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如何以身作则教育孩子?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以身作则的皇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家长应该如何以身作则教育孩子

作为家长教育孩子就该以身作则。

家长要把心态放平和,想要孩子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自己首先就要严以律己。

孩子最擅长的就是模仿。

比如希望他以后是一个努力积极的人,那么咱们家长就要摒弃一切负能量,每天都笑呵呵的去面对人和事。对待遇到困难和窘迫勇敢向上而不去惆怅。

若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以后有个好前途,那么在工作之余,咱们也可以捧起书本学习学习。等到陪伴孩子时,咱可以跟他一起读书也可以辅导辅导。不要说什么年龄大了学不进去,其实都是自己为自己的惰性找借口。咱这么大一个成人都学不进去何况贪玩又无忧无虑的孩子呢?

总之个人觉得育儿先育己,想要孩子以后定位成什么样的人,首先咱自己要往那方面的人努力靠近。

等咱靠近了,以孩子的高超模仿能力定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为那样的人!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足之处请多见谅。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以身作则的皇帝

享天子的一切特权,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或勤政或懒政,或扩大疆土或出城投降,都是皇帝的权利,所以每一个皇帝都是合格的皇帝,你到二十四史查一查,哪个皇帝不是工工整整的写在上面。仅仅是有所作为还是无所事事,甚至丧权辱国的区别罢了。

坚持兴趣培养的道路上,家长如何以身作则

作为家长,要想培养孩子的兴趣,首先应该问问自己是否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是否还在坚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作为大人,有多少人是在“该谈恋爱的时候学习,该学习的时候玩,该工作的时候学习,该结婚的时候又在工作,专注副业100年。”

这句话是古典的《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这本书提到的,这是我遇到的,也是迄今为止遇到的最荒谬同时也是最现实的一句话,反复读了几遍,不寒而栗,这说的不就是当下烦躁的我们吗?

在本书中,作者从“兴趣”的角度出发,深度剖析了上述问题。因为我们没有兴趣老师来提醒我们在各个年龄段进行预习,最后我们就只好等生命任务来临时再开始补课,所以也就有了顾此失彼的局面。

作为大人,我们的兴趣是如何丢失的呢?

我们的兴趣老师是怎么丢失的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从小到大经常被灌输“无用论”和“有用论”的思想。

就拿我们小时候的课外活动来说,如我们想要做运动,家长就会叮嘱,要做就做中考要考的运动项目,千万别做那些没用的运动;如果我们想发展兴趣,家长继续叮嘱,学那些能评级加分的,千万别学那些没用的。

我们在童年寻求兴趣的时间和权利被生生的剥夺了,大人亲手掐死了兴趣这个老师,所以我们长大后活成了统一的版本:高考选专业时,追逐“有用”的热门专业;谈恋爱时,找“少奋斗十年的另一半”,最终活成了一个凡事讲求有用、无趣且缺乏想象力的人。

相信我们作为家长,内心深处也不想再让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丢失兴趣,迷失自我,眼睁睁的看着一双水灵灵的眼睛变成一汪死水。

作为大人,在孩子的兴趣培养上该如何以身作则呢?

根据我们作为家长丢失兴趣的经历和教训,首先我们不能再拿“有用论”和“无用论”的思想来评判孩子的兴趣爱好了。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曾经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提出过自己的看法:作为家长,我们擅长的应该是了解孩子,知道孩子喜欢什么,适合学什么,要肯定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并且参与其中,这样孩子才能跟你交心。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去各种培训班,从来不关孩子到底喜欢什么,适合学什么。

更严重的是,带着孩子去课外班的家长,从来没有想过每当孩子下课,第一眼看到的画面是自己低着头玩手机的场景。你觉得这是陪伴式教育,其实你只是陪着手机顺便带着孩子去兴趣班而已。

结语

在培养孩子的兴趣上,要想以身作则,作为家长应该明白三件事:第一,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坚持用行动持续影响自己的孩子;第二,肯定孩子的兴趣,做适当的引导;第三,陪伴式教育不是带着手机去兴趣班,至少要在孩子走出校门的那一刻,你给孩子的不是一个低着的脑袋,而是一个笑脸和爱的抱抱。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