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超美的古诗词有哪些?怎样才能写出很有意境的古体诗
发布时间: 2023-07-17

意境超美的古诗词有哪些

中国古代有名的篇章,半数以上,都可以称为意境优美或意境超美。

从白居易的寥寥数语:“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还有“食罢一觉醒,起来两瓯茶。”

到张若虚的长篇巨制《春江花月夜》、李白的《蜀道难》。无论从任何角度、任何体裁,都能找出来不计其数的优美意境诗词。

这里我们举三首描写“江”的五言律诗,三首诗的颈联非常相似:意境相似、语法相似,连写的景物都有一定的相似性,分别为唐代顶尖的三大诗人所写,我们来看一下三大诗人各自的表现力:

李白《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杜甫《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王维《汉江临泛》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三首诗对“江”的描写都非常阔大、壮观。但都具有各自的特点:李白一如既往地境界浩大、神采飞扬;杜甫则带着自己独特的沉郁顿挫;王维则带着自己的禅意(与山翁共醉),欣赏这开阔的自然美景。

另外,王维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等接近的名句。

但这三首诗的接近程度,同为写“江”,意境相似程度,不由让人怀疑:难道是三大顶尖诗人约好了,一起PK吗?

怎样才能写出很有意境的古体诗词

谢邀

大家都知道,古体诗很美,美在哪里呢?美在意境,可以豪不夸张地说,意境是诗词的灵魂,一首诗或词,如果没有了意境,那么就好似没有灵魂的一个躯壳,索然无味。

那么,什么叫意境呢?这个问题既抽象,又广意,在诗人眼里,一片落叶,一朵花开,一条古道,或一勾残月,他们都会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比如落叶,他们会想象到严霜崔残,才使叶离枯枝,而由严霜残叶铺开想象,那种意境就很美了。本来落叶是一种自然现象,这就是事物的表象,没有什么出奇,而透过表象去发观本质,这就是一种被发现的意境之美。

举个例子。李清照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意境是不是很美?花飘零,落花纷纷,水自流,东去悠悠。这种很自然的景象,经作者把文字巧妙组合,一副晚春的自然景观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砰然心动。正因为花落水流,春光易老,才惹相思,“一处相思,两处闲愁″不能不说这一个“闲″字是点睛之笔。难道说真的是闲愁吗?非也。紧接着,作者把这个“闲″字给以解释,″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原来相思一刻也没有“闲″过啊。

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很有意境的古体诗词呢?我的回答是,多读多练,多去学习古体诗词的修辞章法。我认为,写作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拜古诗词为老师,从他们的作品里汲取精华,另外,平时应多注意观察。灵感这东西很奇妙的,有时侯无意间脑海里就会闪现一句绝妙诗句,但有时冥思苦想也会无果。所以,诗,来自生活,生于灵感。要想写出很有意境的古体诗,说难很难,说易也易,归根结底,要多学习,多发现。

谢谢,以上只是本人对提问者这个问答的个人之浅见,欢迎指导雅正,不喜勿喷。




古诗为什么都写得这么有意境

具备四大核心要件方能写出意境深远地诗词

当我们欣赏到古代流传下来的经典诗词,无不为这些脍炙人口、精彩绝伦、美仑美奂、意味深长的字句所折服。“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令人身临其境、如沐春风,赏心悦目、如痴如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久久不忍释卷。

古人为什么能写出如此意境深远的诗词呢,归结起来有四大核心要件:

深厚的文学功底

写出经典诗词的文人个个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象骆宾王这样七岁能诗的“神童”还是少数的。古代鼎鼎有名的伟大诗人都是这样介绍自己治学的:屈原“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上天赋给我很多良好素质,我不断加强自己的修养。屈原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在洞中苦读三年,这还只是他刻苦学习的一个缩影;杜甫“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二十四岁就被选拔出来参加过进士考试,熟读万卷书,方能做到下笔如有神助。诗仙李白更为厉害“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自比于隐士楚狂接舆,敢笑万世师表,可见其满腹经纶。韩愈“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焚膏继晷,恒兀兀以穷年。”从点起油灯一直学到天亮,就这样夜以继日,一年又一年。

这样苦读致学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好的诗句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非有大学问在其后支撑不可。

高尚的品格正确的三观

诗词是灵魂的表达。景物再好,风光再美,没有深邃的目光,没有追求真理的胸襟,没有壮怀激烈的家国情怀,没有人间真情的大爱正道,是绝对写不出意境深远、流芳千古的诗词的。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于谦“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李白一生希望报效国家,热情讴歌祖国大地,因为爱她“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要想写出打动世人的诗句,高尚的品格,正确的三观必不可少,否则难免落为记叙、说明文。也有些诗人前期三观、品格很正,比如唐代李绅写出《悯农诗》三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更是千古流芳,但后期三观巨变,就再无传世之作。

必锤字炼句

一首意境深远的绝美诗词,一定少不了一字千金、惜墨如金的锤字炼句。大家读诗词的时候感觉是随口而出、一气呵成,其实背后的谋篇布局、苦心推敲可非一日之功。著名苦呤诗人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让其为一字推敲而扬名四海,“二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的诗句“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更是闻名遐迩。卢延让更是以《苦吟》为题“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诗圣杜甫也是“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为了好诗句宁可让人认为其性情孤僻。

如果不是对每个字词进行仔细推敲锤炼,以徘徊吟哦的心境和殚精竭虑的态度进行创作,是不会有行云流水、情景交融、荡气回肠、阳春白雪的诗句产生的。

灵性

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不乏人才,但能达到顶尖的人物都需要天才,都具备这个领域的天份和灵性。正如爱迪生的名言所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这里翻译为灵感也是国人常说的灵性。灵性可不是所谓的心机,灵性是悟性的升华,是基于学习能力异乎寻常、善于精准把握事物的本质,又能融会贯通、极富智慧、一通百通的高级智商和高等情商。写诗当然更讲究灵性,方能如天籁之音,鸣穿千古。

意境是诗的灵魂,完美得已经是自然美与心境美的统一,是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感的完美融合。情景交融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虚实相生的“想得家中深夜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意境深远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空白成境的“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从诗词中体会到不可言说的意境,也是自我完善,不能兼济而求独善的心理成长。创作顶级的诗词,四大核心要件缺一不可。但是并不影响人们爱好诗词、创作诗词,如想写一首让人津津乐道的诗词,就从这四个方面努力吧。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