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precedented(要怎么样才能学好雅思写作呢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要怎么样才能学好雅思写作呢

一、“好”的标准

只有知道什么是“好”,才能以此为标准向“好”看齐。因此,在讨论如何写好雅思写作时,最首要的是了解并牢记什么是“好”的雅思写作。

无论是学术类还是培训类,无论是Task 1还是Task 2, 都是按照以下四项标准进行等级评分。

①写作任务完成(或回应)情况——能否有效找到信息中关键的内容并对之进行描述和写作;

【高分标准:满足所有的写作任务要求;就写作任务中的问题提出充分展开的观点,并提出相关的、得以充分延伸的以及论据充分的论点】

②连贯与衔接——能否将信息和要点进行组织,信息和要点之间的联系是否清晰;

【高分标准:衔接手段运用自如,行文连贯;熟练地运用分段】

③词汇丰富程度——使用的词汇是否广泛、准确、且适合这一部分写作的要求;

【高分标准:使用丰富的词汇,能自然地使用并掌握复杂的词汇特征;极少出现轻微错误,且属笔误】

④语法多样性及准确性——使用的语法结构是否多样、准确、且适合这一部分写作的要求。

【高分标准:灵活且准确地运用丰富多样的语法结构;极少出现轻微错误,且属笔误】

二、雅思写作的考查目的

首先,作为“输出型”语言技能,“写”是一种展示词汇、语法、思想、逻辑、辨证等多方面的综合技能,而“思想、逻辑、辨证”是区分度最高的个性化能力,也是中高阶段写作的考查重点,在这一点上雅思写作是最为明显的核心能力。

其次,在所有国家(或地区)雅思考试的考生中,我国大陆考生的写作水平的档位是“较低”(1-5分等级评价中,平均得分在2分左右),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们在“逻辑思维(Logical Thingking)”和“辨证思维(Critical Thinking)”方面的弱势和欠缺。在雅思考试的听说读写技能测试中,写作是最能检测这两项思维的题型。

再次,IELTS(雅思)本来是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的缩写,有人艺术性地将IELTS拆分成五个单词,I——Idea;E——Exact;L——Logical;T——Trasit和S——Stable,很巧妙地概括了“主旨”“精确”“逻辑”“转化”和“连贯”等写作高分要素。

三、雅思写作的原则

“得高分”从某种意义上说,实际是“少扣分”。我们先看一下Task 1 和Task 2 的答题纸,可以看出主要有四个扣分项。

在这四个扣分项中,Underlength(字数不足)和Illegible(字迹潦草)是显性扣分项,也是非常直观的,无需赘述。我们主要看一下Off-topic(跑题;脱离主旨)和Memorised(背诵记忆)两个“隐性”扣分项。

(一)Off-topic(跑题;脱离主旨)

这一项看似简单,实际上是很容易和犯错的,既包括审题不认真导致的误读和曲解,也包括写作过程中的扣题不严。比如以下案例。

在审题过程中需要提炼核心信息,分析和构思以及组织语言都要围绕核心信息才能保证不至于off-topic。经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有三点(标红部分)。无论讨论economic development的优点还是缺点,都要围绕着living standard和social values展开。

讨论优点时→讲经济发展会提高生活水平,比如人们出行会更加方便;
讨论缺点时→经济发展会造成社会价值丢失,比如人们之间关系会变淡或彼此不信任。

当然这样的分析比较抽象,为了不至于“输在起跑线上”,在此提出一个训练建议,找出20-30篇考官范文,做专项“审题”训练,分析自己的理解和考官范文(近似于标准答案)的指向是否重合,如果有明显偏差,就需要引起足够警惕了。如果这一关过不去,无论在其他方面做多么努力地训练,很难突破5分瓶颈的。因此,分析(或剖析)考官范文的审题,矫正自身的理解误差,是雅思写作最重要的提分(不失分)的部分。

(二)Memorised(背诵记忆)

虽然说语言学习的本质是记忆和模仿,但是对“万能句型”的重度依赖,对“模板”的过度迷信,不仅无法提高创作能力,反而使自己的创作思维呆滞,语言组织能力僵化。尤其是几乎每个考生都背诵过不同学段的“万能句型”,提起笔来用“千人一面”“万人一面”已经不足以形容创作的“模式化”了。虽然输入“万能句型”至少能搜出13,900,000个结果,但是这些“万能句型”不知经过多少遍转手和洗稿,实际总量也就几百个而已(包括中小学到大学四六级。考研英语、雅思、GRE等)。因此,Memorised的痕迹是非常重也非常刺眼的。在考官眼中,这些万人一面的万能句型已经可以用“恶俗”来定义了。

反过来说,万能句型或这模板句型对于初学者来说,起到“模仿”“引导”和“匡正”等正向作用,但是对于中阶和高阶学习者来说,“学其养而不学其样”,要从单纯的模仿中走出来,从学习“句型模板”转而学习“逻辑模板”。总之,低分段的学生建议模仿结构和基本表达,高分段的学生建议模仿词汇表达和研究新颖观点。

(三)高级词汇的使用

与上述两点不同的是,前两点是扣分项,这一点是加分项(必备项)。所谓“高级词汇”,官方名称是Less Commmon Lexical Vocabulary,在有的书上有一个通俗的名称“大词”。高级词汇之所以“高级”,不在于展示考生的词汇量(拼写复杂),也不仅限于词类替换,而在于“高级词汇”的“含义深刻、全面”。比如dilemma与problem,虽然problem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但是在特定语境中,不如dilemma准确、到位和深刻。dilemma准确含意是“(进退两难的)窘境,困境”,可解释为a difficult situation in which you have to choose between two or more alternatives.

我们举个实例,在描述孩子们过多地看电视、玩手机、看电脑以及kindle时,第一感觉是选择哪个或哪几个动词来搭配这几种电子产品,是watch、play、read还是see,选哪一个也无法全部匹配这几种不同的产品。但是如果转化一下表达方式,用too much exposure就迎刃而解了,即使再加几种产品也毫无压力。

下面分享部分经典的Less Commmon Lexical Vocabulary。

当然,这些词汇还有很多,需要在平时学习中多搜集、整理、记忆和使用。

最后,强调一下扣分项的几个雷区。

1、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的前后一惯性;

2、数字、缩写、节略、缩略的规范性;

3、标点符号的规范性;

4、任何抄袭(如抄袭其他来源的内容)的作文将被重扣;

5、内容相互没有关联将被扣分。

学习英语时,如何分辨出被动语态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为什么要学被动语态?英语世界中,存在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不把事情讲清楚的话,很容易闹笑话呢!假如说:The dog bit the man. “狗咬人” ,逻辑很通。

这时,如果我们想要突出动作的承受方(这里指 the man),强调被咬的「人」,就得把原先放在「咬」这个动作后面的「人」搬到最前面,因为——主语一般是英语世界的C位哟~ 但如果没有学好被动语态,可能会有人直接来上一句:The man bit the dog,这就有点反人类了。所以说,被动语态很重要!

01 “be done” 结构

被动语态的结构:be动词 + 动词的过去分词,简称:be done。

be 动词,就是 am/ is/ are 的统称。只是在说话、写字的时候,要把时态考虑进去:讲现在的事情还是用 am/ is/ are,讲过去的事情用 was/ were,表示过去到现在就用 has been…… 都有规律可循。

关于动词的过去分词,只要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几乎都背过。动词的规则变化是过去式/过去分词加-ed;而不规则的动词变化,则印在教科书的后面,以「不规则动词表」的形式出现,就像乘法口诀一样。比如,do - did - done,第三个词 done 就是过去分词,以及 give - gave - given 的 given,bite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