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开皇之治对古代中国有什么意义?“独孤皇后”是谁为何被称为杰出的女政治家她怎样开创开皇之治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隋文帝开皇之治对古代中国有什么意义

正像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一样,隋朝虽然存在的时间很短,但对后世的影响却非常深远。开皇之治诞生于中华文明四百年的大分裂之后,它就像甘露降临于久旱的大地,为中华文明的蓬勃发展,增添了助燃剂。

开皇之治所取得的成果很多,要说对古代中国影响最深远的,要属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科举制颠覆了中国几千年的官僚世袭垄断,打破了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界限。三省六部制强化了皇权专制,使中华帝国开始走向更符合历史潮流的集权制。

盛行一千多年的科举制

中国的官员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

在秦汉以前,中国实行的是世袭制,即当官是一种祖辈传承的职业,就像平民的后代永远是平民,奴隶的后代永远是奴隶,阶级划分决定了身份,永不可变。

察举制盛行于两汉,它打破了固定不变的阶级关系,只要有才能或德行,就有机会被举荐进入官场。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对社会推动意义非凡。可惜后来察举制逐渐走形,逐渐变成了豪门士族集团的内部游戏,官场又逐步走向小团体的垄断。

九品中正制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是基于察举制造成的豪门士族垄断,与寒门士族诉求之间的矛盾,而出现的一种调和政策。它在尽量照顾豪门士族利益的基础上,给寒门仕子开了一扇窗,有效地缓解了阶级矛盾。

无疑,科举制是最伟大的人才选拔机制,也是最公平的选拔模式。它最伟大之处就在于,彻底打破了出身问题对人才的禁锢。所有自由民,不论高低贵贱,都有权利参加科举考试,科举录取的模式也非常透明,只以考卷分数为标准。

可以说,科举制不光影响了中国,乃至影响了世界,在远古的时代,没有哪一个人才选拔方式,能比科举制更先进。时至今日,科举制的基本模式仍然有效发挥作用。

在隋唐以前,中国社会的基本治理模式,是皇权与贵族共享的模式。这种模式在压制了平民阶层的创造力的同时,也遏制了君主专制,与帝制模式冲突严重。

科举制以后,豪门士族从此永远退出历史舞台,失去掣肘的皇权,开始了与儒生共治天下的模式,中华帝国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同时皇权也逐步走向专制和独裁。

正是因为科举制获得了广大平民阶层的支持,也被皇权所喜欢,所以,它才有了一千多年生命力,一直伴随到中华帝制的灭亡。

结构最稳定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是朝政机构设置模式,在隋唐以前,实行的是三公九卿模式,即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和御史大夫(大司空)为首,按智能划分为卿监的一种设置模式。这种模式有两大弊病,一是皇家内务与朝政混杂不清,二是职能部门之间缺乏相互监督和牵制。

汉武帝为了与丞相为首的三公夺权,发明了内朝官,尚书台的凸显,就是内朝官的产物,它的出现,有效遏制了丞相权力过大的弊端。后来尚书台的台阁,慢慢演变成事实上的宰相,于是又出现了中书省,用于限制尚书省的权利问题,当中书省又演变成事实上的宰相,又诞生了门下省......

可见,三省的出现,其初衷就是为了制约朝政的权利集中的问题。隋文帝期间,干脆对此做了一次深度改革,设置五省六曹制代替了原来的卿监制,并逐渐形成三省六部的固定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再也没有了独相,或者没有固定的宰相,三省长官都是宰相,或者加“侍中”,或者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为宰相。

它的好处就是彻底解决了宰相权力过大的问题,使相权有了相互制约,同时各职能部门不再条块分割,而是在三省统一部署下工作。

这个稳定的政治结构,虽然在以后的各朝有所微调,但其精神核心一直没变。

开皇之治其他重要收获

除了科举制和三省六部的设置以外,开皇之治还给中华文化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比如改革府兵制,大运河的开凿等。

府兵制改革,实际上也是对贵族特权的打压,是一次意义很深的政治制度改革,远远超出了军事制度层面。

大运河的开凿更是恩泽千秋万代的功业,即便时至今日,大运河依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不过这些功业背后的代价,都是超负荷的付出。

隋朝仅仅在历史上存在三十多年,但即便这样,它已经超额完成了历史赋予它的使命,它的光辉闪耀让后世为它骄傲!

“独孤皇后”是谁为何被称为杰出的女政治家她怎样开创开皇之治的

独孤皇后;隋朝开国隋文帝杨坚的皇后独孤伽罗,正史记载为文献皇后。

隋文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的分裂,恢复了自秦朝以后的中国大统一,饱受战乱折磨的人民有了一段休养生息的短暂机会,这段历史史称“开皇之治”。

隋文帝主要功绩;接替北朝的北周皇帝位,灭了南朝陈国,建立了统一的隋朝;修定政治制度和刑律,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地方设州、县两级制,通过减轻赋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成就了中国农耕文明一段辉煌时期。隋文帝开创了科举选拔贤人入仕制度,激励万千寒门学子通过苦读考取功名改变人生。隋文帝在西方史学家眼里,是中国的“千古一帝”。

一个成功的男人,身后必定有一个杰出的女人,这就是他的独孤皇后。

首先,她以她显赫的身世为隋文帝的皇位正统性正名。她的大姐是北(周)朝皇后,她的四姐是北朝重臣李昞之妻,生了北朝权贵李渊。隋文帝接管北朝(周)皇位,其它人无话可说。

其次,独孤皇后是典型“妻管严”,让丈夫没有三宫六院妻妾成群,专心勤政,以她的政治智慧和温柔辅佐,成就了丈夫的伟业。时人将她夫妻并称“二圣”。

史料对独孤皇后参政议政鲜有记载,但可确信她有一大败笔,她力主丈夫废了杨勇太子位,让杨广接替,为隋的速灭埋下祸根。

后人对她的记忆,多停留在独孤家族中国历史上第一外戚豪门印象中。

她是隋朝的文献皇后,她的大姐是北朝(周)的明敬皇后(加谥);她的四姐(李渊之母)是唐朝的元贞皇后(追封)。三亲姐妹嫁给三个不同的显赫的大朝皇帝,罕见,绝无仅有!

古代两千多年出现了很多盛世,为何只有隋朝“开皇之治”是个奇迹

开皇之治,是指隋朝建立者隋文帝杨坚开创的政治稳固、社会安定、百姓富足、文化繁荣的盛世局面。

隋文帝杨坚是弘农华阴人,乃四知先生杨震的后人,杨坚的历史功勋,首先是杨坚称帝后,灭后梁丶伐南陈,成功地统一了历经近三百年战乱频繁的中国,结束了东晋十六国以来南北分裂的五胡乱华黑暗时期。与此同年,南面的琉球群岛归降隋朝,北方的突厥可汗尊杨坚为圣人天可汗,表示愿为藩属永世归顺,隋文帝结束了中国长期混乱的局面、征服各族蛮夷使中国又回到了和平年代。

其次,隋文帝在登基称帝之后,他节俭爱民,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是位具雄才大略的有为之君。隋朝建立后,为巩固统一,杨坚对包括中央和地方的政治体制、赋税、土地制度、法律、钱币、对外关系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创立并发展了诸多意义深远的制度,开创了历史发展新局面。特别是他对政治体制包括法制的改革,对于唐朝及后世的社会体制有着直接的影响,居功至伟。

隋文帝杨坚自统一天下后,即以富国为首要目标,在确保国家赋税收入之同时,稳定民生,发展经济。隋文帝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首先是革除弊端,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士家大族利用权力隐匿了大量的户口,这样既严重影响了中央集权,又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国家的赋税收入。针对这些,隋文帝进行了户籍整理,采纳了贤相高颎提出的“输(租赋)籍(户籍)之法。”即由政府制作”输籍定样”,令州县依户籍人口定税赋,百姓按照规定的数额来纳税服役,有效地打击了豪门望族的经济利益分配弊端和政治特权跋扈,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