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婆罗门教?为什么师胜杰拜师侯宝林会有很多人反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什么是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Brahmanism),是起源于古印度的宗教,也是现在的印度国教印度教的古代形式,以《吠陀经》为主要经典,以把种姓制度作为核心教义,崇拜三大主神而得名。它拥有10.5亿信徒(1993年统计数),仅次于拥有15亿信徒的基督教、11亿信徒的伊斯兰教,远超拥有3亿信徒的佛教

为什么师胜杰拜师侯宝林会有很多人反对

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当年要收师胜杰为徒,确实有不少人反对。反对的理由主要有两个:一是师胜杰有师父,再拜侯宝林属于跳门,不合规矩;二是师胜杰年龄太小。侯宝林当时67岁,师胜杰才31岁。下面咱们就详细说说。

师胜杰简介

师胜杰(1953—2018年),出生于天津,生活在哈尔滨。中国相声第七代传人,为“文”字辈。师胜杰于1984年拜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为师,是侯宝林的关门弟子。

师胜杰的父亲师世元和母亲都是相声演员,上世纪40年代的时候在天津还挺有名的。1959年,为了支援东北的曲艺事业,师世元夫妇举家北上,在哈尔滨安家落户。

师胜杰在家排行老二,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师胜杰属于门里出身,天天又在剧场泡着,耳濡目染就学了不少小段子。

师胜杰登台表演纯属偶然。有一次师世元夫妇表演结束,正在吃宵夜偶然听到7岁的师胜杰在那里自言自语学了一段相声《捉放曹》。

听着师胜杰像模像样的小段,师世元悲喜交加,眼泪立刻下来了:喜的是孩子是吃这碗饭的,悲的是相声在旧社会属于下九流。

第二天晚上师世元就把师胜杰带上了舞台,父子俩给大家合说了一段《捉放曹》。当时师胜杰才7岁,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不久之后,师胜杰拜张寿臣的徒弟朱相臣为师,吃住在朱家,开始正式学习相声。

在非常年代,师胜杰的父亲自杀,哥哥也被打成反革命抓进监狱。1969年,16岁的师胜杰被下放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劳动改造。

一直到1976年,兵团组织了曲艺学习班,师胜杰和姜昆搭档合作了一段《林海红英》。这段相声脱颖而出,先代表兵团在黑龙江获奖,后来又代表黑龙到北京参加全国曲艺调演,又获了奖。

当时中央广播艺术团说唱团团长马季,要把师胜杰、姜昆调到团里专业说相声,结果师胜杰因为政审不合格,又回到了东北。姜昆则留在了马季身边,后来还成了马季的徒弟。

一直到1977年,父亲和哥哥都平反了,师胜杰才正式成为一名专业相声演员。1981年师胜杰凭借相声《郝市长》获1981年全国曲艺优秀节目调演一等奖。侯宝林听了这段相声之后,回到家里对儿子侯耀华、侯耀文说:“这孩子不容易!全段相声没一个包袱,能说下来太不容易了。”

侯宝林师胜杰结缘

师胜杰和侯宝林先生真正结缘是在青岛。1984年夏天,师胜杰和搭档带着相声作品《肝胆相照》,参加了在青岛举行的全国相声新作品比赛,并获得了一等奖。

侯宝林先生就是这次大赛的艺术顾问。在第二天的研讨会上,侯宝林就以师胜杰为例、以《肝胆相照》为例,详细解剖了作品、表演,全部都是赞美之词。

当时有个记者叫田维贤,他就问道:“侯先生,你怎么喜欢师胜杰,是不是想收他为徒啊?”

侯宝林笑了,幽默地说:“我是有这个意思,就是不知道人家胜杰愿意不愿意啊。”

研讨会结束之后,田维贤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师胜杰,师胜杰做梦也没敢能拜侯宝林为师,他因为田维贤是逗他呢。

听田维贤再三保证是真的,师胜杰就直接走到了侯宝林的门口,敲门。

侯宝林正在写字,他看到师胜杰就问:“有事?”

师胜杰非常紧张,就问:“您还没睡?”

侯宝林笑了:“我还没吃饭呢,这才刚11点。”

师胜杰汗都下来了,他脑子里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说什么好。他扑通一下就跪下了,喊道:“师父!”

侯宝林把师胜杰拉了起来:“你都听说了?”

师胜杰实话实说:“我听田维贤说了。”

侯宝林也有点激动:“我有三十多年没收徒了,收了你,就做我的关门弟子吧。我收你不是咱们师徒俩的事,是相声界的大事。有你们这些年轻人,相声就会传下去,就会有希望。”

收徒

听说侯宝林要收师胜杰为徒,按说以侯宝林在相声界的威望,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可反对的人也确实不少。

原因很简单:

一是师胜杰7岁就拜朱相臣为师,虽然师父已经去世,但毕竟是有师父的。有师父再拜别人为师,在相声界这叫“跳门”,虽然算不上大逆不道,但毕竟好说不好听。

二是师胜杰太年轻。侯宝林当时67岁,师胜杰才31岁。许多“明”字辈的相声演员都比师胜杰年龄还大,像师胜杰最早的搭档姜昆比师胜杰还大3岁呢。你说不少相声演员都一把年纪了,突然凭空再多一年轻的师叔也不好吧?

侯宝林大师当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他一方面派高英培去询问相声界各位同仁的意见,另一方面派人到天津去请相声泰斗马三立先生。

双管齐下,效果明显。以侯宝林大师在相声界的地位,相声同仁还是不会公开反对的,再说了,反对也没有用。正像师胜杰后来说的那样:“马三立先生一到,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黑龙江曲艺团出面在青岛举办了隆重的拜师仪式。以马三立先生为首的相声名家几乎是悉数到场,侯宝林先生的夫人也赶到现场,各大媒体的记者也都见证了这场空前隆重的拜师会。

拜师仪式也是新事新办,没有跪拜,没有引保代。师胜杰向师父、师娘鞠躬、献花。侯宝林把自己的一些专著、音像资料,还有书法题字都交给了师胜杰。

随后,侯宝林又把自己戴了多年的钻戒摘下来,套在师胜杰的手上。由此可见,侯宝林对师胜杰的喜爱。

侯宝林最后说:“师胜杰是我的关门弟子,我今后不再收徒了。我收师胜杰为徒,是相声界的一件大事。我相信有师胜杰这样的年轻人继承我们的相声艺术,相声艺术的发展不会等到2000年。”

感谢各位朋友的阅读,欢迎留言讨论,批评指正,谢谢。

马志明先生收徒弟了吗

不吹不黑,公平公正和您聊聊相声。首先明确的回答题主,少马爷没有正式的弟子,只有学生。相声界做为江湖气息最严重的行业,在以姜昆老师为首的主流相声演员与郭德纲真刀真枪的互撕之前,虽然私底下暗潮涌动,谁也不服谁,谁也看不上谁,但是至少表面上还能客客气气。而这种情况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少马爷马志明拜师入相声门,以及自己收徒受阻的恩恩怨怨。

马志明, 1945年出生于天津,是相声泰斗马三立先生的长子, 按相声界的辈分来说,马志明先生属于相声第六代艺人,是相声族谱“德寿宝文明”中的宝字辈。这个辈分的问题,可以说是困扰了少马爷的整个相声艺术生涯。 马志明先生不是想不想收徒弟的问题,而是因为他的辈分太高,如果收徒弟阻力太大,不敢收。比如杨议想拜他为师,比如少马爷自己想收黄族民为徒,都是因为这个原因没有收成。毕竟谁也不想凭空多出来几个师叔师爷来。

也正是因为这个辈分问题,少马爷自己入相声门也颇费了一番周折。马志明先生入相声门比较晚,拜师是在文革之后,由于相声界有一个老传统,儿子不能拜自己父亲为师,受这个限制,马志明先生只能另拜别人,但是放眼当时的相声界,除了马三立先生就只有郭荣启老先生是寿字辈艺人了,可是郭先生早就不再收徒弟了,连杨少华老爷子都没名分,何况少马爷比杨少华还小挺多呢!万般无奈之下,侯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