谮越和僭越区别(齐桓公伐楚,管仲为什么只指责楚国“包茅不入”和“昭王南巡不返”,而不指责楚国僭越称王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齐桓公伐楚,管仲为什么只指责楚国“包茅不入”和“昭王南巡不返”,而不指责楚国僭越称王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伐楚,要重点强调的一点,就是齐国并没有得到周王室授权。

首先,齐桓公称霸前期,虽然与周王室合作甚多,但随着周僖王去世,周惠王上台,齐国与周王室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周惠王被弟弟姬颓联合五大夫及卫国、苏国推翻下台后,齐桓公对此却不闻不问、冷眼旁观,这使得周惠王与齐桓公之间产生了隔阂。后来,周惠王曾经主动赐命齐桓公,让他伐卫以示惩戒,但是整个过程更像是在做戏:齐、卫两国稍一接触,卫军就溃败了。所以,周惠王对于齐桓公并不是太满意,当然也就不可能授予齐桓公专伐之权了。

其次,齐桓公伐楚原本是临时起意,准备并不充分。这次伐楚的起因,是齐桓公与老婆蔡姬闹矛盾,气头上的齐桓公将蔡姬赶回了蔡国。蔡侯觉得嫁出去的女儿被人遣送回娘家太丢人,便将蔡姬改嫁他人。齐桓公原本就很喜欢蔡姬,听闻蔡姬改嫁,一怒之下就召集诸侯前往伐蔡。弱小的蔡国哪里经得起诸侯大军攻打?很快就溃败了。此时,据说是管仲为防止齐桓公为一己之私动用公器的名声传扬,才劝说齐桓公率领诸侯大军前往伐楚。因此,虽然齐桓公早就在策划伐楚,但这次伐楚却准备极为仓促。齐桓公原本就对楚国极为忌惮,多年来数次与诸侯商议伐楚都未能成行,这次仓促之间伐楚,胜算能有多大,可想而知。


齐桓公伐楚,既然没能得到周王室授权,又没有必胜把握,所以楚人才会那么嚣张,面对诸侯大军公然责问:“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楚国的问题很简单,但回答起来却颇费周章。

齐桓公伐楚,真正原因是为了争霸,安抚那些长期遭受楚国欺凌的诸侯国,如郑国等等。作为中原诸侯的带头大哥,连中原的小弟都不能保护,那齐国在江湖上的地位也就难以维持长久了。但是,这项罪名却不能公开提出来。因为周王室东迁以来,诸侯之间互相侵伐的事情多了去了,凭什么楚国人就有罪?就在这次伐楚前,齐桓公率领中原诸侯伐蔡,就不是那么光明正大。所以提这项罪名,万一被楚国拿齐桓公伐蔡来反驳,齐桓公反倒是自取其辱。

其次,按《东周列国志》所说,楚国之罪,僭号为大,但是楚国僭越称王的罪名也不能提。楚国擅自称王从楚武王开始算,已经三代人了。让楚国去王号,楚成王能否答应还是个未知数。这样双方谈判就会陷入僵局,矛盾一下子就激化了。仓促之间拉起来的队伍,在楚国地盘与楚军开战,齐桓公还不敢保证必胜。贸然开战的风险实在太大,齐桓公不敢提楚国僭越称王也就可以理解了。


基于以上各方面,齐桓公在数落楚国罪名之时,就必须考虑这一关键因素:不能让楚国没办法下台,导致双方没有协商空间,只能彻底走向战争。

这么来看管仲所提出的“包茅不入”和“昭王南巡不返”两大罪名,就很容易理解了。

“包茅不入”是轻罪,可以让楚国有台阶可下;另一方面,楚国答应了向周王室进贡,事实上就已经承认了周王室的正统地位,一个名不符实的僭越王号还那么重要吗?

“昭王南巡不返”是重罪,是向楚国施压的必要。但是“昭王南巡不返”是两三百年前的旧事,过中是非曲直,当时周王室都没追究,现在的齐桓公又如何能理出个清白?

所以,这两大罪名一重一轻,轻罪是谈判的底限,重罪是谈判的筹码。底限必须达成,筹码随时可放弃。至于战争,无论是对齐桓公还是楚成王,都是谈判破裂以后的最后选择。

综合以上,所以在伐楚之时,齐桓公才提出了“包茅不入”和“昭王南巡不返”,而不敢提楚国“僭越称王”的罪名。

“亲不间疏,先不僭后”具体意思是什么

应该是《亲不隔疏,后不僭先》:意思是亲近的人不会疏远隔离,后来的人不会超越先来的人。  原为“疏不间亲“。即关系较远的不参与关系较近的人的事情。此处 “亲不隔疏“是套用。隔:间隔,阻隔。僭:越分,指超越身份,冒用在上者的职权行事。全意是:亲近的人不能被疏远的人间隔,后来的人不能超越先来的人。  亲不隔疏,亲:亲近的人;疏:疏远的人。亲近的人不会被疏远的人隔开。  后不僭先,僭:非法占取,超越本分。后来的人不超越先来的人。形容排列有序,先后有别。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回:“你这么明白的人,难道连‘亲不隔疏,后不僭先’也不知道?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