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汉族,为什么曾国蕃要帮助满清镇压太平天国呢?曾国藩为何逼着死里逃生的弟弟曾国华出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同为汉族,为什么曾国蕃要帮助满清镇压太平天国呢

对这个曾国蕃这种败类汉奸份子,没有什么好话讲,当了满清几十年的狗奴才,屠杀了上万的汉人,凭什么让我信服这样一个鸟人。恨不得把他锉骨扬灰。

曾国藩为何逼着死里逃生的弟弟曾国华出家

咸丰八年十月,湘军李续宾部在安徽省三河镇被太平天国后期双子星陈玉成、李秀成围攻,全军覆没。曾国藩的弟弟曾国华时在李续宾军中,也死在了三河。

上世纪90年代,湖南籍作家唐浩明写小说《曾国藩》,虚构了这样一个情节:三河惨败后,咸丰皇帝因曾国华战死沙场,追赠他道员的头衔,还御笔亲书“一门忠义”褒奖曾国藩全家。然而,一个月之后,曾国华死里逃生,从三河跑回,并千辛万苦找到了大哥。

面对“复活”的弟弟,曾国藩表现的十分理性。他认为,如果上奏朝廷曾国华未死,那么皇帝必然收回封赏,并以曾家欺君为名降下罪责。于是,曾国藩以全局出发,命弟弟隐姓埋名,在深山中出家。自此。曾国华青灯古佛,在无尽的郁闷中了此残生。

这一情节自然是小说家杜撰,但曾国华之死,还真是一波三折,不无可疑之处,也难怪唐浩明会因此大做文章。

那么,历史的真相如何呢?且听小编从头道来:

咸丰八年十月十日夜,曾国华与李续宾一同战死三河。到了二十四日,时在江西建昌大营的曾国藩方才从彭玉麟的书信中知道三河大败一事。不过,彭玉麟的情报很乐观。他告诉曾国藩,李续宾未死,逃到了六安;曾国华也未死,随诸将逃到了桐城。为了力保桐城,都兴阿向桐城派去了马队,杨载福也去了桐城,正在安抚军心云云。

看完信,曾国藩的心放下了一半。他相信李续宾的才能,认为只要李续宾活着,很快便能重整旗鼓。胡林翼甚至断言,只要李续宾不死,那么两三个月内,湘军元气可复。

然而,现实很快便给了曾国藩一记耳光。

二十八日,赵克彰的一封信送到了曾国藩的大营。

赵克彰是谁呢?

他是李续宾麾下数一数二的大将。三河之战时,赵克彰已官至总兵衔副将。李续宾向三河进军,自湖北出发进入安徽,连克太湖、潜山、桐城、舒城四城,直至三河覆灭。其中,桐城是他进军路线上最重要的城市,也是如果进军不利,湘军生死攸关的后路。李续宾把桐城交给了赵克彰,可见赵克彰在李军中地位。

三河大捷之后,陈玉成与李秀成挥师西进,于十月十九日攻下了赵克彰把守的桐城。赵克彰写给曾国藩的信件便来自桐城陷落之前的十五日夜。

看完信,曾国藩自然知道弟弟曾国华不在桐城。尽管赵克彰宽慰曾国藩,告诉他曾国华与李续宾虽尚无下落,但有消息说二人一同去了六安。不过,理性的曾国藩坚信,弟弟完了。

行文至此,话分两头,小编说说曾国荃。咸丰八年八月十五日,曾国荃等湘军各部人马攻克了江西吉安。九月十二日,曾国荃料理完军务,自吉安出发,于二十六日到达曾国藩的建昌大营,兄弟二人欢聚。

曾国荃在建昌大营小住数日后,打算回一趟老家湘乡。十月十一日,也就是曾国华死亡的次日,他自建昌登舟,经南昌,于二十二日来到湖口。于是,曾国荃也从彭玉麟那里,得知了三河惨败,曾国华尚无下落之事。

不久,曾国荃离开湖口,在十月二十九日来到武昌。此时,曾国华还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按说,曾国荃闲着也是闲着,他不是应该留下来,寻找生死未卜的哥哥曾国华吗?然而,他该干嘛干嘛,继续踏上回家之路。寻觅曾国华下落一事,他转包给别人经办。曾国荃派李臣典、郭松林等六名手下前往三河,还给了他们每人十几两银子的川资路费。

于是,围绕曾国华之死第一个乌龙事件诞生了。

李臣典、郭松林等六人行至安徽省太湖县,立马让人抢了一票。幸好,当地人只是劫财,并未劫色,六人安全返回湖北,才有了日后李臣典攻破天京,强迫妇女,精尽人亡之事。第一次寻找曾国华尸体的行动,宣告失败。

三河大捷之后,陈玉成与李秀成的联军挥师西进,收复了舒城、桐城、潜山和太湖。不过,十月二十六日,陈玉成大军先是败于宿松。十一月七日,陈玉成、李秀成的联军,又在太湖县属二郎河被多隆阿、鲍超的军队打败。至此,太平军与湘军两家收兵,战场暂时趋于平静。于是,寻找李续宾、曾国华等人下落之事,便紧锣密鼓的展开了。

不久,李续宾的尸首找到了,并于十二月十五日运回湖北黄州。之后,不少命丧三河的湘军将帅,尸体也被陆陆续续寻回。至于曾国华,李臣典等六人自太湖被劫后,返回黄州,在湘军将领李续宜处讨来盘缠,第二次深入安徽。这次,他们没有被打劫,却依旧无功而返。

曾国藩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群发短信,请求彭玉麟、李续宜等人帮他找弟弟。毫无结果后,曾国藩不得不亲自行动了。十二月二十日,他成立五人寻尸专案小组,派他们前往安徽太平天国大本营打探弟弟的下落。

结果,五人寻尸专案小组就是五人寻尸草包小组。经过漫长的等待,当曾国藩几乎不抱希望,打算为弟弟在家乡立衣冠冢之际,咸丰九年正月二十七日,曾国藩得到胡林翼自湖北送来的喜讯,曾国华的尸体找到了。

原来,胡林翼手下有一个小小的督标马兵,名叫刘步瀛。此人是湖北方面寻尸的专家。曾家兄弟先后派出11人寻找一具尸体,结果是大海捞针,毫无头绪。人家刘步瀛出马,从李续宾开始,背回来好几具。

曾国藩急忙修书两封,为此事向胡林翼和李续宜表示由衷的感谢。胡林翼评价此事:“此刘步瀛一人之力也”。不过,由于刘步瀛寻尸的流程是这样:先找到尸体,再背到霍山。当时,霍山为清军占据,霍山县令名叫王自簵。于是,王自簵自会派兵把刘步瀛和尸体护送回湖北。所以,曾国藩谢完胡李,又写信感谢了王自簵。至于刘步瀛,他的品级太低了,无法得到文正公亲笔感谢信,所以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了。

感谢完该感谢的人,曾国藩又群发短信给战友彭玉麟、李续宜等人,告诉他们弟弟的尸体已经找到,让他们不必再费心帮忙寻找。接着,曾国藩从五人寻尸草包小组中抽出两人,命他们护送曾国华的尸体回老家湘乡。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曾国华的尸体缺了头颅。寻尸小组想了个办法,他们请晚清雕塑大家用木头刻了一个脑袋,据说酷似曾国华,放在棺中替代。

此时,曾国藩的父母都已亡故,家中的男性长辈唯有一个叔叔曾骥云。曾骥云没有儿子,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则有曾国藩、曾国潢、曾国华等五个儿子。于是,曾骥云从哥哥那里过继了曾国华为子。当三河惨败的消息传到湘乡,曾骥云着急上火,突然中风,虽然保全了性命,但却留下了行走不便,口齿不清的后遗症。

所以,当曾国华的棺椁运回老家,一家老小的悲痛自不必提。不过,人死还乡,也算有了结局。曾国藩总算料理完曾国华的后事,开始一心一意筹划下一步的军事行动。谁知,有关曾国华之死,竟然再起乌龙。

为了让朝廷知道曾国华战死沙场的功劳,曾国藩亲自操笔,为弟弟写了一份名为《曾国华殉难三河折》的奏报。曾国藩是两榜进士,翰林出身,论写文,他和左宗棠之间,隔着一百万个洪秀全。这篇文章自然写的妙笔生花,感人肺腑。

咸丰看罢,果然十分感动,急命内阁拟旨封赏。

咸丰九年二月十三日,曾国藩接到了表彰曾国华的上谕,追赠曾国华为道员,并赏给曾国华名分上的父亲曾骥云从二品的虚衔。

收到上谕,曾国藩想穿越到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去。

曾国藩:我叔父是正一品,正一品,正一品!重要的话要重复三遍!

朝廷:我大清日常性画风是马大哈,马大哈,马大哈!重要的话要重复三遍!

原来,曾骥云早就因为子侄的军功得到了一品头衔,这次追赠,却是朝廷搞了个乌龙,不查之前的封赏,把曾骥云降了品级。

不过,寻尸小组被打劫和曾骥云降级虽是乌龙,却都是小乌龙,真正的大乌龙还在后面。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便到了咸丰九年五月。此时,曾国藩已把大营自建昌挪到了抚州,而曾国荃也从老家湘乡归来,兄弟二人齐心合力,正在攻打占据景德镇的太平天国将领杨辅清部。

看到曾国荃在曾国藩身边出没,我们自然知道,曾国华已在家乡下葬。死者已矣,生者却还要继续战斗。

谁知,五月二十三日,驻扎在湖口的彭玉麟派专人送来一封书信。信是五月十五日写的。在信中,彭玉麟告诉曾国藩,你弟弟曾国华的尸体,又找到了。

一个人,怎么会长出两具尸体?曾国藩手拿信纸,惊了个目瞪口呆。

当初,曾国藩曾经让彭玉麟帮忙找弟弟,彭玉麟便把此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