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老子的轻诺必寡信出自哪一章?孔孟两章翻译古诗文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古诗文网老子的轻诺必寡信出自哪一章

出自《老子》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孔孟两章翻译古诗文网

孔孟两章
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译文:
梁惠王说:“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黄河以内的地方遇到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的地方,同时把黄河以东地方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内的地方。黄河以东的地方遇到饥荒,也这样办。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吗?”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渔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遗憾,就是王道的开端了。分给百姓五亩大的宅园,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绸了。鸡狗和猪等家畜,百姓能够适时饲养,那么,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官府不去妨碍他们的生产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办好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导老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实行王道,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现在的梁国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说:‘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由于年成不好。’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
简要分析: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学家学派最有声望的大师。他的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因此孟子对那些步行仁政,残酷掠夺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恶痛绝。《寡人之于国也》就辛辣地嘲弄了以贤君自居的梁惠王,并愤怒的指出一些封建王侯自诩“为民父母”,可实际上确实“率兽而食人”的人,是人民的灾星。
《孟子》善用比喻和寓言来说理,论辩技巧十分高明,这在本文中都有明显的体现。

列子一则原文古诗文网

1. 关于列子的古诗句
关于列子的古诗句 1. 《列子》中说明友人的古诗句
《列子》又名《冲虚经》、《冲虚真经》,是道家重要典籍,由郑人列御寇所著,所著年代不详,大体是春秋战国时代。该书按章节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等八篇,每一篇均由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道于事。其中较为人熟悉的包括“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亡斧者(亡斧意邻)”、“歧路亡羊”等。

唐代时,《冲虚真经》与《道德经》、《庄子》、《文子》并列为道教四部经典。

列御寇,或称列圄寇,春秋时期郑人,道家学派的先驱者,人称列子,主张贵虚。

列御寇于《史记》无传,其名散见于《庄子》、《管子》、《晏子》、《墨子》、《韩非子》、《尸子》、《吕氏春秋》等书。列御寇成名于《列子》一书,有章以其名为章名,主旨在于宣扬不可炫智于外而应养神于心,达到“天而不入”顺从自然,达到无用之用的境界。

列子是郑国人,先于庄子,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相传他曾向关尹子问道,拜壶丘子为师,壶子对列子说:“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不知其谁何,因以为弟靡,因以为波流,故逃也。”后来又先后师事老商氏和支伯高子,修道九年之后,他就能御风而行。唐玄宗天宝年间诏封为“冲虚真人”,宋徽宗宣和年间封为“冲虚观妙真君”。

一般人认为《列子》的原著在西汉以后便已散失,唐代柳宗元已经怀疑此书的来源,姚际恒《古今伪书考》首先认定《列子》是伪书,现存的《列子》已经不是原著,而是晋人凑杂道家的思想而写成的,叶大庆等人都以为此书为伪。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更指出释氏轮回之说出于《列子》,非常可笑。马叙伦《列子伪书考》说:“盖《列子》晚出而早亡,魏晋以来好事之徒聚敛《管子》、《晏子》、《论语》、《山海经》、《墨子》、《庄子》、《尸佼》、《韩非子》、《吕氏春秋》、《韩诗外传》、《淮南》、《说苑》、《新序》、《新论》之言,附益晚说,假为向序以见重。”。钱钟书在《管锥编》中提出《列子》受佛教思想影响,可知是魏晋时代的伪书,但也指出《列子》全书“窜取佛说,声色不动”,“能脱胎换骨,不粘皮带骨”。

《列子》一书包含了许多寓言,都带有足以警世的教训,也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现存《列子》的注本有晋代张湛注的《冲虚至德真经》八卷
2. 关于伯牙子期的古诗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出自伯牙绝弦

浪说曾分鲍叔金,谁人辨得伯牙琴!

干今交道好如鬼,湖海空悬一片心。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音!

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绝弦已无声。

高山流水琴三弄,清风明月酒一樽。 出自《警世通言》 明·冯梦龙
3. 俞伯牙与钟子期的诗句
两人千古传诵的诗篇: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据《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时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列子•汤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