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被剥皮几天才死(如果朱元璋想到蓝玉死无人制约朱棣,会对蓝玉如何处置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如果朱元璋想到蓝玉死无人制约朱棣,会对蓝玉如何处置

你好,我是尚武菌,我来回答。

古代许多人在争夺王权的道路上,他们会拥有许多忠心的跟随者。在那些跟随者的帮助之下,他们才有可能问鼎帝位。当那些人真的荣登了皇帝宝座后,那些跟随者们自然也就成为了开国功臣,可是这些开国功臣往往下场都不会怎么好。举个例子来说吧,在明朝有好几个十分出色的开国大将。他们军事战斗能力都十分强悍,甚至有人说如果他们在的话,朱棣可能并不会造反成功。因此很多人就有这样的疑问,明朝大将蓝玉如果还活着,朱棣敢造反吗?

㈠有句话说得好,“独木难成林”

明朝开国将领蓝玉,他的一生可以用传奇二字来描述。他没有什么显赫的家世,完全是靠着挣军功发迹起来的。他这个人有智慧,有胆量,也有谋略,完全是个可造之材 ,因此屡立战功也不是一件让人奇怪的事情。那么问题来了,这样一位骁勇善战的大将军能够阻挡朱棣造反的步伐吗?当然不能。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不怎么说独木难成林呢。朱棣后面可是有军队的,蓝玉一人又能翻起什么浪花来?

㈡朱棣本人也不是吃素的,他个人能力超强

朱棣能够篡位成功有很大部分原因在他个人。他这个人特别聪明,知道对自己人好。跟着他起家的人,基本上都没有弄得个不得善终的下场。因此他的许多追随者都是忠心耿耿的,这是他笼络人心的真本事,旁人无法做到。他的个人的武力值也是爆棚,在《明太宗实录》中有着这样的描写,“相距二百余步,上引满射之,朱老四直接两百步外射杀”。他个人如此强大,又怎会惧怕蓝玉?

㈢造反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

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朱棣不造反,那么己方的势力会受到很大的削弱,最后可能就会变成待宰的羔羊,任人截杀。朱棣的存在本就让许多人心生不快,有很多人都想将他给处死了。如果他变弱了,肯定难逃一死。既然如此还不如搏一搏,若是成功了,那就是帝王。为了活命,也为了那个皇帝的宝座,造反那是早晚的事情。怎会因为害怕蓝玉一个人而不起兵造反呢?

朱元璋手下大将蓝玉功成名就,干了什么最后被扒了皮

明朝初年,朱元璋利用“蓝玉案”,共计清理一万五千人,这是洪武年间影响深远的一桩大案。蓝玉又是何许人也,竟能让明太祖如此大动干戈?

淮西勋贵集团的重要人物,曾为明朝立下赫赫军功

蓝玉是安徽定远人,常遇春的小舅子。他生得高大威猛,面颊红紫,早年投奔朱元璋麾下后,跟着常遇春南征北战,临阵杀敌,所向披靡,因而得到朱元璋赏识,被不断提拔。

吴元年,授武德卫指挥使;

洪武三年,升任大都督府佥事;

洪武四年,从傅友德入川,征讨夏政权;

洪武五年,随徐达北伐,任中路军先锋,打败王保保;

……

洪武二十一年,以征虏大将军之职率领十五万大军,挺进漠北,在捕鱼海重创北元大本营,朱元璋因此将其“比之卫青、李靖”,并晋升其为凉国公。这份职位履历表明,蓝玉是从基层做起来,拥有相当过人的军事才干,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将领。

蓝玉并非纯粹的武将,在攻克云南后,朱元璋为了奖赏他,册封其女儿为蜀王妃。从此,蓝玉成为皇亲国戚。

行不法之事

蓝玉的事业步入高峰时,他也渐渐滋生居功自傲的思想,历史记载:

“中山、开平既没,数总大军,多立功。太祖遇之厚,寝骄蹇自姿——《明史•蓝玉传》”

为了满足自己不断膨胀的贪念,蓝玉违法乱纪:

“畜庄奴、假子数千人,出入乘势渔猎。尝占东昌民田,民讼之,御史为置狱按问,玉捶楚御吏。及征北还,私其驼马珍宝无算——《明太祖实录》”

“胡惟庸案”发生时,曾发现蓝玉与胡惟庸有串联,但朱元璋考虑到蓝玉是常遇春的小舅子,“以开平之功及亲亲之故,宥而不问。”

但是,蓝玉依旧我行我素,越礼犯分,甚至与元主妃子有私。朱元璋本想封其为梁国公,因其过错,便改为凉国公,并命人将过失刻于凭据之上。

面对朱元璋的提醒,蓝玉还是老样子,死不悔改,这就如同公司的元老,仗着自己老资格,目中无人。

专权、违背军令的事,蓝玉也没少干。朱元璋曾命他负责西北军务,他却背着朱元璋,擅自带兵进入藏区,破坏朝廷对边疆的羁縻政策。正是由于他的嚣张跋扈,最终走上不归路,而招来杀生之祸。

“蓝玉案”的爆发

蓝玉为非作歹的行为,让朱元璋不得不关注。

洪武二十五年,年仅三十八岁的太子朱标去世。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作为将来的继承人。此时的朱元璋已经六十多岁,而皇太孙仅仅十六岁,而且性格仁弱。朱元璋担心自己百年之后,朱允炆过于仁慈,控制不住局面。一旦军中有人作乱,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蓝玉就成了朱元璋的眼中钉。

蓝玉与朱标有亲戚关系,自然关系好,曾提醒他小心朱棣。后来,这事被朱棣知道,自然记恨蓝玉。朱标去世后,朱棣进京吊唁,到处发帖子:“诸公侯纵恣不法,将有尾大不掉忧。”朱棣的挑拨,又加深了朱元璋对蓝玉的猜忌。

蓝玉此时不知大祸将至,还在谋求更高职位——太子太师。结果朱元璋没有让其圆梦,故意不给他太子太师。蓝玉眼看职位落空,心怀不满,便开始策划谋反,但他的密谋早已经被锦衣卫所察觉。没等到他动手,锦衣卫指挥使蒋献就向朱元璋告发。

此时,经过明朝的多次打击,蒙古已经陷入分裂,北方已经比较安定,将领的利用价值也变低了。朱元璋收到蓝玉谋反的信息后,便决定大开杀戒,确保年轻仁弱的朱允炆能够坐稳江山。

于是,洪武二十六年二月初二,朱元璋便将山西、河南等地的将领召入京城,以便控制。二月初八早朝,锦衣卫指挥当众弹劾蓝玉谋反,朱元璋立刻下令逮捕,并让朱允炆和吏部尚书詹徽审查;第二天,蓝玉被投入锦衣卫大牢;第三天,以谋反罪将蓝玉剥皮处死,并诛其三族。

蓝玉虽死,但朱元璋并未善罢甘休,而是借机扩大化,以蓝党的罪名,将一大批淮西老将诛杀。上至公侯,下至百姓,因“蓝玉案”被杀者约一万五千人。

秋媚说:“蓝玉案”是明初皇权与军权冲突的产物。朱元璋为了使自己以及子孙后代能够大权独揽,不断集中皇权,以蓝玉为首的武将就成了绊脚石。但是,蓝玉案也带来很大的消极作用,首先是制造了大量冤案,其次也导致靖难之役时,朱允炆无将可用,面对朱棣只能节节败退,最终导致皇位被篡。

常遇春的小舅子,蓝玉为何落得个灭门剥皮的下场

蓝玉是明朝初期一员猛将,开国功臣之一。是大将常玉春内弟。骁勇善战,数次统兵征战,为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立有大功。被其盛赞为当世"卫青"。并封蓝玉为凉国公。

明朝建国后蓝玉日渐骄横起来,自恃有功,举止傲慢。种种恶行令朱元璋忍无可忍,随即向其挥舞起了屠刀。其被杀原因有三。

一 蓝玉豢养千名庄奴和家丁,横行乡里,滥杀无辜,侵占民田。御史前来查问,被鞭打驱逐。而且还与元妃有染。

二 蓝玉北征归来,到达喜峰关关口,不等官吏开门,便率领手下兵士毁关而入。

三 意图谋反,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做实了证据。

种种恶行朱元璋那能容忍,在加上他为加强中央集权,提高皇权威慑力,正在向开国功臣开刀。蓝玉作死般的赶上了这班车。立即被逮捕下狱,第三天就被处死,满门抄斩。死后还遭到剥皮的悲惨下场,人皮还被全国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