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误杀》看父亲的责任:在灾难面前,合格的父亲该怎么做
发布时间: 2023-07-11

正处于成长叛逆期的女儿和中年危机的父亲,似乎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但当灾难真正来临,血脉亲情会让惊慌失措的女儿与强作镇定的父亲之间发生怎样的变化?

从电影《误杀》里,我们看到在灾难面前,一位合格的父亲,应该怎样责无旁贷地站在子女前面。

内容梗概

这是一部翻拍印度电影,原名《误杀瞒天记》,也曾经叫《活埋》、《较量》等。电影中的主角父亲李维杰(肖央饰)随父母移民泰国,不幸的是父母死于暴乱而成为孤儿。小学未毕业就开始在社会上打拼。李维杰有两大爱好:看泰拳比赛和看电影。前者让他懂得“拳台上永远没有平局,只有一方被另外一方打败”,后者使他明白“看过一千部电影,就会发现没有什么事情是离奇的”。

信佛良善的李维杰和妻子阿玉(谭卓饰)生活拮据,读高中的大女儿平平(许文姗饰)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成绩优秀长相漂亮;小女儿安安(张熙然饰)聪明可爱,还在读小学。一家人靠做点网络业务的父亲维持,在小镇墓地旁边买了一栋房子。

展开全文

平平在参加夏令营时,被警察局长拉韫(陈冲饰)的儿子素察(边天扬饰)用迷药强暴,并被录像。素察的父亲都彭(姜皓文饰)正在竞选市长,素察历来就是为非作歹的恶少。在夏令营强暴平平之后还想继续作恶。母亲阿玉看出端倪之后,在自家仓库和前来寻欢的素察发生打斗,平平想要击碎素察手里装有自己不雅视频的手机,但却将素察“误杀”。

阿玉在惊恐之中将素察“尸体”埋进墓地老坟,但无意中被小女儿安安看到。正好出差在外的李维杰给家里打电话,因为小女儿安安未接到电话并且没把话筒放回原处,和家里人不能联系上的李维杰预感不妙,连夜赶回。得知素察身亡时“没有流一点血”,再从拳击手“舌吞”这个专业术语中悟道素察有可能并没有真正死亡。李维杰实在担心父母手握重权的素察一朝醒来,将会给一家带来灭顶之灾,于是默默地蹲在埋葬素察的坟墓旁,听着棺材内发出的挣扎之声,任由素察窒息而亡。

为了逃脱惩罚,一家之主李维杰给妻女分析了将要面临的种种,并且迅速利用自己从电影中学到的“技巧”,制造了全家人没有作案条件的证据链,完美地躲过了警察的侦破,从而保护了自己的妻女。

父亲首先是男人

李维杰是位有血有肉的男人,在生活的压力下被渐渐长大的女儿轻视。大女儿要去夏令营,因为交不起费用而踌躇;小女儿想要买钢琴也是囊中羞涩。但最后还是下定决心让大女儿一了心愿,小女儿的要求同样尽力满足。在生活中也是颇为善良:路遇僧侣虔诚布施,给孙子不幸被恶少素察戳瞎眼睛的老伯出主意,替敲竹杠的老板打抱不平,并由此得罪了骄横跋扈的警察桑坤(施名帅饰),以致自己在后来的案件中被桑坤穷追不舍。

李维杰是下层社会中善良的大多数,凭借自己的辛勤劳动挣扎着想要活下去,虽然充满生活的智慧,但在权势面前,也只能算是苟活着,经不起一点风浪。所以,在面临灭顶之灾时,不但要有聪明才智,还必须要有勇气。

勇敢的父亲才能负得起责任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社会和谐需要小家庭的安稳,但不公平的制度不会考虑小人物的悲喜。面对强权和不公,个人渺小的力量就只有通过智慧和勇敢才能够加持。

李维杰肯定是为合格的父亲,因为他的勇敢。

为了保护已经受到伤害的女儿以及家人不再次受到伤害,李维杰迅速制定出防御计划,并作出相应安排。于是,一套“完美犯罪计划”得以实施。

利用电影“蒙太奇”手法,在案发时间的顺序上作了恰到好处的颠倒混淆,这位为了保护家人的父亲付出的努力和顽强,把用血脉维系的亲情渲染得淋漓尽致。

逐一交代要对待警察的审问需要回答的话,甚至模拟审问现场时的角色和情景,把如惊弓之鸟的一家人在极短时间内训练得应对自如,把警方一个又一个推理毫不犹豫地推翻。

为了保护家庭成员,做到一个都不放弃,李维杰不但想方设法鼓励家人、给一家人充当智囊,还暗中设计好了“移尸换体”,让警方在挖坟掘墓寻找素察的时候,最终失望,并且引发一场轩然大波,让自己一家全身而退。

合格的父亲是为所有子女着想的父亲

在本部影片紧扣心弦的情节中,催人泪下的不仅只是一位父亲的深情、果敢、坚韧、责任、智慧,最重要的还有担当。

这份担当首先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一位父亲毫无畏惧地保护女儿、一位丈夫从不退缩地爱护妻子,在自己默默承受巨大压力的时候,强自镇定,给予鼓励,拼死一搏。

更让人感动的,是片尾李维杰的自首。

这在很多人看不明白的情节里,饱含着一位小人物的伟大,更加彰显一位小人物的宽阔胸怀。

已经被儿子素察搞得身败名裂的拉韫和都彭,虽然要承担养子不教的责任,但同样是受害者。特别是素察,确实恶毒,但却罪不至死。本来平平失手误杀素察,尚可算是正当防卫,或者最多算是防卫过当,但李维杰在明知素察未死,却因为恐惧“死而复活”的素察会带给家人再次伤害,而放任素察在棺材里窒息而亡,这就不是“正当防卫”,也不是“过失杀人”。

“我是一个没有什么本事的男人,没能让你过上好日子,能做的只有挡在你们前面。”李维杰这句话,让人泪目。这是天下男人基本的担当,也是最大的担当。有多少男人,在还没有灾难来临,只是生活遇到一点点麻烦时,就已经推卸责任甚至逃跑,在李维杰面前,不是愧疚,而是枉自为人。

其实,这都还不是李维杰可以称得上“伟大”的地方。

“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兽”,但再坏的孩子都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亲骨肉,血脉亲情同样也会维系着母子。

“破过一千个案子,就再没有离奇的案子”、聪明绝顶、被李维杰用“偷尸换体”击垮的女警察局长拉韫,也是一位母亲。在和阿玉用眼神对抗之后,同样想寻求儿子最后的结局,和“市长候选人”老公都彭请求李维杰,得到的是毫无希望的回答。那一刻,对素察这个“禽兽”让一家人处于悲伤恐惧中的李维杰,曾经面对拖欠网络费用的家庭,还考虑到“家有上高三的孩子”,李维杰这个善良的小人物,是不是想起了还有那么多的家庭,因为自己而引发的暴乱处于灾难之中,于是去自首?

愿每个家庭都有一位好父亲

影片最后李维杰去自首,虽然超出了正常人的思维,也是为了凸显某种人性,但更是一位父亲的勇于担当。

或者,小女儿安安因为曾经也听到来自棺材的挣扎而刻意在餐桌上划出声音模仿,最后想要得到奖励篡改了成绩,以及不想让心爱的妻女长期处在“东窗事发”的恐惧中而自愿承担一切后果,也是李维杰去自首的原因之一。

片首片尾的监狱,是李维杰在接受惩罚,内心受到煎熬,还是拉韫夫妇设计报复李维杰和家人,让他要想逃出去保护家人,也许同样不重要,但观众看到的是一位合格父亲在灾难面前,对家人无所畏惧的保护。并且,为了更多家庭免遭劫难勇于自我牺牲。在棺材里那束火光,愿赐给他更多勇往无前的力量。

无论怎么说,电影《误杀》,让我们看到一位负责任的父亲的顶天立地。

衷心祝愿大家永远不要遇到这类事情,但是希望各位从这部电影中体会到一位合格父亲的勇于担当,以及一位有担当的男人的伟大。

作者简介:

冯俊龙,70年代生人。笔名看尽人间荒唐、大眼看世界、坚挺的鼻子。一个既喜欢历史又注重现实的专职写作者,著有小说、散文、诗歌三百余万字。现担任五块石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