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孔子说成大事者不谋于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出至《孙子兵法》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意思是说,成大事者必须有长远的考虑,纵观全局的战略眼光。

如果只考虑的是一时一地的得失,那他注定成不了什么大事。

典型的事例便是红军的长征。

长征开始时,李德博古指挥红军急于渡江北上,强渡湘江,不但致使红一方面军损失惨重,且暴露了红军渡江北上的战略意图,使国民党军沿长江布防,再渡江北上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无奈之中红军只能向西进入贵州。

占领尊义后,毛泽东接过了红军的指挥权。但毛泽东所能走的道路也只能是渡江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师。

为了渡江北上的战略目的,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两占尊义。国民党上当,调出了云南龙云的部队围堵红军,毛泽东乘势挥师杀进云南,直逼昆明,云南省主席龙云急忙调部队驰援昆明,结果金沙江门户大开,毛泽东乘势率军渡过金沙江,实现了率部渡江北上的战略意图。

反观蒋介石、龙云都是没有全局观念,只在乎一时一地的得失,所以才被毛泽东所调动,放红军渡过了金沙江。

为什么孔子说成大事者不谋于众

孔子是名人,影响力更大,人都会借用名人效应的。如《论语》,其实是孔子的学生事后而成藉孔子之名而传场的,《黄帝内经》也是藉黄帝之名而传扬。小时学习语录: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后来才知道,这话原是司马迁写的。多读了一些书,就知道,成大事者,不谋于众,最先并非是孔子说的。我就知道,有“商鞅变法”,有商鞅其人,有《商君书》,读过“疑行无成,疑事无功。……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俗言,做乞儿都要去先。跟在人后,乞讨也不成。凡事与大众商量,求大同,是成不了大事的。社会需要民主,但民主也要有集中,只强调民主,不讲集中是不行的,从办事上说,就要重在民主后之集中。

人生过程就是博弈过程,博弈是智慧的较量,没有智慧,没有谋略能力是博弈不好,难成大事的,做人有智慧有能力,就会眼光独到,别出心裁,与众不同,人云亦云,总是从众心理,没一点特别,能成大功大事?伟大出于平凡,但不是平凡就可伟大。凡凡有智慧,能匠心独到,才会出类技萃,鹤立鸡群,成就伟大。与众无异,与众同谋是成不大事大功的,能特立独行,深谋远虑,不怕非议才有可能。一些事与众谋,不但不会成,还会坏事。这是很值得深思的。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