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最牛的十位诗人是谁,请不要只知道李白杜甫好吗?唐代最著名的诗人都有
发布时间: 2023-07-06

唐代最牛的十位诗人是谁,请不要只知道李白杜甫好吗

(原创)唐代最牛的诗人很多,非要只列出十位诗人,真有点勉为其难,其中漏掉的诗人可不要责怪我有眼无珠,“不识庐山真面目"了。

只数出十位,当然是首推张若虚、李、杜了。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人誉为诗中的诗,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只可惜他的诗仅存两首存其《全唐诗》中,据说所作佚散了。

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代表作除了《蜀道难》外,还有很多,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他在诗歌中的贡献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由于他的一生穷困潦倒,同情低下层人民的疾苦,写出了“未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产经”等等名句,一直流传下来。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等。

王维,世称田园诗人。以田园山水诗为主要特色,清雅淡远,独步于当时。其诗众体兼长,尤工五言律、绝,同时不乏格调高昂的边塞诗。

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其诗兼崇李、杜,反对浮艳低俗,笔力雄健奇崛,自成一家。以古文之章法句式为诗,对宋诗散文影响颇大。

栁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古文运动,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大都抒写谪情,描绘山水,风格明净简峭,峻逸沉郁,卓然成家。尤工五言,后人将其山水田园诗与陶渊明、韦应物并论。

刘禹锡,早年与柳宗元为文友,晚年与白居易为诗友。其诗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况且无体不备,名篇甚多,蔚为大家。他的诗风格沉着稳练,也清新明快。他的巜竹枝词》、《柳枝词》等在唐诗中别开生面。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提倡用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分为讽谕、闲适、感伤和杂律四大类。他的《长恨歌》、《琵琶行》有古今长歌第一的美誉。其诗平易通俗,流传广泛。据说在世时已远播国外,对小日本平安朝文学影响很大。早年与元稹交厚,亦称“元白体”,晚年与刘禹锡唱和,又称“刘白”。

李贺,少时便有“孥云”之志,才名早播。其诗多感时伤世之作,哀叹盛年易衰,悲感零落不遇,或寄情于天国,或幻念鬼境。尤长于古体歌行,以其逸才奇思惨淡经营,刻意求新,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幽奇诡谲的意境和魄丽新美的意象,在中唐时期诗坛中高树一帜。可惜年纪轻轻的便与世长辞。

李商隐,因受牛、李党争横遭排斥,失意潦倒,几入幕府而寄人篱下。其诗多抒写怀抱,寄慨身世,流露出浓厚的伤感情调。擅长七言律、绝,所作咏史诗、无题诗成就特高。集庚信之文采、杜甫之精工、韩愈之奇峭、李贺之瑰丽,广收博取,融汇贯通,独创为典雅华美而寄情凄婉的“玉谿体”,对后世的影响颇为深远。在晚唐诗坛与杜牧并驾齐驱,世称“小李杜”。

除了以上十位,还有很多比如孟浩然、王昌龄、刘长卿、岑参、韦应物、杜牧、温庭筠等等唐代著名诗人,他们都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诗篇,以上所列十位可见一斑。

况且对诗歌的喜好,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好准确地作出中正的评判。这仅是个人的拙见,还望有识之士指点迷津!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唐代最著名的诗人都有谁

李白,李坤,李贺,李益,李颀,李商隐。杜甫,杜牧,杜秋娘,杜审言,张继,张藉,张旭,张祜,张久龄,张若虚,王勃,王维,王湾,王昌龄,王之涣,刘禹锡,刘长卿,韩愈,韩翃,韦庄,韦应物,卢纶,卢照邻,骆宾王,贺知章,孟浩然,柳宗元,温庭筠,陈子昂,宋之问,戴叔伦,楊炯,崔颢,高适,丘为,元镇,元吉,钱起,顾况。

唐代最早的诗人是哪一位,有什么代表作

初唐最早的隐逸诗人王绩!

唐朝遍地都是诗人,要说最早,这很难讲,但要说最早最有名、对初唐诗歌产生重要影响的诗人,那么非王绩莫属了。

王绩字无功,自号东皋子、五斗先生,唐朝著名诗人。王绩字无功,这里面有道家思想的影子。庄子曾经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意思是“修养最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崇尚道家学派的知识分子,大多选择了避世而居,成为隐士,因为他们不要什么功名利禄,只要顺应自然顺应自己的内心就行了。而“东皋子”、“五斗先生”,很明显是受到东晋隐士陶渊明的影响。东皋是王绩隐居的地方,而“五斗先生”显然是模仿了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与陶渊明的志向不同,王绩更爱酒,每天喝掉五斗酒最合心意。

王绩家世显赫,是隋末大儒王通之弟。与王通相比,弟弟王绩的隐士精神似乎更加纯粹些。王通作为隋朝末年最著名的大儒,广收门徒,虽身在山野但志在魏阙。而王绩一生似乎只在意酒。为了酒,可以放弃隐居生活,走向滚滚红尘;为了酒,可以放弃官位,回归田野山林,像陶渊明一样,做隐士,写田园山水诗歌。

其实,没有人愿意生下来就做个隐士。中国文人多受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思想的影响,只有在仕途受挫心灰意冷的时候,才会隐居遁世,漫游于五湖烟海之中。王绩也经历了这样的心路历程。王绩从小是个天才儿童,十五岁时游历京都长安,拜见隋朝权倾朝野的大臣杨素,一鸣惊人,被称为“神童仙子”。后被任命为“秘书正字”的小官,相当于现在给领导写讲话稿的小秘书。王绩心怀大志,不愿在朝廷做案牍劳形的秘书,后来被调到扬州做六合县丞,相当于县长办公室主任,因嗜酒误事,受人弹劾,被解职。当时正处在隋朝即将土崩瓦解之际,王绩感叹“网罗在天,吾且安之”,干脆回到家乡,做个快乐的隐士。

隋朝灭亡,唐朝建立。朝廷征召前朝官员,王绩以原官待诏门下省,意思就是在门下省做个清闲的后备干部。门下省的待遇不错,每天提供良酒三升。他弟弟王静问,做个后备干部快乐吗,王绩说,“俸禄低,又寂寞,只有良酒三升有快乐。”王绩的领导听了,干脆把给王绩的酒加到一斗,于是王绩就有了“斗酒学士”的美名。

回到东皋后,他潜心研究酿酒技术,把焦革制酒的方法撰为《酒经》一卷;写成《酒谱》一卷。还模仿陶渊明,写过一篇《醉乡记》,虚拟了一个醉乡,说那里“去中国不知几千里”,环境优美,人们没有争斗,真是一个互相友爱的大同世界。他的偶像是陶渊明、阮籍那样的隐士。他曾经写了一首诗《醉后》:

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百年何足度,乘兴且长歌。

诗前两句仰慕魏晋名士阮籍和隐士陶渊明沉湎酒中的生活,似乎只有在大醉不醒中才能体会到人生的乐趣。后两句则化用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豪语,既然“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既然世事无常众人皆醉,我也没有必要做个孤独的醒者,这种想法显然比曹操多了几分沉重。在“今朝有酒今日醉,明朝没酒白开水”的价值观的指导下,王绩全身心投入到饮酒之中。他和隐士仲长子光一起,于山光野色中饮酒,据说仲长子光是个哑巴,不能说话,但这并不影响王绩和他成为酒友,因为不能说话不要紧,王绩可以像李白与敬亭山一样,“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也可以像陶渊明那样,“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因为隐居之乐、饮酒之乐,根本不需要言说,在酩酊醉意中,王绩觉得眼前的山水田园,自有可亲之处。

文人饮酒隐居,要是不写点诗文出来,显然会憋成内伤。王绩徜徉在湖光山色中,写了好些清新自然的作品。王绩的诗歌,上承陶渊明、谢眺等山水田园诗歌,下启王维、孟浩然等盛唐田园诗派,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更加注重音韵和平仄的搭配,是初唐诗歌走向盛唐气象的桥梁。诗人隐居于乡间,写下了很多清新朴素的诗歌。最有名的是《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夕阳西下,诗人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在古人的观念中,秋天是伤感、落寞的象征。“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眼中的景色总是笼罩着自己的情感。“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在这薄暮笼罩的晚上,树树秋色,山山落晖,牧人骑马打猎归来,简直就是一曲优美的田园牧歌。面对如此美景,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最后两句,“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自己和路人们互不相识互不说话,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王绩的隐居生活是富足的,绝不会去吃野草。他家世显赫,比偶像陶渊明还要富裕很多。王绩自己说“酒瓮多于步兵,黍田广于彭泽”,酒比当年的阮籍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