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坚持不懈的事例(齐白石的事迹(不多于30字)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齐白石的事迹(不多于30字)

1、齐白石小时候家里很穷。他八岁就给人家放牛、砍柴。牛在吃草,他就用柴在地上画画。后来,他当了木匠,白天干活,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学画。夏天蚊虫叮咬,冬天两脚冻得发麻,他都不在乎,一直画到灯油燃尽为止。就这样,他画的画越来越好了。
白石爷爷家里种着许多花草,招来许多小昆虫,水缸里还养着鱼和虾,他每天仔细地观察它们。他要画蚱蜢,就跟在一只蚱蜢后面满院子跑,一直到看清蚱蜢跳跃时双腿的动作为止。别人劝他把蚱蜢拴住,他说拴上绳子蚱蜢不舒服,动作不自然,那就画不准了。
2、老人十分的节俭,这都是苦生活锻炼出来的,即使后来他过得比较不错了,也依然把控着家里的米粮。每次吃饭时他必须亲自给量,媳妇做饭跟齐白石要米,齐白石舍不得多给一点,都是量一竹升子手抖上一抖。
3、在当时那个年代,即使是他的徒弟李可染去拜访师傅都要遵守一个规矩,这个规矩不了解齐白石的人很容易破坏。齐白石待客之道要放一碟月饼,一碟花生,不管是家人还是徒弟们都知道这些东西不能吃,一是吃了以后齐白石会不高兴,二是这些点心不知道是猴年马月的,吃了可能会闹肚子。
4、齐白石喜欢画白菜物中,也画得好。齐白石把白菜推许为菜之王,他以白菜肥大、嫩白、脆绿的特点入画,画出的白菜新鲜水灵、生机盎然。齐白石常自称自己“通身蔬华笋气”,他出身农家,画白菜,画好白菜,在他看来是极自然的博物事。
有位画家私下里学齐白石,也画白菜,可画得总不像,他最后忍不住去问齐白石,画白菜有什么诀窍?齐白石哈哈一笑:“你通身无一点蔬笋气,怎么能画得和我一样呢?”
5、齐白石在卖画的时候,那真是“锱铢必较”,钱一点都不能少,虾也一点都不能多。每只虾都有自己的价格,想让他添上一些真是太难了,如果实在是推辞不过去,齐白石就会画出一只气息奄奄的虾子,像是离水半天快要渴死的样子。

齐白石坚持不懈的故事简短

有这样的一段资料:
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书画家。他非常珍惜时间,从不浪费时间,他一直用一句警句来勉励自己,这句警句就是:“不教一日闲过”。怎样才算是在一天中没有闲过呢?他对自己提出了一个标准,就是每天要挥笔作画,一天至少要画五幅。虽然他已经90多岁了,但他还一直坚持这么做。
有一次,齐白石的家人和朋友、学生来给他过90岁生日,在喜庆的气氛中,他一直忙到很晚才把最后一批客人送走。这时他想,今天五幅画还没有完成呢,应该作完画再睡觉,于是他拿起笔作画,由于过度疲劳,难以集中精力,在家人的一再劝阻下,他才去休息。第二天,齐白石早早地起床了,家人怕他累坏身体,都劝他再多休息会儿,可齐白石却十分认真地说:“昨天客人多,我没有作画,今天可要补上昨天的‘闲过’呀!说完他又认真地作画了。

齐白石坚持做画的故事

齐白石年轻的时候,他就很喜欢篆刻。有一天,他去拜访一位老篆刻家,老篆刻家说:“你去挑一担础石回家,等这一担石头都变成了泥浆,你的印就刻好了。”

别的人都以为老篆刻家戏弄齐白石,劝他不要理那老家伙,齐白右却真的挑了一担础石来,夜以继日地刻着,一边刻,一边拿古代篆刻艺术品来对照琢磨。

刻了磨平,磨平了又刻,手上起了血泡,他不在意,他就那么专心致志地刻呀刻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础石越来越少,而地上的淤泥却越来越厚。最后,一担础石统统都化为泥了,齐白石也练得了一手好篆刻艺术,他刻的印雄健、洗炼,独树一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有一次,他过生日。由于齐老是一代宗师,学生朋友来了很多。从早到晚,客人络绎不绝,老人笑吟吟地迎来送往,等到夜晚送去最后一批客人,老人再也支持不住了,他躺下很快睡着了。

第二天,齐白石老人一早就起床了,他顾不上吃饭,先到画室去做画,家里人都劝他吃饭,他却不肯歇一歇。总算五张画画完了,家人都长长的松了一口气,等着他吃饭。谁知他摊纸挥毫又继续作起画来。家里人怕他累坏了,都说:“您不是已画够五张了吗?怎么还画呀?”

老人轻轻抬起头说道:“昨天生日,客人多,没作画,今天追画几张,以补昨天的‘闲过’”。说完,他低下头继续作起画来。正是凭着这种勤奋精神,齐白石老人的画越作越精,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爱。

扩展资料:

一、绘画风格

浓厚的乡土气息,纯朴的农民意识和天真浪漫的童心,富有余味的诗意,是齐白石艺术的内在生命,而那热烈明快的色彩,墨与色的强烈对比,浑朴稚拙的造型和笔法,工与写的极端合成,平正见奇的构成,作为齐白石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视觉形状,相对而言则是齐白石艺术的外在生命。

现实的情感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形式,而这形式又强化了情感的表现,两者相互需求、相互生发、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齐白石的艺术生命,即齐白石艺术的总体风格。

二、特点

齐白石在绘画艺术上受陈师曾影响甚大,齐白石同时吸取吴昌硕之长。齐白石专长花鸟,笔酣墨饱,力健有锋。但画虫则一丝不苟,极为精细。齐白石还推崇徐渭、朱耷、石涛、金农。尤工虾蟹、蝉、蝶、鱼、鸟、水墨淋漓,洋溢着自然界生气勃勃的气息。

山水构图奇异不落旧蹊,极富创造精神,篆刻独出手眼,书法卓然不群,蔚为大家。齐白石的画,反对不切实际的空想,齐白石经常注意花、鸟、虫、鱼的特点,揣摩它们的精神。齐白石曾说: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要自己画出自己的面目。

齐白石持之以恒的故事

就记得一个他磨石头的事情
齐 白 石 磨 石

“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出身贫苦,当过牧童,做过木匠。由于他刻苦学习,诗词。书画,金石无一不精。他的刻印。造诣极高。他取法于汉代凿印,布局奇肆,刀
法劲健,而且刻前不打样,刻时不回刀,堪称绝技。因而,曾被著名的文学家林琴南誉为
“北方第一名手”,齐白石亦自称“三百石富翁。”。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齐百石初学刻印时,由于基本功不扎实,掌握不住要领,因此,刻
来刻去总是刻不好。后来,他向一位名叫铁安的老师请教说:“我该怎么办呢?”
铁安笑着说:南泉坤有的是楚石,你挑几担回去,随刻随磨,随磨随刻,等它们都成了石浆时,你就刻得好了。铁安的一席话,使齐百石悟出了一个道理:“天下无
难事,只怕有心人”。从此,齐百石发愤苦学,经常出入南泉坤,挑回一担担楚石,随刻随磨,随磨随刻,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终于成为一代名家!
原作 险 峰 《古今中外》

白齐石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北平伪警司令、大特务头子宣铁吾过生日,硬邀请国画大师齐白石赴宴作画。齐白石来到宴会上,环顾了一下满堂宾客,略为思索,铺纸挥毫。转眼之间,一只水墨螃蟹跃然纸上。众人赞不绝口,宣铁吾喜形于色。不料,齐白石笔锋轻轻一挥,在画上题了一行字:“看你横行到几时”,后书“铁吾将军”,然后仰头拂袖而去。
  有个汉奸求画,齐白石画了一个涂着白鼻子,头戴乌纱帽的不倒翁,还题了一首诗:“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妆忽然来打破,浑身何处有心肝?”
  1937年日款款飞来本侵略军占领了北平。齐白石为了不受敌人利用,坚持闭门不出,并在门口贴出告示,上书:“中外官长要买白石之画者,用代表人可矣,不必亲驾到门,从来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见。”齐白石还嫌不够,又画了一幅画来表明自己的心迹。画面很特殊,一般人画翡翠鸟时,都让它站在石头或荷径上,窥伺着水面上的鱼儿;齐白石却一反常态,不去画水面上的鲟鱼,而画深水中的虾,并在画上题字:“从来画翡翠者必画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