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微型小说网(纯文学:小小说、诗歌、散文等文体无人问津,请问是否即将消逝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纯文学:小小说、诗歌、散文等文体无人问津,请问是否即将消逝

谢谢邀请。看了你这话题真觉得搞笑,滑稽,乃至荒唐。

我们都知道,小说、散文、诗歌是文学百花园里叙述曲折故事,讲述人物传奇和对生活感悟的表现形式。她们传承千古,流芳万代,不少作品成为全球经典。

也许,你在当今网络新媒体时代看到某些纯文学的作品不受欢迎,那只是传递的载体不同,受众群体失衡。但丝毫不减好作品的影响和传送。也许,你是在读了如“屎尿”诗体文等文字后,对文学感到悲哀而发出的感慨吧。但这也仅仅是清透鲜活的文学长河中一丝污流,时限短,很快随风而去。无论是小说,诗歌还是散文,不管是传统刊物,还是网络平台,好作品比比皆是,只是我们还没有发现经典而已。

至于题主提到的“小小说”,它因为精短而受读者喜爱,好作品也会被人追捧传送。每年也会有省级文学刊物关于小小说的评奖活动,参评作品不少。

所以,无论时代怎么演变,小小说、诗歌、散文这几类文学表现形式都会被人们接受并喜欢,受众者广,远远流传,永不消失。

网络小说要怎么写

写网络小说的基本笔法是掌握三个对仗的一:一大一小,一全一缺,一前一后。

具体解释一下,一大一小:就是在构思上要庞大,在写作时要“纠缠小细节”,这是网络小说的特征之一。传统文学一般要写实(即使是浪漫主义,文素要求也相对繁复),写作时的规范性较为严格。而网络小说,相对写得“无拘无束”甚至天马行空也没关系。于是网络小说的构思框架一般极为庞大,九霄三界,多维度空间,古今穿越无所不能。纠结小细节,就是可以想象地把许多无法考证的东西,下力气写,如宫斗,网络小说因为受限制小,不怕历史学家“盯梢”,所以能写得风生水起。

一全一缺:也是写网络小说的法宝,就是在使劲纠缠“传统文学无法涉猎的巨细”时,要用全笔,就是写得全面丰满。就算是写神妖玄幻,也必须把细节写饱满,写出自立体系的完整逻辑。不能东一笔西一笔,反正不受限制,干脆疯写胡写。一缺是能跳跃概括,因为网络小说构思庞大居多,不学会像孙悟空翻跟斗似的去写作,一笔一笔把九霄三界写清楚是不可能的。

一前一后:就是开头结尾的照应写作,因为网络小说体量巨大,动辄几十万过百万字。没有照顾前后的控制力,不懂一前一后的渐进铺垫展开收尾,就可能失控烂尾,自己可能被作品这匹野马拖着跑丢,这在网络小说写作中十分常见,并非个例。

现在小说样子多了,有闪小说、微型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你爱看哪种

笔者喜欢读长篇小说,因为长篇小说字数多达十万以上,有着其他类型小说无可比拟的优势,现在简述理由如下:

第一、长篇小说故事时间跨度可以很长

比如莫言的《丰乳肥臀》,从抗日战争一直写到改革开放之后,几十年波澜壮阔的历史通过一个个具体人物展现,内容翔实而丰富,时间跨度长而故事情节又不拖泥带水。

第二、描述情节可以非常复杂

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穆克创作的长篇小说《我的名字叫红》,讲述16世纪末,离家12年的青年黑回到他的故乡伊斯坦布尔,迎接他归来的除了爱情,却还有接踵而来的谋杀案,而该谋杀案的线索藏在图画某处。复杂的情节、诡异的对话、精彩的描写极其吊人胃口,读者基本不看完决不罢休。

第三、小说中人物可以非常多非常杂

比如《红楼梦》,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等众多人物。人物多而详尽,人物杂而不乱。

第四、小说结构宏伟广阔

如《三国演义》,该小说通过集中描写三国时代各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的动荡与黑暗,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艺术地再现了自黄巾起义始,至西晋统一近百年的历史风云,它反映的社会场面宽广。

第五、字数多达十万字以上,当然容量就大

由于长篇没有篇幅的限制,因而故事可以深度刻画,而又不失情节之紧凑,高水平的作者总会把握剧情尺度,并留巧妙伏笔,从而让读者欲罢不能,让读者读完一章就想着马上读下一章,而小说中高潮可以随人物、时间及场景转换不断涌现。

中短篇小说等因篇幅限制,只能截取生活的横断面来部分描写,写故事的一段,写寥寥无几的几个人物,或简单点名主题就结束,让人感觉不过瘾。特别是从短篇小说中分出的“微型小说”或“闪小说”,字数太少,几百字的书写只能捕捉生活中某一瞬间,而无法讲究人物性格的细腻刻划和深刻描叙。

如何才能写一篇好的微小说

微小说实际上说的是一个故事,虽然微小,但是小说具备的要素还是要有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关注我们的 竞选微小说 精选微小说 精选微小说!

微小说与故事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小说与故事之间又有哪些不同

谢谢悟空问答邀请!

传统小说的定义是: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后来有所发展,加上了:或通过情节的展开和环境的渲染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可以看出,不管怎样定义,都是以反映社会生活为目的。

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故事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一个都不能少。

现代派小说则反对传统的现实主义方法,追求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形式一反理性而趋向于非理性,一反现实的再现而趋向于对主观感受、意象的表现,因而使艺术形象抽象化、哲理化、内心化。故事情节被淡化,人物的主观感受被提升到第一位。如意识流小说,我的看法是更加逼近生活的真实,因为人的感受不可能是有条有理逻辑化的,生活的真实不应该是作家的观念而应该是生活的原生态。

到后现代,小说三要素里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都被淡化了,而且主题模糊、价值多元。又不讲故事,又没有典型化的人物形象,甚至不知道作者要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一大堆碎片,不知所云。我却认为这是小说的再一次进步,再一次向生活的真实逼近。请问我们的后现代人生是平庸化的还是英雄主义的?请问我们的后现代生活是有条有理故事化的吗?请问我们的后现代人生还有因果分明的情节吗?请问后现代的人类还有多少性格鲜明的典型化的人物?在人类未来不确定性日益加剧的今天,人类站在新的十字路口,不知所措,及时行乐,遍地碎片化的生存、碎片化的认识,对生活系统的认识无论过去多么高明,现在一地碎片,所以无主题,所以特别需要读者参与。至于新新闻主义,做到事实的真实,作家们已经够努力了,因为生活已经比故事荒诞。

小说能够重建吗?问题是地球能够重建吗?我只知道如果三要素地写去,无异于自欺欺人,无异于幼稚弱智。

故事情节是所有通俗小说吸引读者的法宝,强化故事情节,那就已经不是小说而是故事,而后现代小说特别反对讲故事。后现代小说跨文体写作,一些后现代小说,其实是散文、新闻、段子、日记、微博,甚至叙事诗,我发在纵横中文网的《微小说与小小说》和发在起点中文网的《微小说与小小说续集》就是这样。

至于微小说,它是用微博的形式写小说,字数按微博的要求,一篇不能超过140个字。

微小说和故事的根本区别在于创作目的及由此产生的思想性、语言的文学性。

不管长篇短篇,小说讲故事只是手段,后现代小说甚至可以不讲故事,而故事则讲故事就是目的,其中人生道理是服从于故事的精彩性的,对于社会、生活、人性的认识相对于小说来说,比较肤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