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航天之父冯布劳恩与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谁对人类的贡献更大?钱学森怎么回国
发布时间: 2023-07-17

世界航天之父冯布劳恩与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谁对人类的贡献更大

不知道从哪个角度看,只知道钱学森回国,美国懊恼不已,最后感叹,钱学森回国以一人之力也能抵我十万大军,以后得中国不可小看,了不起,了不起啊中国!他是爱国人士,不为荣华富贵,只求民族昌盛,向科学家钱学森敬礼!

钱学森怎么回国的

钱学森的回国之路可谓是历经千险万苦,钱学森在得知中国正式建国之后,毫不犹豫的放弃了自己在美国的一切东西,他心中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为国效力。他在第一时间买了船票,带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踏上回国之路,在洛杉矶海关钱学森被直接扣押。

第二天钱学森被移民局带去了特米娜岛上的一家拘留所,钱学森即使在美国也是顶尖人才,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别说当时中美两国正好是敌对状态,哪怕是正常交好,钱学森这样的人都不会被轻易放走,要知道钱学森参加了很多美国最深层次的研究,这些东西都是绝对保密的。

因为钱学森是高端人才,美国也想用他,所以看守所自然不能关的太久,一个月后钱学森被送回自己家中,只不过每个月钱学森都要去专门的地方登记,同时也禁止他继续做研究,并且有专人二十四小时监控。周总理得知这件事之后,一直在致力于帮助钱学森回国。

五年之后,钱学森在咖啡厅绕过眼线,在烟盒上写上东西,用这种方式与周总理沟通,后来日内瓦举行了第五次中美大使会,钱学森的事情被摆在了明面之上,最终在谈判之下,美国决定放走钱学森,代价便是释放十二名美国飞行员,在当时飞行员是非常珍贵的,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如此。

五年之后,钱学森才得以回国,在这五年之间,钱学森一直被监视,日子过的很苦。钱学森是值得大家永远敬仰的,以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看看,钱学森为了回国放弃了什么,钱学森在美国住的是最好的别墅,而他的工资更是不用说,换算到现在,一辆百万级别的豪车,钱学森一两个月的工资便够了。回国之后的工资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大家扪心自问,自己能够做到像钱学森这样大公无私吗?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当年美国人不想让钱学森回国,为什么不找机会干掉他,很难么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中国科技界的“三钱”,分别是指钱学森、钱三强和钱伟长。“三钱”的称呼最早来源于毛主席,后来在国家《科学技术规划》中被周总理屡屡提及,从此才渐渐流传开来。

其中,钱学森是“三钱”当中最著名的一位,他不仅是著名的科学家,更是著名的爱国者。在美国留学期间,联邦调查局为了阻挠他回国,甚至不惜使用非法手段限制其人生自由。

回国后,钱学森将所有精力都全部用在了中国的科技事业上,尤其是国防军事工业上,成为了“两弹一星”的功勋。正是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的核工业和航天导弹工业才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至少向前推进了二十年的时间。

为了抵制令人厌恶的原文抄袭现象,本人只得在来源于网络的图片中附加水印标识。同时声明,“文史不假”的所有原创文章只发表于“百家号”和“头条号”这两个平台,其余账号或者平台皆属于无耻的抄袭!

钱学森(1911年12月——2009年10月),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物理学家和爱国者。作为中国空气动力和航空航天的奠基人,他被誉为是“中国航天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中国导弹之父”。

1911年12月11日,钱学森出生于上海,父亲钱均夫早年曾就读于杭州求是书院,后来东渡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他从小就谦虚好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国立交通大学(现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的前身)。

在大学期间,钱学森的专业并非是空气动力学,而是机械工程专业。到了1934年,终于获得了公费赴美留学的机会,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航空专业。很快,他展现出了极高的学习天赋,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就获得了该专业的硕士学位。

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钱学森进入加州理工大学学习,并在那里认识了自己的学术导师冯·卡门教授。在师生二人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创立了“卡门——钱学森”公式,令他成为全世界最年轻的空气动力学家。

由于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美国政府和军方对于“空气动力学”这个极其敏感的领域高度重视,将相关的实习和工作机会都只留给美国人。不得已,钱学森只能改变了自己的专业和学术方向,转而投入到了航空理论的研究当中。

现在看来,航空理论属于高精尖的科学研究范畴,而且对于军事领域极为重要。不过,这种理论在当年看来还显得非常超前和大胆,甚至被认为是近乎于科幻的推测。

凭借钱学森等人的努力攻关,航空理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了出来。受此影响,美国军方也意识到了这一领域的重要性,想把钱学森这个华人排除在研究之外,可在很多方面都离不开他。

经过白宫特批,钱学森不仅参与了当时最机密、最核心的“曼哈顿计划”,而且还被准许自由出入五角大楼。到了1944年,美国政府正式任命他担任了火箭研究理论组组长,积极为美国研发火箭和导弹而努力。

1949年10月1日,随着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引得全世界都为之瞩目。听到这个消息后,钱学森由衷的高兴,他与妻子蒋英商量后决定乘船回国,尽早为国家建设而增添自己的力量。

不过,当时的杜鲁门政府非常敌视中国,自然不会允许钱学森这样一位举足轻重的科学家回到中国。对此,美国海军次长丹尼·金布尔更是说出了一句经典名言:

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 个师的兵力。

1950年,当钱学森准备就绪即将登船之时,却被美国政府有意阻拦,先是被拘留了14天,后又将其关押进了监狱。经过冯·卡门教授的帮助,钱学森最终被释放了出来,但美国政府还是对他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每天都要求汇报行程。

就这样,钱学森开始了在美国长达五年的“监视居住”生活。而且,他还被严格限制工作和学习,不能从事与专业相关的任何工作。

当时,中国政府虽然多次谴责美国政府的这种霸道和强权,但美国方面却始终不为所动。直至1954年时,这件事情才终于迎来了重大转机。

1954年,钱学森历经万难才向父亲的好友陈叔通寄出了一封信件,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回国的迫切愿望。在同年,美国、英国、法国、中国和苏联五国在日内瓦召开国际会议,周总理代表我国政府与美国方面展开了外交谈判,最终才达成了协议。

问题来了,谁都知道钱学森在军事领域的价值连城,为何美国会同意放他回国呢?原来,除了中国日益增强的国力以外,我方还开出了优厚的条件令美国人无法拒绝。

在抗美援朝期间,我国俘虏了大量的美军士兵,其中还包括一些美军飞行员。为了换取钱学森回国,中方同意释放11名美军飞行员。这些飞行员都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同时,钱学森在美国被禁足的五年中没有继续从事科学研究,或许已经同最前沿的科学脱节了。

在中国政府的不懈努力下,钱学森终于被获准回国探亲。请记住,就在他毅然回国报效之际,同样身为中国人的杨振宁、李政道等人却选择继续留在美国效力,人与人之间的爱国主义情怀高下立现。笔者个人认为,如果当年钱学森也选择留在美国,那他才会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经停日本后才抵达了香港,全程耗时21天。出于安全考虑,我国特意以钱学森父亲的名义向他发出了一封电报:

沿岸切勿下船。

经过海上的漂泊,钱学森一家终于在广东的深圳入境,短暂休整后就来到上海拜见了阔别多年的父亲钱均夫。

抵达北京后,钱学森立即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从此开始,他马不停蹄开始了科研工作,在国家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航空和军事工业。

1956年2月,周总理就《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向钱学森当面征求意见。钱学森坦诚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还很有信心地提出了“尽快发展火箭喷气技术的意见”。

对于这个意见,周总理相当的重视,不仅亲自送交毛主席审阅,还专门召集了国防部长彭德怀和在京的几位元帅一同商讨。最终,我国政府做出了火箭研究和导弹研发的战略部署。

为了加快研发工作的进程,中国政府积极寻求苏联的支持,还专门签订了“关于苏联援助中国发展原子核物理研究与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协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