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读后感800字(有人读过《百年孤独》吗有什么感受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有人读过《百年孤独》吗有什么感受

文学的顶峰

不得不佩服马尔克斯的写作水平的确是大师级别的,同样的事情在他的笔下经过当让我从另一个层次来解读故事,同时也在解读我生活中发生的一切。

这本书总共只有360页,和《罪与罚》比起来厚度只有一半,但是高度凝练的句子中每一帧都给我们演绎出不同的故事,带领着我走进拉丁美洲这个神奇魔幻的世界里。

很多人都觉得书中的生存年代和地点离我们太远,并且作者的魔幻主义写法导致更加对这本书爱不起来。但在我看来这本书的确是我啃过最难啃的书,读第一遍的时候觉得人物关系满天乱飞,书中的故事情节荒诞离奇,家族中充满了血腥、欲望、荒诞的情节,不伦恋还有混乱的男女关系让我甚至怀疑作者是不是为了吸睛才故意这样写。第一遍下来之后感觉像是在一个陌生的森林匆匆的急忙找到出路累的的我身心俱疲直接把书放在一边,久久不愿意再翻阅。

但是之后我发现我的生活有了神奇的变化,那些书中作者的情感循序渐进渗入了我的生活,带进悲凉的色彩总是让我以一种审视的态度看着这一切。而且,我总会觉得第一次的阅读像一次囫囵吞枣,总感觉没有嚼烂吃透,我再次拿起了《百年孤独》,一字一句的逐个阅读,并且在重点的地方画上记号,就这样我一个个理清了人物关系,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以及这个家族从开始到结束的百年过程。

《百年孤独》最震撼的是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到最后的消亡,从始至终贯穿一个主题就是孤独,你看看那个家族的人们,哪一个不是在孤独中生,哪一个不是在孤独中默默死去?马尔克斯写的彷佛不只是布恩迪迦这个家族的人,而是千千万万家族中的每一个人。你在这个家族中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影子,也许你是那个喜欢发动战争的布恩迪亚上校;或者是从小就被遗弃的丽贝卡一直被排除在家庭之外;又好像是一辈子终身不婚带着黑纱的阿马兰妲;又或者是活成自由的雷梅黛丝等等。你总会从他们身上找到属于你或者你身边的人的影子。

《百年孤独》就像是一幅不断在时空中绵延的画卷,一幅幅沿着时间线给我们展开。我们在时空中看着每个人活在自己的命运轨道里,可悲又可笑,他们即使有再多的荣誉,又或者他们的名字长流在历史的丰碑上也影响不了他最终化为尘土。

《百年孤独》第一次读完后,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百年孤独读后会让人觉得世事的无常和人之所以为人的坚强,什么样的人生都是一辈子,努力了奋斗了折腾了,人的欲望人的好奇人的封闭,每个人走的都是与别人不一样的路,这段路或长或短、或崎岖或平坦、或孤单或荣耀,但人会最终走向同一个归宿。

《百年孤独》中对孤独的体会是什么

读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那部文学巨著——《百年孤独》,掩卷沉思,突然间感觉自己已被那无边的孤独所包围。我仿佛孤身一人,正行走在那茫茫无际的大沙漠里:那里没有生命的绿色,没有叮咚的清泉,没有熟悉的炊烟,也没有同行的旅伴……只有那似乎永远也走不到边的荒漠,荒漠的尽头仍然是荒漠。

那个名叫马孔多的小镇便是这样的一个荒漠。小镇上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布恩迪亚家族的那些成员,似乎都是这座荒漠里的迷失者,尽管他们一个个像热锅上的蚂蚁般东奔西突,急切地想走出这座荒漠,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出口。最终,他们便在这座死寂的荒漠里,化作一缕清烟,随风飘散。

布恩迪亚家族整整七代人在这座小镇上生存过,而且每一代人,为了对付那无边的孤独,也都纷纷挣扎过、奋战过、兴奋过、也颓唐过,然而,最终还是无济于事。有人通过做生意来打发孤独的岁月,有人通过搞艺术(反反复复地做金鱼)来消磨孤独的时光,有人通过发动一场又一场的战争来杀灭孤独的魅影,也有人通过寻求肉欲的刺激来遗忘孤独的纠缠……可是,他们最终还是在孤独的泥潭里越陷越深,不可自拔。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抵抗孤独的措施绝大部分都太消极、太离谱;另一方面,是因为受到当时那种大环境的影响(那个时期,整个拉丁美洲就是一块在欲望与孤独的海洋中沉浮的大陆,文明的进程总是在原地转圈,没有任何的进展),个人的力量往往显得太渺小。

其实,如果仔细思考一下,孤独也并不是那么可怕,从古到今,谁没经历过孤独?谁没感受过孤独?只是,孤独程度大小不一罢了。孤独,如同汹涌的海水,它既可以把你完全吞噬、卷入海底;同时,也可以把你高高地托起、举向头顶。这,就要看你能否驾驭孤独。

记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不在沉默中暴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在这里,我想套用一下这句话,那便是——不在孤独中暴发,就在孤独中灭亡。譬如,布恩迪亚家族,以及马孔多的其他居民,就是因为不能在孤独中暴发,所以最终的结果便只能是在孤独中灭亡。(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其实,自古以来,在孤独中暴发的人也还是挺多的。比方说,《百年孤独》这部巨著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我一直认为他曾经就是一位被孤独包围、与孤独共舞之人。而且我坚信,我的推测不无道理,因为,不经过孤独的打磨,是绝不可能写出如此深厚的作品。无独有偶,登上我国古典文学高峰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曾经也正是在那无边的孤独中,以顽强的毅力写出这部文学巨著的。

即便是时代的脚步迈向了今天,也仍然会有许多人坚守着内心的那一份孤独,在孤独中努力探索、执着前行。记得在前一段时间,我在电视上看到一则有关乡村医生的报道:一位乡村医生扎根在那座大山里,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每天翻山越岭,背着他的行医箱去各村各户给人们看病,为那些在贫困与疾苦中挣扎的人们排忧解难、救死扶伤。在那深深的大山里,在那崎岖的山路上,孤身一人背着行医箱行走,你能说这不孤独吗?远离城市的灯红酒绿,抛开亲人的细心叮咛,不顾儿女的翘首期盼,你能说这不孤独吗?然而,正是这样的一份孤独,为人们送去了温暖,给世间留下了温情。所以,这样的孤独便是美丽的、是有意义的,它是催人奋进的动力,它是让人成功的基石。

朋友,如果你正置身于孤独之中,如果你已被那无边孤独的洪水所包围,请不要惊慌,也不要消沉,尽管敞开你的胸怀去接纳吧。当你轻轻抬起头来,便会看到一叶白帆,正在那一片汪洋之中勇敢而执着地前行,姑且不问这叶白帆究竟能行多远,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诗情画意。

作品百年孤独暗喻什么

《百年孤独》多年前看过。记不太清了,但大意还是记得。应该就是讲了沧海桑田的意思。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作品里的男人都非常富有破坏性,而女性是安详宁静慈悲善良的意象。突然联想到这个有点像老子讲的阴阳之道。

老子主张处阴抱阳。阴阳一定要平衡。阳气过剩往往充满躁动、暴力,破坏性会很强。作品中的那些男人都特别能折腾。作品中的女性,尤其是那位老祖母,始终起着一种安定、抚慰心灵的平衡的爱的作用。象定海神针一样。每当这种阳性的力量过于强盛的时候,就充满了暴力恐怖。最终又是这种女性的力量拉回平衡。作品好像就给我这么个印象。

老子讲的阴阳合道的确是讲出了这个世界的本质。这种阴阳平衡,也是这个宇宙生生不息的最根本的原因。阳气过剩或者阴气过剩,都将带来灾难。就拿现在的中华文明来说,也必须要有这种阴阳平衡。如果靡靡之音盛行,到处都是阴柔萎靡享乐的时代风尚,整个民族就会精神涣散,失去斗志,就变成任人宰割的羔羊。如果随时高喊碾压一切天朝的敌人又会显得过于暴烈。树敌过多也根本不是谋国之道。这里面也有一个阴阳平衡,文武之道。尤其是大国处世,要慎之又慎。总的讲,中华文明这种阴阳平衡之道已经深入骨髓。哪一方向过强了,另一方面自然就会往回拉。其实这也是宇宙亘古不变的大道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