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无信不立的意思是什么?“民无信不立”是什么意
发布时间: 2023-07-06

民无信不立的意思是什么

人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足之地,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也就不能存在了.(这句话是孔子的观点)论语颜渊第十二【原文】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 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评析】 本章里孔子回答了子贡问政中所连续提出的三个问题.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三个起码条件:食、兵、信.但这三者当中,信是最重要的.这体现了儒学的人学思想.只有兵和食,而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这样的国家也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民无信不立”是什么意思

民无信不立是孔子说的,意思是说人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足之地。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

“民无信不立”出自《论语 · 颜渊》,是孔子所言。意在强调诚信的重要性,人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身之地,不能在社会上立足,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这个国家就不稳固。

民:百姓;无信:缺乏信用;不立:不能立足

原文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

子贡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备足粮食,充实军备,老百姓对政府就信任了。”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在这三项之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在这两项之中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回答说:“去掉粮食。因为,自古以来谁也免不了一死,没有粮食不过是饿死罢了,但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

“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的出处

出自《论语》,是孔子所言。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国无信不强是后人加上去的.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