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兔马的产地?古代中国产马地在哪里并州有么是什么品种的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赤兔马的产地

赤兔马是马的颜色形状,汗血马是马的产地!赤兔马全身火炭红,没有半根杂毛,但除了脑门的一块白色“月芽”状。汗血马

本名阿哈尔捷金马,此马产于土库曼斯坦科佩特山脉和卡拉库姆沙漠间的阿哈尔绿洲,是经过三千多年培育而成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阿哈尔捷金马头细颈高,四肢修长,皮薄毛细,步伐轻盈,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强。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没有必然联系!所以赤兔马可能是汗血马,汗血马也可能有赤兔马!

古代中国产马地在哪里并州有么是什么品种的马

中国古代马匹的产区分为几大部分,并非特指某地。而各地马匹各有优势,或擅长途或擅耐力,不一而论。

西北产马区

这一地区包括古代西域,草原丰美,各族人民历来以畜牧为生,盛产良马。2000多年来即为中国主要的良马资源地。陕西、甘肃地区养马也有悠久历史。公元前约900年,非子在汧、渭之野为周孝王养马有功受封,成为秦国的始祖,秦马也因此有名。以后汉、唐时的大型国营养马场,即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唐代安史之乱后,陇右陷于吐蕃,畜牧仍然发达。宋、明两代行茶马制度,每年从西北地区向内地输入马匹数以万计,其中也包括了唐马遗种。明代在陕、甘二省屯垦繁殖军马,又建养马场,直至河西走廊远处。清乾隆年间,设马场于西宁至嘉峪关外,伊犁、巴里坤两地马场规模尤大,还牧养由内蒙古和玉门运去的种马。

塞北产马区

长城以北广大的草原是蒙古马种的古老产地。战国以后匈奴、突厥、蒙古等游牧民族在此相继兴起,拥有庞大马群。通过民族间的贸易、战争和迁移,这一地区的大量马匹自周、秦以来不断传入中原。如唐代在北边设马市,贡马有的甚至来自贝加尔湖一带。明、清宣化、大同等边塞重镇每年向塞外市马定额达3.4万匹,并听任民间在边塞自由贩马。从辽、金、元到清代,察哈尔草原都是主要养马地。元代统治期间牧马地从西伯利亚东南部,经察哈尔至黄河下游,共划分为12个大牧区。清代在察哈尔全境组织蒙族发展养马,全国军马大多取给于此。

西南产马区

西南包括西藏地区养马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汉代巴蜀商贾已在这里进行马匹和其他畜产贸易。东汉曾在四川、云南设置马苑。到宋代,西南马匹资源更受到重视。北宋到明末的茶马贸易,蜀马和以大理马为代表的滇、黔马是主要对象。西南马适于山区生态环境,不乏名贵良马,但作军用多不及北方马。据《桂海虞衡志?兽志》记载,南方所产“果下马”,高不逾三尺,以广东德庆所产最佳。

关东产马区

东北地区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产马地。春秋、战国时的东胡及继起的鲜卑、乌桓,都是骑猎部族。鲜卑东面嫩江、松花江流域的扶余人以营农为主,也产名马。契丹、女真族先后建立辽、金后,曾设有宏大的群牧组织。辽国养马达百余万匹,金世宗时仅7处群牧所养马达47万匹。明永乐年间设马市于辽东等地,收购来自松花江至黑龙江一带的马,并设立辽东苑马寺主持养马。清代早期也在东北设立马场,但养马业显著衰退。后因大量移民关外垦殖,迫切需要畜力,养马业又有发展,东北三省成为近百年来全国马数最多的地区。

中原产马区

中原自古车骑驰逐,养马颇盛。春秋、战国时期养马成风,后曾一度衰落。草原民族南迁,又使中原畜牧复盛。但因引入大量蒙古马种,使原有马种逐渐消失。山西雁门关为塞北马种入口地,唐代在河东(今山西)设有牧监,马产甚蕃。北宋牧监主要分布中原地区,全盛时多达14处。但有些牧监已和种植业发生矛盾,经营又欠善,以致有衰落趋势;但从辽、金、元各代在侵入这一地区后长期征掠马匹数量之多看来,民间养马仍很可观。北宋王安石的保马法,明代的官马民牧,主要都在这里推行。直到清代禁止民间养马,加之人口日繁、牧地不足,中原养马业才一蹶不振。

东南产马区

中国素有“南船北马”之说,东南地区养马业不发达,但也并非绝对不宜养马。如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因战车需要,马匹一度发展很快。自唐至宋代,都曾在南方浙江、福建、江西、湖北等地建立养马场。明初在江淮之间和苏南地区兴办牧监达14处,在中国南方历史上是空前的

中国古代马的种类有哪些有何依据

中国养马在殷商时期就出现了,有3000多年的历史。

先秦文学《诗经》曾以优美的诗句描写秦马飞跃的骄姿。譬如,《白驹》:“皎皎白驹,食我场苗。”;《駉》:“駉駉牡马,在坰之野。” ;《驷驖》:“驷驖孔阜,六辔在手”等等。

据史书记载,西周时,部落首领非子定居犬丘(今陕西东南),“好马及畜,善养息之”养马业逐步发展起来。因有利的自然条件,秦人普遍专长养马业。伯乐,就是这一时期出现的以相马著名的人,并著有《相马经》一书,对后代养马、识马提供了借鉴,对促进养马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在古代,马具有“役使田猎,甲驱出队。”之功效。冷兵器时期是古代作战载人工具,驮载战争粮草 、军服和器物载体之动力。所以优质的良种马更得古代帝王、将士的青睐。著名的良驹不仅身姿矫健,腾跃灵敏,奔驰千里,也是身份的象征。

马的种类世界有200种,中国有30多种。古代产马区主要有:1、西北产马区(新疆、甘肃、宁夏一带);2、西南产马区(云贵川,包括西藏);3、关东产马区(东三省);4、中原产马区(山西雁门一带);5、东南产马区(浙江、福建、江西 、湖北)。

古代马的种类主要有:哈萨克马、伊犁马、天山马、三河马等。

古代著名的战马数不胜数。史书记载,秦始皇在统一六国时,曾挑选骑过7匹著名的战马:追风、白兔、蹑影、奔电、飞翩、铜爵、晨凫。这些跟随千古一帝秦始皇驰骋沙场的铁骑展现了“横扫千军如卷席”的万丈豪情!

唐代著名《昭陵六骏》群马雕像,是李世民在贞观十年(636)下旨,“朕所乘戎马,修朕于难,刊名镌为真形,置之左右。”六骏名曰:飒紫、举毛騧、白蹄乌、特勒骠、青骓、竹伐赤。此雕像历经一千多年的风雨,虽有损毁其雄姿仍发出灼灼光芒,使人仿佛回到古代战马嘶鸣,刀光剑影的年代。

宋代诗人张耒对六骏留下一首赞美诗,“天将铲隋乱,帝遣六龙来。森然风云姿,飒爽毛骨开。…… ”

在古代骏马配英雄,演出无数传奇,略陈一二:

1、吕布,赤兔马。人云:“人中有吕布,天下数赤兔。”

2、 刘备,的卢马。刘备避难所乘,“仰首腾空,一跃三丈。”

3、曹公,绝影马。曹操所乘,为救曹身中7箭而倒地,而曹公无恙。一骑绝尘,救主名扬。

4、曹浩,白鹤马。《魏书》云,“凭空虚跃,曹家白鹤”。乃马中翘楚也!

5、曹植,紫骍马。陈王、诗人曹植所骑。 诗云,“怀夏后之九代,想陈王所紫骍。”

6、曹参,惊帆马。据传东汉末曹参是三国魏王曹操之父,言其骏“烈风举,帆之疾也。”

通过观看秦始皇兵马俑出土的国宝——铜马车,惊叹古人高超的冶铜技术;兵马俑出土的陶马不由使人想起那个“战车万乘,奋其百万”的古战场;想起那乘挽兼用,体质结实,肌肉丰满,力大善跑的秦马,仿佛历史的风云在眼前激荡!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