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战老兵的肺腑之言:我将无我,不负祖
发布时间: 2023-07-11

文丨邓志春

今年是中越自卫还击战44周年纪念日,2月27日是原广西军区独立师步兵第二团第三营参加高巴岭作战出征纪念日,这一天是三营全体将士永远值得记忆和怀念的日子。

2023年2月27日,原三营教导员汤年通率当年参加高巴岭战斗的温家喜、樊安荣、阳连有、黄胜、刘国亮等战友,带着刚印刷出来有一股浓浓墨香味《英勇奋战十昼夜》一书,一早从广西南宁出发,马不停蹄直奔湛江,同时还有从广东台山赶来的战友汇合港城,看望当年的老营长王佳并赠送书籍。我虽然没有经历当年高巴岭战斗,但也是参加自卫还击作战中的一员老兵,见证这激动人心的场面。

展开全文

《英勇奋战十昼夜》一书,讲述了1979年2月27日广西独立师步兵第二团第三营全体将士,参加自卫还击作战担任高巴岭作战的主攻任务,血战高巴岭十昼夜激烈的战斗经过。全营官兵团结一致,奋勇杀敌,不怕牺牲,密切配合,攻得下,守得住,连续打退敌人13次反扑。歼敌528名(其中毙敌292,伤敌236),缴获枪炮和弹药及军用物资一批。保卫祖国领土完整,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出色地完成了中央军委赋予的作战任务。

战后全营荣立集体一等战功,给七连授予“能攻善守英雄连”称号,给八连授予打得“壮烈英雄连”锦旗,给九连授予“指挥灵活”称号,七连三排被广州军区授予“高巴岭英雄排”称号;九连、八连二排、九连二排、七连一排三班、七连炮排十班、机机连一排二班荣立集体二等功;八连、三机连、九连三排、机枪连三排、七连二排五班、七连炊事班、九连一排二班、炮兵连一排一班荣立集体三等功;七连卫生员周本清同志“战场救护模范”称号,九连指导员林枝富同志“战斗模范”称号,八二无后座力炮连一班班长徐灵光同志“战斗英雄”称号。邓明盛、樊安荣、吴和俊、王芳国等15个人荣立一等功,王佳、汤年通等52个人荣立二等功,308人荣立三等功。

时隔44年,《英勇奋战十昼夜》一书能得以垂世,是在曾亲临一线直接指挥作战的老营长王佳撰写并在今日头条、百度、网易等网络平台连载发表的回忆录《血战高巴岭》的基础上,由老教导员汤年通任策划,王佳、汤年通主编,温家喜、樊安荣、阳连有、黄胜执笔整理,刘国亮装帧设计,历时一年多,进一步补充、修改、完善而成,是对当年那场战争的重要史料补充,也是第一手的战史文献。该书以原二团老政委李瑞思所作的“我将无我 不负人民”一文为序。老政委在序中写道: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四十多年前那场自卫还击的高巴岭之战,是由原广西军区独立师步兵第二团第三营担任主攻进行的,经过十昼夜的英勇奋战,取得了歼灭敌正规军325B师288团第8营和重创了第10营的胜利,打出了我军不怕牺牲,能攻善守的军威,维护了祖国的尊严,涌现出一批英勇善战的群体和英雄,其战例被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

有信仰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有坚定政治信仰的军人,才会是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军人,正是有了这种强大的政治信仰的力量,才能践行“我将无我 不负人民”的献身精神,才能出现了战斗模范的政治指导员林枝富等一批英雄官兵,才能出现了能攻善守英雄7连、高巴岭英雄排及高巴岭五勇士等英雄群体,才使许多战友怀揣着入党申请书上战场,甚至在身负重伤,生命垂危时交出带血的入党申请书,才使刚入伍一个多月的新兵成为英雄战士,荣立战功的勇士,才使不少身负重伤生命垂危的战友,喊着“不要管我杀敌要紧”的豪言……等等。

汤年通老教导员在该书的“后记”中写道:抚今思昔,在这场战争中,在高巴岭战场上,与我们朝夕相处,并肩战斗的近200名战友当年在我们身边倒下的身影至今仍历历在目,他们奋不顾身,英勇战斗的光辉形象使我们难以忘怀。特别是48位为国捐躯的烈士,他们的英容笑貌常常在我们的眼前浮现,他们耳熟能详的话语时时在我们耳边回响,想起他们,敬仰之情由然而生。我们幸存者,有责任把英烈们的崇高思想和英雄事迹传承发扬,这是对烈士最好的敬意和缅怀。因此,通过“记忆”的办法,弘扬军人勇于担当,敢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以激励后人奋进,是写“记忆”的初衷。

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回忆和回顾,我们感悟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指挥下,自始至终紧紧地和人民站在一起,把党和国家与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直至生命,他们忠诚于祖国和人民的崇高精神值得我们永远赞颂和铭记,愿他们的英雄形象和光辉历史永存,与日月同辉!

高巴岭作战是我军在兵力不占优势情况下的一场攻坚战,王营长回忆:当年的敌情通报是越军一个加强连的兵力,但实际是一个营的兵力,由于情报不准,我们参战兵力也是个加强营,以一个营兵力攻打有坚固防御工事一个营的敌军,而且取得全歼越军一个营,重创一个营,歼敌528名(其中毙敌292,伤敌236)的辉煌战果,在我军战史不多见,其战例被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三营在连续执行生产和国防施工任务时仍能有如此英勇顽强的战斗力?李瑞思老政委总结出几点:最主要的是有党的坚强领导。三营在执行不同任务中都非常重视党的建设,营党委、连党支部发挥了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这次执行作战任务中,从战前的临战教育到作战的各个阶段,党的组织都有活动,有号召,有要求,层层动员,政治鼓动工作生动及时,极大的激发了指战员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英雄模范首先在党员中出现!不少战士身怀入党申请书投入战斗!作战中遇到危及和挫折时,教导员、指导员和党员骨干都能站出来一声呼唤带领战士们勇猛投入战斗。可见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和旗帜作用是十分强大和有力的;三营的营连主官选配非常得当,也是作战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加强三营指挥的团领导和营长教导员都靠前指挥,连排干部都能身先士卒,特别是营长王佳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能根据敌情变化和地形变化,适时调整部置和打法,边报告边行动,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带领指战员出色的完成了作战任务;严密的高度自觉的组织纪律性是战斗力强的内涵和体现。战前不少干部正在探亲,接到归队的号令,二话没说即归队。作战中不论是护送伤员的人员和因山高林密,在行动中迷失方向的人员都能千方百计返回连队投入战斗。作战中战友之间生死相依,步炮之间密切协同也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有的战友在紧要关头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自己承受可能牺牲的威胁,如此团结战斗的事例不断出现......此外,后勤保障,补给及时,办法创新也是作战胜利的重要原因。

时光茬苒,岁月如梭。自卫还击战离我们远去40多年了,当年的参战将士青春不再,两鬓变成了白霜,王营长已是耄耋老长,汤教导员进入暮年,其他战友已是甲花有之。那场远去的战争却就在眼前,战友们不怕流血牺牲,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和惨烈的战斗场面历历在目,挥之不去。烈士的英灵与祖国大地融为一体,永远守护祖国的边境,守卫人民的安宁。

《英勇奋战十昼夜》一书,告诫我们活着的人,不忘初心,缅怀先烈,忘战必危。岁月静好,那是一代代军人替我们前行,我将无我,不负祖国。

2023年3月3日

☆ 作者简介:邓志春,1976年入伍,中共党员,参加1979年自卫还击支援西沙作战,先后任通信排长,海军陆战队某旅司令部参谋、副科长、科长,海军中校军街。荣立三等功两次,1991年被总参评为全军通信“三化”达标先进个人,1994年8月转业广东省湛江市工作。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编辑:易书生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