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一个字的姓吗?日语中为什么会有汉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日本有一个字的姓吗

当然有,日本古代五大贵族姓氏:源、平、藤原、橘、丰臣,其中三个都是单字。通常印象中日本人的姓氏多是两个字组成,不过实际上日本姓氏从单字到四个字的都有。如今的日本单字姓氏虽然没那么多,但也不罕见。

日本姓氏一般都是1到3个字,也有比较罕见的4字姓氏。古代的日本原本没有姓氏只有名字,而当时出现了“氏”与“姓”。古日本的氏都有自己的名字称作“氏名”,而姓是赐给氏的称号,表示该氏的地位。所以之后能够有姓的也都是贵族等,平民仍旧有名无姓。
在日本,主要的单字姓氏一般有“樱”“原”“林”“泉”“森”“橘”“源”“菅”“秦”“堀”“东”“南”等等。日本很多名人中,也有很多都是单字姓,比如茶道大师千利休,单姓千;日本以往的首相森喜朗、原敬、桂太郎、菅直人都是单字姓。

著名的日本动漫《哆啦A梦》里的女主人公静香,其本名是源静香,她的姓氏就是单字姓“源”。《樱桃小丸子》主角樱桃子,她的家族就是“樱姓”,父亲是樱宏治、爷爷樱友藏、姐姐樱杏子,奶奶樱小竹。

《数码宝贝》是很多人童年的回忆,第一部的主角之一光子郎,本姓是泉,全名“泉光子郎”;而第三部男主之一的李健良是混血,所以单姓为“李”。

通常在日本,单字姓主要是两种,第一种祖上原本是贵族,有一定的爵位,比如原氏、橘氏等;第二种是外来姓氏,比如日本的林姓、秦姓、李姓等等。

一般中原的汉姓大多数都是单字,而由于日本与中原之间的历史文化渊源,日本其实也还是有不少中原烙印的姓氏,而这些姓氏通常都是单字的。日本是全球姓氏最多的族群,但真正常见的姓氏只有四百多个,日本的单字姓大多数都是很古老的传统姓氏,在明治维新前就已经存在。

日语中为什么会有汉字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日本古代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发明文字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且日本列岛统一的时间又很晚,根本来不及发明文字。中国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先进的文化可以秒杀整个东亚和南亚。当中国的先进文化传入日本后,日本的贵族要想学到治理国家的策略,那么就必须先学习中国的汉字,这个和朝鲜其实差不多。最开始没有文字,但是又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他们不得不学习汉字。在当时的东亚中国又是文明古国,周边很多国家还处于原始部落,汉人已经开始学习古人先进的文化知识了。在那时,日本不学习中国,就学习朝鲜,且朝鲜在当时也学习的中国。所以,中国的汉字就是从朝鲜先传入日本的。

日本的汉字是如何传入日本的,我们先来了解一段日本历史。中国关于日本的最早记载出自《后汉书》,倭国派使者向光武帝刘秀朝贺,当时也没有什么贡品,光武帝见使者矮小,就赐予了一块“汉委奴国王”金印给使者。到了汉安帝时期,日本挑选了160女奴献给汉朝皇帝。东汉末年,倭国发生暴乱,一个叫“邪马台国”的九州国家异军突起,管理着30多个倭人小国家,而国王是一位女性叫“卑弥呼”。三世纪中期,日本本州岛中部兴起了一个国家叫“大和国”,当时的大和国应该和邪马台国并存在日本列岛上。公元285年(应神天皇十六年),朝鲜半岛上的百济人王仁携带《论语》10卷,《千字文》1卷来到日本,汉字这时开始传入日本。

日本人为了看懂中国书籍,那么就要学习中国汉字。所以,大批中国和朝鲜移民进入日本。那是处于东汉末年,藩镇割据中国战乱不对,逃难的大陆人正好给日本大和国带去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也许就是这一批人,使大和国要强于日本其他国家,所以到了五世纪,强大的大和国逐渐统一了日本列岛。

公元645年,日本大和国的孝德天皇开始改革。从公元285—645年,从应神天皇时期汉字传入日本,到孝德天皇改革,期间经历了360年的时间,说明这360年的时间,汉字已经逐渐深入日本各社会阶层。所以,公元646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在国内颁布《改新之诏》,全盘学习中国唐朝的文化制度以及律令制度等,在日本历史上被称为“大化改新”。所以,现在的日本都保留着很多唐朝时期的文化。不过汉字刚到日本也是水土不服,毕竟是读音有出入,所以在此后的漫长岁月当中日本人始用汉字的楷书偏字,造出了“片假名”,接着用汉字草书的偏旁造出了“平假名”,以为注汉字音,及标注日本语音之用。其实,这个和中国现在的拼音差不多,都是以汉字注音,方便阅读。当然,对于日本的汉字历史,目前也不是很清楚,其实他们的一些读音可能和我国的古汉语发音有点接近。

日语里, “萌”,怎么说,作为单字名字

和:

音读:わ(wa) お(o)

训读:やわ(yawa) なご(nago)

音读:り(ri)

训读:はな(hana)

注:离是繁体。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