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停歇的顾客价值创新,是营销永远的主
发布时间: 2023-07-11

在工业化时代,消费者和企业之间通过大众媒体相连接。在用户的信息接收和实际的购买之间,还隔着时空的距离,品牌方最重要的目的是宣传后要在消费者脑海中留下认知和记忆;凭着认知和记忆,消费者可以在滞后的购买行为中做出决策。故而,此时的品牌营销多是以受众的认知和记忆为目标的,而“超级符号”、“定位”、“品类创新”等品牌的构建方法也都是在此逻辑下提出的。但进入数字化时代后,用户的决策流程和行为开始变化,兴趣型消费、冲动型消费、场景型消费、体验型消费的比重越来越高,线上无忧退款降低了用户的购物阻力,使用后的评价和转发又赋予了用户更多的权力。消费者的行为变化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未来的品牌营销,过去的我们奉为真理的规则开始发生变化,数字化的品牌营销开始呈现出新的趋势。

01 市场营销的演化

今天在我们思考25年之后如何看待营销的时候,我觉得我们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是回顾我们如何走到今天。

因为无论是昨天、今天,还是未来,其实都是一条长长的河流在不断地流淌,今天是昨天的延续,未来也是今天的延展。

把时间拉回到1956年,1956年在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的答辩现场坐着一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叫科特勒。他对面坐了三个教授,这三个教授是要给他进行博士论文的答辩。一个教授叫保罗·萨缪尔森,另外一个教授叫索罗,第三个教授叫查尔斯·迈尔斯。

保罗·萨缪尔森这个教授上来就问了科特勒第一个问题:

科特勒先生,请问你是如何看待卡尔·马克思关于资本和人力创造价值的这样的学说的,你是怎么看待的?

科特勒先生,请问你是如何看待卡尔·马克思关于资本和人力创造价值的这样的学说的,你是怎么看待的?

这是个很难的问题,为什么?你洋洋洒洒长篇大论,时间很有限。然后你简单回答,又往往不能够指出其中要义。当时这个年轻人科特勒先生是这么回答的:

首先,我非常认同卡尔·马克思关于人力和资本创造价值的学说。

但是,真正的价值被决定的时候是消费者经过仔细地比较而选择掏钱买你而不买他的时候,这个时候是价值被创造、被决定。

首先,我非常认同卡尔·马克思关于人力和资本创造价值的学说。

但是,真正的价值被决定的时候是消费者经过仔细地比较而选择掏钱买你而不买他的时候,这个时候是价值被创造、被决定。

教授们接着又问了不少问题。三个小时答辩结束之后,保罗·萨缪尔森告诉科特勒先生说,你先出去,我们讨论一下。

科特勒先生一离开,保罗·萨缪尔森扭过头对旁边的索罗长长出了一口气问,索罗,他通过面试了吗?索罗说,好像通过了。

之后保罗·萨缪尔森出去告诉科特勒先生说,“祝贺你,你过了”。

展开全文

△世界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

这一刻,大家都还不知道,15年后,保罗·萨缪尔森成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

在这之后的20年之后,索罗也获得了经济学奖,还有查尔斯·迈尔斯获得了另外一个经济学界的奖。那个来参加面试的年轻人在20多年之后就成为了被誉为“世界现代营销学奠基人”,“世界营销之父”。

这个故事为什么很具有象征意义呢?这个故事是一个真实的事件,它蕴含着在现代营销体系当中,在纷纭复杂当中最重要的注释是什么。

整个科特勒营销体系洋洋洒洒,今天《营销管理》已经出到了第15版了,《市场营销》已经出到第16版了。

这六七百页的书,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呢?其实就是那天他在那个场合的一个回答,什么定义和决定了价值?是顾客。

科特勒先生在多个场合都提到过,说如果我可以被称为“世界营销之父”。那么,德鲁克必须被称为“世界营销的爷爷”。为什么?因为企业存在的目的是创造顾客,顾客是和企业进行价值交换的。所以,是一脉相承。

所以,顾客、顾客价值是整个营销体系不变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只要人性不变,营销就不变。所以,25年,250年,500年,2000年,营销的核心不变——顾客价值。离开了顾客,离开了顾客价值,企业的一切运作都毫无意义。

02 不同时代的营销关注点

我今天给大家讲的,就是顾客价值是如何在时间的长河当中不断变迁的,它给我们的营销带来了新的关注点,新的可能性。

这张图给大家非常简单的总结了一下,从50年代,到现在这个时间维度当中,我们的营销,我们的顾客价值以什么样的方式被关注、被创造?也就是说,不同阶段的营销的关注点。

50年代,谈不上营销,那个时候销售和营销的一些知识完全是口口相传的,那个时代是产品稀缺、消费者过剩的时代。所以,是产品导向。

随着竞争的加剧,我们需要关注顾客,我们需要创造差异化,我们的产品差异本身越来越难做到,所以我们需要在顾客进行细分,围绕着顾客的需求展开差异化的产品供给。

我们需要塑造全新的品牌,用情感的连接,用价值观的塑造去差异化我们的产品。我们需要数字化,我们需要社交和价值观导向。

03 不断变迁的营销关注点

和新的可能性

围绕着顾客价值的变迁,我们经历了营销从1.0到2.0、3.0、4.0,可以说出很多点零。像科特勒先生,应该要出他的中文版,就叫做《营销5.0》。

1.0是满足顾客的需求;2.0是迎合顾客的心智;3.0是激发人的价值观;4.0是构筑深刻关系。那么,5.0是什么?大家可以看这张图。这张图加入了管理者,加入了企业家,加入了不同的世代,以及营销思潮的变迁。

04 未来25年营销的第一个主题——

营销5.0:智能化营销

营销5.0是什么?就是我们今天的超越传统营销,进入数字化,进入智能化。

营销5.0是通过深度的整合以人为本的技术,以人为本是我们未来25年营销的主题,我们越来越把过去被当作猎物一般的消费者还原成为丰富的、多层面的、有价值观、愿意互动、愿意共创、寻求自己梦想和表达这样的真实的人。

以人为本的思想在顾客旅程中创造传播交付和增强顾客价值,这些技术可以增强人类营销工作的产能,这些技术包括了很多很多,它们共同构成了《营销5.0》的基石,这是在《营销5.0》这本书当中,科特勒开篇的一个简单的解释。

我们看一下,在未来25年的营销当中,有一个不变的趋势是时间。就是我们今天的技术,数字化和智能技术将会越来越多的和我们管理者,和我们营销人进行融合,使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刻的理解我们消费者的需求、欲望、渴望和他的价值。

过去我们是要靠搜索,今天我们靠匹配,未来我们靠启发。

就是我们越来越多的机会帮助我们在顾客的整个的购买旅程当中更好地实现交互,更好的预测性的满足顾客沉浸式的需求。

这张图左边列出来了一些关键性、通用型的技术,它们不断在渗透和浸润到我们的营销链条当中。

右侧我们高度归纳,简练总结了一下,一个典型顾客完成一次购买需要经历的不同阶段。我们的技术和这些顾客的购买旅程相互结合之后,可以极大提升我们对顾客价值创造的能力。

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人机融合的超频营销就成了未来25年营销当中一个竞争性的常态。也就是说,有些事情需要人去干,有些事情要通过机器,脑机接口,增强性人类来实现的,使我们的效率、效能和创新获得大幅度的提升。

所以,智能化和营销5.0,就是人文和技术的交汇处构成了未来25年的我们叫做“超频营销”,智能化营销。如果这是25年营销的第一个主题,

25年内我们营销的第二个主题就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越来越会成为从工业资本主义进入到顾客资本主义。它还是围绕着什么呢?围绕着顾客价值展开的。

05 未来25年营销的第二个主题——

顾客资本主义:企业在为谁创造价值

如果所有人都能够承认企业的目的是在于创造顾客,而且大家所有人也都认同我们企业的价值,是我们所有顾客的终身价值之和的净现值。那么,大家自然会认同顾客是我们最重要的人。

那么,这么重要的人,为什么顾客不能分享企业的利润呢?为什么顾客不能从共同创造中获得额外的收益呢?

在过去我们长期的整个经济范式当中,实际上是来自于18世纪工业革命出现的资本主义思想范式。

也就是我投入机器、厂房、资金,我作为股东,获得最大化收益是天经地义的。现在我们的思想稍微拓展了一些,说利益相关者进入了管理范畴,他们应该被善待,应该共享收益。

但到了最后,你会发现顾客才是最应该分享收益的人。我们能不能围绕着经营顾客、连接顾客,让顾客实现参与共创我们的收益呢?

从几年前开始我们就在观察,真正的那些以顾客为中心型的企业他们是如何实现连接、激励、经营,从而实现企业最大化的,他们的顾客是如何被激励的。

今天太多的互联网公司,会展示异常漂亮的数据。比如说,他的用户增长速会非常快,GMV速度也会非常快。但是,仔细一看你会发现,这些企业其实很不健康,不太具备投资价值。

为什么?因为你会发现,顾客增长的比率和它超级粉丝增长的比率是严重倒挂的。

也就是顾客是可以花钱买过来的,投钱、补贴。

但是,粉丝是什么?你的超级顾客,热爱你的人,你的忠诚顾客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