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高声自远的意思(高居什么声自远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高居什么声自远什么意思

意思为: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地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居高声自远中的“居高”两重意思:一是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二是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

这句话出自于唐代虞世南的《蝉》。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诗人笔下的蝉是人格化了的蝉。三、四句借蝉抒情: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蝉》的赏析

1、首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是运用比兴手法,暗示自己的显要身份和清廉的品质,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鸣声,以蝉自比,则其鸣声也就不同凡响。

2、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解释: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发声因此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而不是由于凭借秋风一类外力所致

寓意: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远播。

出自:虞世南:蝉 

原文: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赏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

虞世南的诗《蝉》中“居高声自远”是什么意思

虞世南《蝉》这首古诗的意思是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作者托物寓意,一、二句以蝉的栖高饮露、蝉声远传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标逸韵;三、四句分别用一“自”字、“非”字,正反相生,充满张力,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
扩展资料
《蝉》赏析:
《蝉》这首诗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蝉》这首诗包含着诗人虞世南的夫子自道。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贡献。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