

错了!这些都是表面的层次!

陶公的文章,包括《饮酒》诗组,陶公的为人处事,都是反衬了民族无尽的灾难!

“八王之乱”击破了“太康之治”的泡沫。

国家民族从此风雨飘摇!统治者的腐朽与内乱,紧接着的,是引来外侮——“五胡乱华”!

中华民族命悬一线,人口由二千四百万骤减至不足四百万!若不是冉闵将军一纸《杀胡令》,汉人就要灭种!

陶公是多么的忧虑悲愤,却无能为力!

文章中的陶公洒脱吗?

晋朝制度,陶公这种身份(曾官至县令),是终生免去一切税役,并享受田园土地四十亩的!

但陶公在贫穷潦倒的凄凉中去世的,享年五十多岁!

一般平民百姓可想而知了!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陷入内乱,则百姓命如猪狗!

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被誉为田园诗的经典,如何赏读

前四句写陶公是真心归于田园,无车马喧,心远地自偏,表明心声。再四句写田园风光和自已与自然的相处欢乐。特别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成为千古佳句,尽写田园生活之美。最后一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真意是什么?无非庄子精神的逍遥,陶公是田园的逍遥自在。

饮酒其一陶渊明赏析

陶渊明组诗《饮酒》虽冠以“饮酒”之名,却纳入了丰富、复杂之思想内容。对社会现实之关注和批判。这类诗篇在《饮酒》诗中约占半数。这个事实雄辩地说明,陶渊明并非像人们通常所说之那样脱略世故、超然物外,忘情于现实。

《饮酒》诗之第一首,就抒发了他对动荡不安、变幻莫测之政局之无限感慨。从表面工看,诗人是在感叹时序之变迁推移、人事之荣枯浮沉,骨子里却反映了他对时局之关切和隐忧,这是很有见地之。晋宋易代前夕,陶渊明感慨极多,但又无力改变这种局势,于是只好以酒消愁。

在《饮酒》诗中,陶渊明不仅对时局表示了自己之忧虑和关切,社会现实之昏暗、道德风气之败坏,也使诗人感到愤慨不安这些也就成了他在诗中一再遣责之对象。

原文: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作者:魏晋陶渊明的《饮酒 其一》

翻译:衰荣没有固定在,彼此相互共存的。邵先生瓜田中,难道像东陵时!寒冬酷暑有代谢,人的思想总是这样。乐观的人明白他会,我将不再怀疑。忽然给一杯酒,日夕畅饮着。

扩展资料: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存有不同的看法,其中当以王瑶先生之说为较可信,即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陶渊明五十三岁。诗人在诗序中已说明这组诗非一时之作,但从“比夜已长”之句和诗中有关景物环境的描写来看,这组诗大约是写于同一年的秋冬之际。

在这二首诗中,诗人多方面地反映了自己的生活、思想、志趣与情操。这些诗无论就内容还是就艺术而言,都足以代表陶诗成熟时期的风格,因此也深受历代人们的喜爱。

陶渊明的《饮酒》有何艺术魅力

谢谢您的邀请和提问。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最有成就的诗人,他不肯降志辱身迎合权贵,不愿 “为五斗米折腰”,最终弃官归田。陶渊明以他清高的人格魅力,为中国诗歌史开辟了一个新境界,带来了一片新气息,开创了“田园诗”的风格。

陶潜的诗大多写农村恬静优美的自然景色,情真意切,格调清新,充满着平淡与醇美的统一,充满着情、景、理的统一。他的一首首田园诗,描写的都是平平常常的景物,但却像一幅幅素描画,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田园的优美和宁静,给人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美的感受。陶渊明的《饮酒》组诗共20首,不知题主具体问的是哪一首,通常不特指的情况下,人们普遍认为,组诗中的第五首是其代表作,笔者愿拙笔粗书,试以第五首来分析一下。

他的《饮酒》组诗中的第五首,是陶诗中最富有艺术魅力的作品,也是他归隐不久的醉酒之作。全诗表现了他不满现实、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和避开矛盾、在平静中求解脱、超越自我的人生境界。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平淡与醇美的艺术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平淡自然,可是平淡之中有华彩,简朴之中含风韵。苏轼评论所言:“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东坡诗话·评陶诗》)。元好问则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读诗三十首》)。陶诗不作雕饰,却诗意盎然,语言平实,却高屋建瓴,直抒胸臆,从而显示了陶诗那独特的艺术风格。

你听: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