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姑娘和贾琏厮混后,为什么再无往来?四大名著里,谁死得最冤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多姑娘和贾琏厮混后,为什么再无往来

这得分两部分说。

首先,贾琏和多姑娘厮混之后,书里并没有明确地说他们只是一夜情,再无来往。相反,写完他们偷情之后很含蓄地来了一句:

一时事毕,两个又海誓山盟,难分难舍,此后遂成相契。

“遂成相契”的意思太明显,就是从此成了老相好了。可见,多姑娘和贾琏并非短暂的露水情缘,而是至少维持了一段时间的关系。多姑娘甚至还把自己的一缕青丝送给贾琏,很有几分海誓山盟的浪漫情调。

但是,贾琏这种人注定不可能对一个女人长情的啊,他要的就是新鲜。所以如题主所言,后来贾琏又有了鲍二家的、尤二姐……仿佛多姑娘消失不见了。

其次,多姑娘是否与贾琏断绝来往了呢?我觉得也许没有断绝,只是两个人相处的模式太陈旧,没什么好提的。但更大的可能是断绝了,自然而然断的。理由呢,还是一样,没有新鲜感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潇洒”,并不是贾琏单方面的,多姑娘也许还是更早厌弃贾琏的那个。

多姑娘堪称古代集邮女,她对待性事极为开放,书里有两处特地强调了这点。第一处在第二十一回,也就是多姑娘和贾琏勾搭的那回:

他生性轻浮,最喜拈花惹草,……所以荣宁二府之人都得入手。

第二处在第七十七回,作者给多姑娘添加了一个身份,就是晴雯的姑舅嫂子:

这媳妇遂恣情纵欲,满宅内便延揽英雄,收纳材俊,上上下下竟有一半是他考试过的。

这不,就连宝玉偷偷看望晴雯,多姑娘都要调戏他一番。但也恰恰是这种口碑不好的集邮女,最分得清真情与贪欢的界限。把宝玉调戏了一番之后,多姑娘承认自己偷听了,从而确定晴雯和宝玉是清白的,然后表态:

“可知天下委屈事也不少。如今我反后悔错怪了你们。既然如此,你但放心。以后你只管来,我也不罗唣你。”

意思就是她佩服宝玉晴雯这样的坦荡情谊,看得出贾宝玉不是那种浪荡公子,所以她会放过贾宝玉,不把他纳入“集邮”范围。

撇去身份的低贱和行为的不堪不说,多姑娘的思想其实是很现代的,而且有着超前的男女平权的意义。她很豪放,到处出击,但她显然只是享受身体的乐趣,而不打算以此谋取什么利益。

这一点,和那些靠身体上位的女性截然不同。

对于宝玉这样的正派公子,她稍一试探就放弃了。对于贾琏这样的花花公子呢,不但一拍即合,而且还玩出了花样。连赠青丝说盟誓这样的戏码都出来了,放在现在那几乎就是在玩角色扮演吧。

可以说,在这方面多姑娘其实是和贾琏势均力敌的。两个人都是贪图新鲜,享受露水情缘,都不会在这些关系中投放什么真感情。所以“相契”一段时间之后,最合理的结局就是彼此生厌了,然后心照不宣各自去寻找新目标。说起来这俩人还真有默契,如此合拍,那绺头发还真是给得其所。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

四大名著里,谁死得最冤枉

如果是说四大名著里的人谁死得最冤枉,那确实不少,但要是单说《红楼梦》,应该是晴雯吧。

晴雯为什么说死得冤枉呢?因为王夫人就是说她是个“狐狸精“,“病西施”,“每天装着个轻狂的样子给谁看”,她的罪名就是漂亮,聪明伶俐,还有就是得了“女儿痨”。但是除了“女儿痨“以外,她这都是一个人应该有的优点啊。好多人求都求不得,好多用人单位还要考试按高低分录取呢,怎么在王夫人的眼里倒成了缺点,成了罪过了呢?

王夫人性格古板,虽然是当家人,但是把管家权交给侄女王熙凤,自己图得清闲,吃斋念佛,闭目养神。唯一死死抓住不放的是宝贝儿子贾宝玉。对于贾宝玉,谁也不能动他一根汗毛。

贾宝玉跟金钏开了一个玩笑,王夫人跳起来就是一个大嘴巴子,打得金钏跳了井。这个大巴掌比王熙凤在清虚观里的大巴掌还要厉害,那个小道士毕竟还在活着,而这个金钏服侍王夫人好几年,一句话就要了命。

王夫人也记得晴雯的,说她“削肩膀,水蛇腰,模样儿挺像林黛玉“。说她在那里摆大丫头的架子,对着小丫头打骂发脾气,叫王善保家的查检大观园时好好查查,只要是长得漂亮的,这次全部清理出去,免得留下来后又勾引宝玉。

但是晴雯也没有勾引宝玉啊。她不像袭人同宝玉睡觉,也不像碧痕同宝玉洗两三个时辰的澡,她和宝玉甚至是平等的主仆关系。她补孔雀裘是对宝玉的那份真挚的感情。她跌了扇子,结果还撕了更多的扇子。

说晴雯冤枉,就是因为她死了,而且是死在一个漂亮上。世人都以漂亮为美,整容啊,化妆啊,按摩啊,以健康漂亮青春活泼为追求的目标,但晴雯并没有刻意去追求,她的一切都是天生的。那么看来她也就是天生的这么一条命,这是什么逻辑呢?

王夫人不给贾母说,就撵走了晴雯,她为什么这样大胆

如果是在《红楼梦》的开始,王夫人是不敢赶走晴雯的。

在《红楼梦》开始,王夫人的女儿贾元春还只是一个宫中女官,王夫人的娘家兄长王子腾还只是京营节度使,而贾母不仅是王夫人的婆婆,娘家史侯府一门双候,女儿嫁于林侯府,大儿子是继承荣国府,领一等将军衔,也就是说贾母的后台实力远远超过王夫人。

但是到了《红楼梦》第76回,王夫人的实力就大大增长呢。她的女儿贾元春升为贵妃,她的娘家哥哥王子腾被升为九州提督,朝廷一品大员,贾元春和王子腾二人隐隐成为四大家族的保护伞。而是侯府已经渐渐败落,甚至家中女眷都已经自己做手工了。所以这时候王夫人的一言一行都显出了自己的底气。

王夫人不但把晴雯赶出了大观园。还把背叛贾母的袭人提为了宝玉的妾室,这是金玉良缘向木石姻缘明晃晃宣战的节奏。而贾母此时,已经年老体弱,女儿女婿又去世了,娘家是侯府也败落了。所以她对王夫人赶出晴雯,也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糊涂罢了。

为何《红楼梦》王夫人敢直接把贾母指派给宝玉的晴雯撵出去

睛雯曾是贾母身边的人,既然指派给宝玉,就不属管束范围,不象鸳鸯,损己利益,难以容忍,如贾赦讨鸳鸯作妾,绝不会答应。另则宝玉和王夫人是直接关系,有些事要顾及王 夫人脸面,不去过问插手,不可能为一个下人去得罪儿媳妇,王夫人也有数这点,先斩后奏,撵走再说。

为什么很多人说《红楼梦》中王夫人佛口蛇心她真的是佛口蛇心吗

在《红楼梦》中,王家女人有4个,核心代表人物就是王夫人。王家女人性情都很复杂,特别是王夫人,如一潭深不可测的深水,千万不能简单地对她们评善恶。

一、自强不息、实事求是的家风。王家是以武功发家的,精明、果断、实力等是王家家风传承,在政治上、生活上都有充分表现,王夫人也不例外。王家人,只相信自己与实力,不相信实力以外的良心与道德,轻文重武,情商低,心硬又自私,因此常常表现出精明、果断的无情杀伐。但,不能就此简单地评论王家性恶,王家人同样做过很多善事,同样培养出许多顶尖的精英后人,王夫人念佛是出自真信,她也没有参假做秀的必要。只是王家的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以杀伐为手段来行使的。

二、残酷的社会事实让美丽又精明的王夫人变成了“魔头”。娘家政治斗争的经历,充分表现在王之腾身上,所有晋升都是靠奋斗得来,而不是靠谁发善心施舍得来,更不是靠阿谀奉承得来的,政治狠角色壬之腾最终还是被人谋杀于任上。王之腾对王夫人、薛姨娘、王熙凤等是有深刻影响的,甚至对贾元春、薛蟠、薛宝钗等后辈也有重大影响。王家第一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