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诚可贵这首完整的诗是什么?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全诗是什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生命诚可贵这首完整的诗是什么

生命诚可贵这首完整的诗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自由与爱情》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1847年创作的一首短诗,经由左联作家殷夫的翻译,鲁迅的传播,被广大中国读者熟知。在1929年由“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我国著名诗人殷夫(白莽)翻译过来的。

殷夫的译诗,考虑到中国律诗的特点,把每一句都译成五言,且有韵脚,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最为人们所熟悉。不过,这种译法对原诗的面貌作了较大的改动。

其他翻译版本:

1、自由,爱情!

我要的就是这两样。

为了爱情,

我牺牲我的生命;

为了自由,

我又将爱情牺牲。

翻译:著名翻译家孙用对此诗重新进行了翻译。译诗刊登在1957年第2期的《读书月报》上。

2、自由与爱情!

我都为之倾心。

为了爱情,

我宁愿牺牲生命,

为了自由,

我宁愿牺牲爱情。

翻译:当代著名翻译家、作家兴万生,曾翻译出版了《裴多菲抒情诗选》一书,他将这首小诗又作了重新的诠释。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全诗是什么

原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意思:

“生命诚可贵”:

生命是很可贵,如果没有了生命,一切也就变成了空谈。

“爱情价更高”:

然而爱情的价格却要比生命高得多,看看那些为了爱情而不珍惜生命的人。爱情价更高了,只是付出的代价高而已。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然而自由也是每一个人都不可缺少的,没有了自由,你拥有生命和爱情又有什么用呢?

扩展资料:

这首耳熟能详的著名诗歌《自由与爱情》出自匈牙利大诗人裴多菲。大意是生命可贵,爱情崇高,但与“自由”相比,两者皆不重要。这里自由指代国家存亡。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提起这首百多年来在全世界广为传诵的诗篇,人们便会想起它的作者——匈牙利诗人裴多菲。不过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特殊的政治气氛下,“裴多菲俱乐部”又一度成为带有不祥意味的名词。

生命诚可贵的作者是谁

生命诚可贵的作者是裴多菲·山陀尔。生命诚可贵,出自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山陀尔《自由与爱情》,经由左联作家殷夫的翻译,鲁迅的传播,被广大中国读者熟知。而本篇要介绍的是来自北环中学初三(10)班的唐中哲写的作文,她通过自己的思考写出了她对于这个词的理解。

短诗所表达的含义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首小诗绝妙之处还是中文翻译,若不是如此得体的翻译,根本就无法像现在广为传颂。自由分很多种,有权利上的自由,有行动上的自由,也有人格的自由。权利和行动的自由很容易被限制,但人格的自由很难被禁锢。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这首诗叫什么名字,出自哪里,是什么意思

《自由与爱情》。

这首耳熟能详的著名诗歌《自由与爱情》出自匈牙利大诗人裴多菲。

大意是生命可贵,爱情崇高,但与“自由”相比,两者皆不重要。

这里自由指代国家存亡。

扩展资料

作者追求

他是一个勇于追求爱情的人。1846年9月,裴多菲在舞会上结识了一位漂亮的女郎——森德莱.尤丽娅。两人一见钟情,但他们的恋情遭到了女方家长的强烈反对。

面对阻力,裴多菲对尤丽娅的爱更加炽热,这同时激发了诗人创作的灵感,在半年的时间里他就创作出了《致尤丽娅》、《我是一个怀有爱情的人》等情诗。这些情诗深深打动了尤丽娅,她最终冲破了父亲与家庭的桎梏,一年后嫁给了裴多菲。

不幸的是,裴多菲在爱情与自由之间毅然的选择了“自由”。1849年他参与了与俄奥联军的浴血奋战,年仅26岁的裴多菲下落不明,留下了22岁的妻子和1岁半的儿子。诗人像他诗歌中写的那样,为了“自由”而献身在了战场。

生命诚可贵什么意思

生命诚可贵的意思是生命实在可贵。诚是实在;的确的意思。

“生命诚可贵”是我国著名诗人殷夫(白莽)翻译自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短诗《自由与爱情》中的一句。殷夫的译诗,考虑到中国律诗的特点,把每一句都译成五言,且有韵脚,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最为人们所熟悉。全诗译文如下: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

扩展资料:

《自由与爱情》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1847年创作的一首短诗,经由左联作家殷夫的翻译,鲁迅的传播,被广大中国读者熟知。后来一度被引入中学语文教材,成为中国读者最为熟悉的外国诗歌之一。

裴多菲·山陀尔(Petöfi Sándor,1823年1月1日-1849年7月31日),原来译名为彼得斐,是匈牙利的爱国诗人和英雄,匈牙利伟大的革命诗人,也是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奠基人,革命民主主义者,在瑟克什堡大血战中同沙俄军队作战时牺牲,年仅26岁。

早在1907年,裴多菲的生平和作品就被介绍到中国来了,首功者乃大文豪鲁迅先生。鲁迅在其著作《摩罗诗力说》、《希望》、《《奔流》编校后记》等多篇文章中,都以极大的热情推荐、介绍裴多菲其人其事其作。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后两句是什么 全诗是什么意思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出自匈牙利大诗人裴多菲的《自由与爱情》。

全诗: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自由与爱情》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1847年创作的一首短诗,经由左联作家殷夫的翻译,鲁迅的传播,被广大中国读者熟知。后来一度被引入中学语文教材,成为中国读者最为熟悉的外国诗歌之一。

扩展资料:

裴多菲是一个勇于追求爱情的人。1846年9月,裴多菲在舞会上结识了一位漂亮的女郎——森德莱.尤丽娅。两人一见钟情,但他们的恋情遭到了女方家长的强烈反对。

面对阻力,裴多菲对尤丽娅的爱更加炽热,这同时激发了诗人创作的灵感,在半年的时间里他就创作出了《致尤丽娅》、《我是一个怀有爱情的人》等情诗。

这些情诗深深打动了尤丽娅,她最终冲破了父亲与家庭的桎梏,一年后嫁给了裴多菲。

不幸的是,裴多菲在爱情与自由之间毅然的选择了“自由”。1849年他参与了与俄奥联军的浴血奋战,年仅26岁的裴多菲下落不明,留下了22岁的妻子和1岁半的儿子。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