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和海瑞谁官大,分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海瑞右佥都御史相当现在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包拯和海瑞谁官大,分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

包拯、海瑞都是古代非常有名的廉吏,他们一心为国为民,不畏权贵,为民做主,一生刚正不阿,因此一个被称为“包青天”,另一个则被称为“海青天”。

那作为相隔百年的青天大老爷,包拯与海瑞到底谁担任的官职更大呢?

包拯

包拯生前官至枢密副使,正二品。枢密副使是枢密院的副长官,协助枢密使执掌宋朝军令,《宋史.职官志》载:“枢密使,佐天子执兵政,而同知、副使、签书为之贰”。

枢密院是北宋最高的军事机构,与中书门下分掌军令与政令,号为“二府”,枢密院为“枢府”。宋太祖赵匡胤置枢密院的目的如宋末历史学家马端临所说“枢密院官虽曰掌兵,亦未尝不兼任宰相之事”,就是为分相权,因此北宋初期枢密院的权力非常大。

“佐天子执兵政”,这就是枢密院。《宋史.职官志》载:“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宋初枢密院下设兵、吏、户、礼等四房,分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同时若得皇帝的批准,枢密院还有调兵之权。当然宋初,枢密院并没有统兵的权力,如禁军,有统兵之权的是殿前都指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等三衙,而枢密院只有调发禁军的权力,正所谓枢密使有发兵之权,而无统兵之重;三衙有统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简单的说“枢密副使”就是宰相之职,他是宋初全国军令的执掌者之一,与参知政事、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等统称为“执政官”,可谓是宋初权势最为显赫的一个官职。

海瑞

海瑞生前官至南京右都御史(记住不是很多题主说的右佥都御史,右都御史是正二品,右佥都御史是正四品,右佥都御史位在左、右副都御史,左、右都御史之下),位列正二品。南京右都御史,是南京都察院的最高长官,职掌与北京都察院一样,但是十三道监察御史人数要少于北京,南京都察院监察御史只有30人,而北京都察院大约有110人。同时南京都察院拥有提督操江之责,领上、下江防之事,这是北京都察院所没有的。

都察院,为明朝最高监察机构,“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拥有监察、弹劾百官及建议之权。都御史为都察院最高长官,“职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遇朝觐、考察,同吏部司贤否陟黜。大狱重囚会鞫于外朝,偕刑部、大理谳平之。其奉敕内地,拊循外地,各专其敕行事”(《明史.职官志》),他负责纠察、弹劾百官,辩明冤枉,提督各道御史。

都御史可弹劾奸邪、小人结党、作威福乱政之徒,卑劣贪鄙败坏官纪之徒,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现成章法、企图进用之徒。同时遇到朝觐、考察时,都御史会同吏部尚书确认官员贤能与否,及官员升降。此外,大案件重囚犯在外朝会审,都御史与刑部、大理寺主官进行三司会审,明确其是否犯罪。

简单的说右都御史有点类似于秦汉的御史大夫,他的主要职责就是监察百官,看官员有无违法行为,有就弹劾他。同时明朝的右都御史还有一项比较大的特权,那就是“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权利,都察院虽无执法权,但是凭借着这个权力,在小事上,如知县犯法,御史可以直接先免了他的官。

综上所述,包拯的官职其实是明显大于海瑞的,毕竟包拯的“枢密副使”是宰相之职,而海瑞虽是南京都察院的最高长官,位列右都御史职,也是与包拯的品级一样,是正二品,但他毕竟不是宰相之职,且别忘记海瑞只是南京右都御史,相对于北京的都察院左、右都御史,海瑞的右都御史还是稍微差了点火候,直白的说就是在权利上要比北京低了许多,如此就更比不上包拯的“枢密副使”了。

海瑞右佥都御史相当现在什么官

我先给你回答问题,再给你谈谈大明第一清官奇葩海瑞同事!

右佥都御史=纪检委海瑞字刚峰,外号笔架。大明嘉靖年间,朝政混乱不堪,嘉靖皇帝一心玄修,想当神仙,严嵩徐阶斗的不可开交,倭寇一直骚扰沿海地带,内部到处有天灾,国家简直一团糟。这事,刚刚入京的海瑞同事看不惯了,要沉痛利弊,救国与水火之中,于是就上了一道奏疏,这可不得了,把大明朝廷搞了一个天翻地覆,嘉靖为这事饭都吃不下,就骂海瑞同事,混蛋 不是人,无君无父,什么玩意,上奏折骂我,骂我也轮不到你。记得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嘉靖,嘉靖就是家家干净,没有余粮。这里简单说一下,毕竟不要跑题了,不过海瑞结局还好,善终。

海瑞到底是右都御史还是右佥都御史,正史是怎么记载的

海瑞(1514—1587年11月13日),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今海口)人。他没有中过进士,只是以举人身份代理南平县教谕。后来做过户部主事,右佥都御史等,都是正二品官职。

他一生都以儒家思想的教导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从来没有做过一件违反法律原则的事,民间都称他海清天。他做事刚直不阿,敢于犯上,就是皇帝对他也头疼。

海瑞在做户部主事的时候,当时明世宗一心想当神仙,成天躲在后宫里和道士鬼混,已经多年不上朝了。大臣们都不敢进柬,为了保住官职和脑袋,大家纷纷进献祥瑞之物。海瑞刚到京城没有多久,就递了封石破天惊的奏折。

这封奏折直言不讳地遣责明世宗的荒唐行为,诚心诚意的希望皇帝醒悟过来,把天下治理好。明世宗看到这封奏折气得把它扔到地上,对左右说:*快把海瑞抓起来,不要让他跑了!*宦官黄锦说:*这个人是出了名的傻子,听说他递上折子后,知道自己犯了死罪,事先就买好棺材,和家里人诀别,把扑人都赶跑了。现在他在朝廷里待罪呢,是不会跑的。*明世宗顿时是目瞪口呆哑口无言。过了一会他把海瑞的奏折捡起来重新读了一遍,一天内看了好几次,点头叹息。两个月后,明世宗去世,明穆宗即位,马上就把海瑞给放出来,官复原职。

因为海瑞刚正不阿,经常得罪权臣,所以多次被贬谪。可是他清官的名声太大,每次都被重新起用。海瑞死于万历十五年(1587年),他死后获赠太子太保,鎰号忠介。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