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里为何会收录一首元朝人的诗呢?《全唐诗》是什么人编的为什么帝王贵胄,奸佞小人的诗都被编写进去了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全唐诗》里为何会收录一首元朝人的诗呢

《全唐诗》里为何会收录一首元朝人的诗呢?题主的这个问题说得不太详细,说的应该是元朝人唐珙的《题龙阳县青草湖》被选入了《全唐诗》的事。

全诗如下:

题龙阳县青草湖
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这个美丽的“误会”,应该是缘于以下三点原因:

一、《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10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3卷。

因为是隔代的后世人总结,而非唐人甚至距离唐代较近的宋人整理,因此在作品收集时,出现讹传误判,偶有收入唐代后的诗作,也是在所难免之事儿。

二、唐珙,字温如,元末明初诗人,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但所作传世不多。生平仅略见于《御选元诗》卷首《姓名爵里》 、《元诗选补遗》小传。也就是说,作者本来就是个不太出名的三线诗人,传世作品也不多(留存下来有限的几首诗里,也就这首或许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可以一赞),因此误入盛唐诗林,也没被《全唐诗》部的老编们认出来。或许,因为他还姓唐,晃眼一看,就更容易把唐温如看成唐人了。

三、最关键的一点,则是这首诗本身写得极美,气韵浑成,诗文瑰丽,意境深远,颇有唐人气象。即便是放在《全唐诗》这一中国诗歌的最高殿堂里,也毫不失色露怯。

这首诗好在哪里?为何能混入唐人之中而不被《全唐诗》的御用饱学之士所察?一水试着略加解析如下:

这首诗的大意是:

秋风吹起,洞庭湖水也随之衰老了模样,一夜之间,湘君好像也添了好多白发,落地成霜。我醉后,分不清星空倒影入水的映像,只觉得满载着我美梦的小船,像是压在高天星河之上。

这首诗的想象很是新奇,就像在摄影中充分利用水中倒影形成空间层次上的美感,使得诗作的画面感非常优美。是不是很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绚丽一幕?

在立意上,本诗在萧瑟秋意淡淡的忧思中,又有意驰星空的浪漫向往。堪称“哀而不伤”的典范。

青草湖位于洞庭湖东南部,与洞庭湖水相连,故作者起笔不写小小的青草湖,而从大处着手,增添诗作气象,起笔的“西风吹老洞庭波”,有取法于唐代大诗人贺知章“春风不改旧时波”的笔意,却反其道而道之,又以“一夜湘君白发多”承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唐代大诗人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秋浦歌》意味,而且拉着神话传说人物“湘君”出镜,这也是太白喜欢用的手法。

全诗最精彩的,莫过于三四句的转合。“醉后不知天在水”这看似糊涂的误判,却是最诗意的“错觉”。其实这一句也在前人诗作中有迹可循——五代梁时的契此和尚曾有一首著名的禅诗《插秧歌》: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只不过,作者在醉后的状态下分不清水中天,使得其结句“满船清梦压星河”更显得浪漫且自然。并创意地形成了笔落眼下,意在高远的绝佳意趣。难怪近代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也要向此处偷师,来一句“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综上所述,唐珙这首诗深合古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构思独特,意蕴优美。虽然不是唐人之作,却也不输于唐人气韵,确实是一首难得的好诗。因此,清代《全唐诗》们犯下的这个错,也完全可以原谅,甚至可以传为一段佳话。

《全唐诗》是什么人编的为什么帝王贵胄,奸佞小人的诗都被编写进去了呢

不以人废言

《全唐诗》之所以叫做全唐诗,其本意就是尽量收齐收全唐和五代的全部的诗。当然帝王贵胄,奸佞小人的诗全部编了进去。如果现代人穿越到唐代,也写了诗,刻了个石碑,正好又被编书的人见到了,那么在全唐诗中也可见到他的作品了,小伙伴们还是想办法去穿越吧!他们在修编《全唐诗》真没考虑那么多,他们所做的是尽量不以人废言,一般古人编书也都是这么个原则。

《全唐诗》的修编人员和过程

《全唐诗》是在清朝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爱新觉罗·玄烨第五次南巡至苏州时,他将主持修编《全唐诗》的任务交给江宁织造曹寅,曹寅奉旨召集了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10人参与编校,收录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3卷。

《全唐诗》的编校从康熙四十四年(1705)五月开始,到康熙四十五年(1706)十月,全书编成。之所以这么快就编好了这部书,书的主要架构是参照了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季振宜《唐诗》,并且还采集了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拾遗补缺,尽量做到齐全。

中华书局又编写了《全唐诗外编》

后来,中华书局又编写了《全唐诗外编》,这次收集了日本人上毛河世宁的《全唐诗逸》3卷,王重民辑《补全唐诗》,收诗104首,孙望《全唐诗补逸》20卷、童养年《全唐诗续补遗》21卷等4种。

“满船清梦压星河”,为什么能被誉为元代最有意境的诗句为何又出现在全唐诗中

这是爆火的诗句,很多人都喜欢它!的意境太美,余韵悠长,让人不断玩味、追捧千年它出自一首误认为唐人写的元末七言绝句《题龙阳县青草湖》,被誉为最有意境的作品。

然而,这首诗是典型的“诗红人不红”。历史对诗作者记载不详,只提到作者叫唐珙,字温如,元末明初的诗人,“珙豪于诗”。但对于其生平事迹、何年何月出生去世、还有哪些传世诗作等,都已无法考证了,让人有些遗憾。

有意思的是,因为这首诗写得实在太好,竟被《全唐诗》编者误认为作者唐珙是唐人,而“自然而然”地将它归到了佳作如云的唐诗中。我们知道,唐诗是我国诗词的巅峰,而把这样的好诗归于《全唐诗》,实在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题龙阳县青草湖》

元·唐珙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一生仅一首诗就流传千古的还有宋朝末年的诗人卢梅坡,他的《雪梅》一诗:“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中饮酒赋诗、踏雪寻梅的人生意境,同样况味无穷,让人玩味。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先说下题目“题龙阳县青草湖”,龙阳县是一个地名,指今天湖南的汉寿县,录属于湖南省常德市,地处洞庭湖滨、沅澧两水尾闾。青草湖与洞庭湖相连,在洞庭湖东南,因湖南面的青草山而得名,所以诗里青草湖又叫洞庭湖。

“西风吹老洞庭波”,诗的首句即意境满满:秋风飒飒而起,广袤无垠的洞庭湖水,泛起了层层白波,渺渺茫茫。诗人用“吹老”而不用吹皱,让这湖水也有了人的气息,而且湖水似乎还“衰老”了许多。

一个“老”字让秋夜里的肃杀之感立现,可谓句之眼,让人感慨万千,而正因“老”才引出了次句的“湘君白发”,我们等下再解析。

伤春悲秋,本是人之常情。渺茫的湖秋之衰飒,与春日轻漾宁谧的碧水相较,给我们一种深沉无奈的逝川之感。诗人的悲秋之情隐隐而出了,而不需要直接言明,就已让我们的心境如秋夜里被“吹老”的湖水一样,难再平静。

一夜湘君白发多”,诗人仍觉意犹味尽,而再添新的愁绪,让悲秋情绪达到顶峰:这一夜的愁思,让湘君也多了白发。这里的“白发湘君”是谁?它源自一个美丽的传说,湘君是湘水之神,一个让人感动又悲切的人物-帝舜。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