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瑭为什么把燕云十六州割给契丹?北宋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时候,十六州汉族老百姓态度怎么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石敬瑭为什么把燕云十六州割给契丹

石敬瑭献燕云十六州的时候,本身都危在旦夕,所以才会被契丹抓住时机。

首先石敬瑭早已与契丹有所往来,因为石敬瑭长期驻守西北,而西北是契丹与农耕汉民交汇处,常年摩擦在所难免,因此石敬瑭作为区域负责人与契丹保持友好往来,可以消除军事冲突。

李从珂将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视为权利最大的威胁,于是想将其调离根据地,但石敬瑭洞悉意图,拒绝李从珂的命令,使得双方矛盾激化,后唐大军将太原重重围困。

以一隅之地抗衡国家精锐,所以石敬瑭与河西军节节败退,并最终被围在城内,民心浮动,士气低落,可以说到了最艰难的时刻,若失败等待他的无疑是身首异处。

石敬瑭深知燕云十六州的重要,但只有用如此重要的区域,才能使契丹向强大的后唐对抗,才能够救援自己,也许有原则,石敬瑭也不愿意如此做。

从后面石敬瑭为维系后晋政权,向耶律德光上表称臣,同时进献礼物的屈辱行径,远不如割据河东逍遥自在,割让燕云十六州,真的只是生死关头的无奈之举!

北宋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时候,十六州汉族老百姓态度怎么样

关于宋辽相争的燕云十六州,首先要说明一点,宋辽对于燕云十六州的合法性,都没有争议。

1,辽是通过合法途径获得的燕云十六州。

①石敬塘政权有求于辽,以燕云十六州作为回报,诱使辽出兵中原,对石敬塘政权鼎力相助。因此燕云十六州是辽合法所得。

②由于五代十国,天下大乱,诸国割据,天下没有共主。所以辽国合法获得燕云十六州,无须天下共识。

③辽拥有燕云十六州时,宋还没出现。宋帝以武力平天下,帝位并非唐天子禅位而来,因此宋不具有对燕云十六州的继承权。

2,燕云十六州是中原故地,自古就是汉地。宋作为中原之主,汉人朝廷,对燕云十六州提出申索,也有道理。燕云十六州回归中原有合理性、正当性。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燕云十六州之争,是宋辽国家层面的争斗,与燕云十六州的百姓无关。百姓的态度是,谁打赢了,就认谁做老板。而宋辽也皆视燕云十六州的百姓,为自己的子民。

关于燕云十六州之争,始于后周国主柴荣。周主柴荣,不认同辽占有燕云十六州,于是起兵征讨。周主柴荣夺得三州以后,不幸驾崩。

赵宋代后周,宋太祖将南征视为重点,于是就停止了征讨燕云十六州。

宋太宗时期,南方战事已毕,此时又正逢辽主驾崩,辽由萧太后携幼子,理国政。宋太宗认为这是天赐良机,于是重新开始征讨燕云十六州。无奈何,辽将耶律休哥、耶律斜轸丶韩德让丶萧挞凛等人,太过强悍。宋军不但未夺得燕云十六州,反而将后周夺回的三州,丢掉一个。自此燕云十六州,辽占十四州,宋占二州。

宋太宗驾崩,宋真宗赵桓即位。辽认为宋帝此时忙于安内,于是就想趁机夺取被宋占据的二州。

由于二州被宋占据的时日已久,百姓人心向宋,在军民同心协力的情况下,辽军以倾国之兵,也未能得手。

于是,萧太后领着韩德让、萧挞凛等人,率倾国之兵直逼澶州(今河南濮阳西北部)。辽想攻破澶州,直逼开封,迫使宋让出占据的燕云十六州之中的二州。

宋真宗在大臣寇准等人的规劝下,被迫御驾亲征去澶州。于是宋辽在澶州对峙。由于:

1,辽军疲惫,已属强弩之末。

2,辽将耶律休哥、耶律斜轸已离世。

3,辽大将萧挞凛,意外死于宋军“床子弩”之下,大挫辽军士气。(当年擒拿杨业的辽将,就是萧挞凛)

4,由于各地宋军,源源不断的前来增援。

因此辽主征宋的决心,发生了动摇。辽宣称只要宋归还两州,辽就撤军。而宋帝亦知辽军动摇,宋帝一方面不想让出两州,另一方面也不想与辽开战。

一是开战,耗费太大。

二是辽军强悍且人数太多,宋辽决战,宋军没有绝对的胜算。

宋帝也深知,让辽主空手而归,辽主是绝不会同意的,因此与辽议和,签定了《澶渊之盟》。大致内容是:

1,宋不让出到手的二州,亦不再追讨辽占据的燕云十四州。宋辽以两国停战线为边界,永不再战,永守和平。

2,宋每一年,必须给辽“岁币”,即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

据宋朝记录,宋真宗时代,宋一年的财政收入为1600万两银绢,每一年付给辽30万两银绢,不会对宋有多大影响。

倘若宋辽不和,边界长期打仗,宋的支出,会远不止这个数。

3,宋辽开放边界,设互市,开展经贸文化交流。

自此宋辽边界,迎来了近百年的和平。宋辽边贸热络,为双方带来了巨大的利益。燕云十六州的百姓,也因此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正是燕云十六州的百年富足,引发了后来的金国的红眼病。宋金为了燕云十六州再起峰烟。宋朝面对危机,处置不当,导致宋朝丢了半个江山。

燕云十六州为什么宋朝不能收复

燕云十六州为什么宋朝不能收复?

缘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势力急剧扩张,加之宋朝没有恰当把握战机,种种原因导致一直未能将燕云十六州收复。

一、“借兵”引起的割地风波。

燕云十六州是一块军事要地。这块地皮就是今天的北京、天津以及河北、山西一些地方。这块要塞北方连接匈奴,南面直接连着中原大地。所以这块地方也算是核心地带。

这块军事要地,曾经一度被匈奴、金国霸占。主要是由于当时的一段割据历史造成的。在五代十国之前,燕云十六州都是中原的地盘,直到石敬瑭反唐,把这块要塞擅自割让给北方的匈奴,意求借兵。所以这块地在北方各路集团的控制下长达300年。大宋意欲收复失地,可想当然的事情未必都能容易实现。

二、宋朝不能收复国土之痛。

燕云十六州自被匈奴霸占以后,北宋王朝一直努力收复此地。但是北方游牧民族岂是好惹的角色呢。面对如此困难,北宋王朝没有放弃努力,燕云失地是自己的地盘,就要誓死夺回来。

宋太祖赵匡胤登基以来,就意识到燕云十六州不是那么容易收复的,因为在唐朝,这个北方民族就在一直骚扰中原,所以赵匡胤并没有放松警惕,同时也在积极努力想办法解决此事。

毛主席有诗云: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宋太祖赵匡胤也是雄才大略之人,对燕云十六州必须收复。他依据大臣赵普的策略,先后东征西拓,一路荡平了许多割据政权,向着大一统的目标迈进。此时北方辽国(契丹后来政权)已经是幅员辽阔的大集团了,而且已经有了跟大宋相抗衡的军事实力,所以赵匡胤没有轻举妄动,而是在北方边境重兵把手,以待时机。可惜的是,没等到自己御驾亲征,就已经去世了。收复的任务又交给了宋太宗赵光义。那么,在宋太宗手里,能否顺利将燕云十六州收回呢。可历史上的翘首期盼,并不能等于现实历史。

三、错失良机,功亏一篑。

要说赵光义是大宋王朝离收复燕云十六州最近的一次。 他继位以后,为了完成先帝遗愿,在各位辅政大臣的建议下,他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宋太宗首先攻打北汉,北汉是北方大辽的邻居,宋太宗采取步步紧逼的办法。辽国知道宋朝的想法,于是派兵增援北汉,但是庆幸的是,两路联军依然被宋朝所灭。宋太宗想乘热打铁、乘胜追击。然而,没等站稳燕云地块,宋太宗就箭伤发作而死了。

历史上没有可惜,只有真实。北宋末年,我们还知道发生了一次历史事件——海上盟约(借助渤海地域往来作战而得名)。北宋王室与金国达成协议,借金兵一起攻打辽国。但天下没有白送的午餐。

双方商定:金取辽中京大定府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