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学生返校有必要进行一定心理疏导吗?每次视频防疫都是那么感动,为什么自己感觉悲哀原因
发布时间: 2023-07-08

本文目录

疫情过后,学生返校有必要进行一定心理疏导吗

蓝光云梦:

我认为疫情过后,学生返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心里疏导。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本该正常上学的孩子们宅在家里,只能通过手机、电脑进行线上学习。疫情的持续让学生们的学习更加疲惫,突然间来到学校这个紧张的学习氛围中,她们的身心不能得到有效的唤醒。造成学生的情绪高度紧张。作为教师要从两个方面去做:

第一、开学前提前发布学生开学后生活学习规律时间表,让他们在家学习的同时,思想意识上和时间上都要按时作息,要模拟适应新开学的环境。

第二、老师要静心备好开学第一课 ,做好开学第一课的疫情防控寒假总结和开学安排,让每一个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疫情防控的重要和疫情期间学生在校的思想情绪。

开学两天来,我接触到一个学生 ,在班级水银体温计测量正常,到餐厅时额温枪测量偏高一些,这个学生引起了我的关注,在学生吃饭时间,只打了一杯稀饭,木呆呆的坐在固定的座位上喝着,我给班主任了解到学生体温是正常的,额温枪有时候不准确。于是走过去安慰他,学生眼上立刻放光,高兴的说:“我就说我没事吧,吃饭去了”。他又从新点了馒头和菜香喷喷的吃起来了。

总之,学生返校前,学校要做好各项防控工作;学生返校后,学校要做好防控和学生学习与安全工作。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打赢疫情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微薄的力量。

每次视频防疫都是那么感动,为什么自己感觉悲哀原因呢

1.视频画面背景音乐等都会挑动一个人的情绪,体会到感动可以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一种共鸣,一种理解,一种崇敬。体会到悲哀可以是一种屏幕视觉疲劳,一种束手无策无奈,一种负能量迎合。

2.别人觉得视频防疫是感动的体验,你觉得视频防疫是悲哀,这某种程度上,是每个人的认知不同造成的,毕竟屏幕内,和自己现实处境,是有本质区别的。每个人对事物的看法不一样,角度不同看到的风景也不同,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一些大学开学后为什么要到学校去上网课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我是高校教师,我所在学校也将在5月份开学,等学生全部返校后也是先安排在宿舍上1-2周网课,然后大部分课程才转为线下教学,但有些大课本学期可能会一直持续网课模式。你可能会比较疑惑,都线下开学了,为啥还要求学生在宿舍上网课呢?我的回答是:这是疫情防控要求决定的,也是落实好《大专院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的具体举措;毕竟特殊时期,师生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

1、高校学生返校后要先在宿舍上1-2周网课

基本上大多数高校在学生返校报到后,还会安排学生在宿舍上1-2周网课,一般不会立马线下上课。高校的学生分布的范围很广,很多都来自于全国各地,加上返程路上可能乘坐火车、客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如此大规模的人员流动,给疫情防控带来了较大压力。学生返校后,通过在宿舍上网课1-2周,相当于是对学生返回学校后的一次“隔离”,能够确保全校师生的安全,这个举措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2、对于一些公共课等大课会一直持续网课形式

对于像思政课、公共基础课等上课学生人数较多的课程,这样的课程很多时候上课学生人数可能达到100多人,这么多人集中在教室听课很显然是不符合当前疫情防控的要求的,所以这类课程本学期基本上会持续网课形式。而对于一些课堂上学生人数符合规定要求的,在后期会转为线下授课。

3、学校所有的举措都是为了确保师生的安全

高校所采取的这些举措都是为了确保师生的安全。毕竟疫情还没有真正结束,虽然各行各业复工复产逐步推进,复学也开始提上日程,但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仍然要有自我防护意识。

小结

大学生返校后,一般都是先在宿舍上一段时间网课,相当于“自我隔离”,之后部分课程会转为线下授课,但对于一些公共基础课等上课人数较多的课程本学期一般都继续网课形式。所有的这些措施都是为了确保我们的生命安全,毕竟特殊时期,不能掉以轻心。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朋友们赞同吗?欢迎留言分享。


我是高校教师,关注教育领域话题,也时常爱分享对教育领域相关问题的观点和看法。如果您也喜欢,请关注我。我相信总有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期待共同交流。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