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论三杰(刘邦的三杰萧何、张良、韩信和朱元璋的三杰李善长、刘伯温、徐达哪边更牛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刘邦的三杰萧何、张良、韩信和朱元璋的三杰李善长、刘伯温、徐达哪边更牛

历史上有两位帝王的成长之路极为相似,那就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和明朝的开国之君朱元璋。两人都是底层出身,刘邦出身略强于朱元璋,两人都有一些文臣武将辅佐于自己共创大业,由于两位帝王共同点很多人会把两位帝王手下的功臣比较一番。刘邦的三杰萧何、张良、韩信和朱元璋的三杰李善长、刘伯温、徐达哪边更牛?

当然他们一方在秦末乱世建功立业,一方在元末征战四方,不同的年代我们无法让他们关公战秦琼,可是我们可以根据当时的局势以及他们的能力比较一番。

相比较而言汉初三杰要比朱元璋手下的李善长、刘伯温。徐达厉害一些,我们要以当时的局势,他们主公的能力、他们所面临的敌人和他们的结局进行比较才行。

汉初三杰所处的时代是秦朝时期,秦朝时期的秦始皇虽然一统天下首次把人们的思想进行统一,但这个思想统一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可秦朝只有区区的几十载,民众相对来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思想统一。如此这般很多人都认为自己还是战国时期的某国之民,对秦朝有一定的抵触,而汉初三杰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辅佐刘邦公举大业,面临的不单单是秦朝遗民还有其他六国子民。朱元璋所处的时代是元朝时期,元朝本身在当时的汉族眼中属于外族人,是外敌入侵,加上汉朝诸多不公平的暴政致使民怨四起,当时的汉人可以说无时无刻不在抵触元朝统治者。明初三杰他们追随朱元璋奋起反抗,在民心之上比汉初三杰有一定的优势,就局势而言汉初三杰起事要比明初三杰困难一些。

汉初三杰的领导着是刘邦,刘邦虽然善于识人但其智谋不足,刘邦本身就是一个混混亭长,三十多岁还没有成家,对于这样的人来说或许很多人都会自暴自弃。刘邦在被逼无奈之下走向了反秦之路,饶是如此在汉初三杰的辅佐之下一统天下建立大汉王朝。朱元璋虽然比刘邦更加清贫,但其是壮年之龄投入行伍,后来朱元璋随着地位的改变其谋略、心计还有治人的能力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明初三杰没有一人可以全面胜过朱元璋。稍做比较我们不难看出,汉初三杰帮只会识人的刘邦要比明初三杰帮能力出众的朱元璋要困难很多。

汉初三杰的敌人不单单是开始的秦朝、各自为证的六国之后、还有强大无比千古无二的项羽。项羽的能力我们不用怀疑,项羽不但智谋过人还勇冠天下,项羽多次以少胜多并出身尊贵,有楚人的基础等等,而汉初三杰辅佐一个能力无法与之相抗的刘邦,最终打败项羽一统天下。明初三杰的敌人无非就是元庭、陈友谅、张士诚三方势力,元朝当时内部腐败民心尽失已经不足为惧,张士诚又是一位偏安一隅的守成诸侯,对朱元璋威胁并不是太大,虽陈友谅有与朱元璋一较高下的能力,可陈友谅有杀主污名,出身同样不高等因素只能算和朱元璋对等。朱元璋本身就比明初三杰中的任何一人能力出众,加上明初三杰的辅佐,朱元璋一方相对来说要比刘邦一方夺取天下容易一些。

刘邦和朱元璋建立各自的王朝之后深刻意识到皇权的重要性,他们成为一代帝王之后所考虑的不在是个人得失而是天下百姓,功臣良将虽有大功赏赐他们过多的权利对百姓和江山社稷未必是一件好事,加上这些功臣或多或少的自身原因,最终很多功臣都被帝王诛杀。

汉初三杰被诛杀的只有韩信一人,明初三杰同样如此,但汉初三杰要比明初三杰要懂得为臣之道,张良可以功臣身退,萧何可以以污名保全自身,韩信虽持功可也时刻展示自己的忠诚,可以说汉初三杰在为臣之道上并没有太多不足之处。明初三杰只有徐达懂得其中的道理,一统天下的刘伯温也难以被权利诱惑参与党派之争,李善长更是放不下权利,最后甚至有两边押宝之心,为臣更是嫉妒他人。

通过以上对比来看,汉初三杰在各个方面都要强于明初三杰,其中最大的原因还是朱元璋的能力强于明初三杰,可能是因为这个缘由让明初三杰略逊于汉初三杰吧。

如果加一个人进入汉初三杰成为四杰,那么谁有这个资格

我是老威,我来回答。

我认为没有人有这个资格,因为这三个人是刘邦战胜项羽的关键,三个人少了任何一个人,刘邦都不可能战胜项羽。其他人虽然也有很多人有功劳,如樊哙、夏侯婴、卢馆、周勃等人,但都没有达到不可或缺的地步。

首先说一下张良。

刘邦当初能够在项羽巨鹿大战的时候率领一支偏师入主咸阳,前后就是张良的策划。这是张良的第一大功绩。刘邦进入咸阳的时候,开始享乐,是张良劝阻了刘邦,与咸阳的百姓“约法三章”,使刘邦得到了关中百姓的支持,为他日后崛起奠定了基础。在刘邦封到汉中以后,是张良出谋划策,让刘邦出蜀地,下三秦,进而东出函谷关,与项羽争夺天下。之后,联合彭越、英布等,也是张良出谋划策的结果。

在楚汉战争的全部过程中,一直是张良为刘邦出谋划策,是刘邦手下的第一谋士。

第二个我们说一下萧何。

萧何的功劳,一个就是为刘邦发现人才,尤其是韩信,他的作用就不用多说了。其次是他的内政能力非常强。在整个楚汉战争中,刘邦实际上数次被项羽打败,动不动就损失十几万人马,基本动不动兵马就被项羽干光了,但是每次项羽干光了刘邦的兵马,萧何总是能从关中拉出一支新的队伍交到刘邦手上。

如果我们把刘邦和项羽比作双方在打游戏,那么萧何就是刘邦的续命药草,每次刘邦被项羽打死了,萧何总能让刘邦复活。也等于是刘邦得到了一个BUG级的优势。项羽则不同,一旦项羽自己的主力被打败了,他就没有复活的机会了。

萧何在政治上功劳第一。

第三个我们说下韩信。

史上罕见的军事家,只能用这样的评语评价韩信。

韩信一是解决了赵国、齐国等大国的问题,帮刘邦打下了这些当时非常重要的国家,并且击杀了项羽手下第一大将龙且,重创了项羽的主力军团,使刘邦能够集中全力对付项羽,而不被其他一些国家分心。

其次,刘邦带兵始终没有战胜项羽,要获得楚汉战争的胜利,就必须打败项羽,刘邦所有的人当中,也只有韩信才能做到。韩信统帅了垓下之战,获得了胜利,这一战,换了刘邦,以及刘邦手下的任何人,都不能赢,唯独只有韩信能赢下来。

所以,综合以上来说,不会有第四个人和他们齐名,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够得上他们的层次。

汉高祖刘邦凭什么领导“汉初三杰”

刘邦击败西楚霸王项羽,登基称帝后,曾在原定的首都洛阳的宫殿中摆酒,大宴群臣,并和群臣讨论自己得天下的原因,项羽失天下的原因。

在这次讨论中,刘邦提出了一个观点,他刘邦之所以能够得天下,并非他刘邦有多能,而是因为他刘邦会用人。他刘邦用了三个堪称「人杰」之人。

刘邦口中的三「人杰」即张良、萧何和韩信,他们仨也被后人统称为「汉初三杰」。

三人到底有多能呢,值得刘邦如此夸奖?

刘邦说,张良其人,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非常地厉害,他张良在军帐中谋划谋划,千里外的战场上,将军和士兵便能战胜敌军。

刘邦说,萧何其人,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饷,不绝粮道。依旧是非常地厉害,他萧何经营一方土地,便能使这一方土地上的人民心甘情愿地纳粮、送家中男丁上战场,让在前线打仗的将军们没有后顾之忧。

刘邦说,韩信其人,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这个厉害了,刘邦的军事才能也很厉害,但如果单独统兵的话,十万便是上限,同样地,项羽、龙且之流,也有上限,而韩信则无上限,多多益善,更恐怖的是,他打仗必然获胜,攻打某地必然能拿下。

那大家说说,刘邦何德何能,能让这三个人跟着他干,管他叫大哥?

其实原因各不一样。

我们先来说萧何。

最初沛县起事前,萧何本是刘邦的顶头上司,但在起事时,萧何的主吏椽的身份反而很不方便出来当头。

你就想啊,萧何在主吏椽的位子上,兢兢业业地帮着秦政府搜刮民脂民膏,待到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高呼,萧何就站出来响应,说要带着沛县的百姓反抗暴秦,沛县的百姓能相信吗?自然不会相信啊,你萧何当年搜刮民脂民膏时,咋没说为民做主呢?

所以,沛县主公的位子,萧何做不得,不但萧何做不得,当时所有不曾表现出反抗秦政府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