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蝶恋花,念奴娇,浣溪沙,卜算子,这些宋词都代表什么吗?李之仪那首著名的卜算子,为什么最后一句多了一个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有谁知道蝶恋花,念奴娇,浣溪沙,卜算子,这些宋词都代表什么吗

“词”,系韵文体之一。原指古乐府的变体,后以泛称合乐的诗体。词始於于唐,盛于宋。

因其由诗歌发展而来,故称诗馀;因其先有曲调,后有文词,又称曲子词;因其句式长短不一,故又称长短句。每首皆有调名,称词调;每调的片(阕)数、句数、字数、用韵、字的平仄,都有一定的格式。

“蝶恋花”,词调名。本唐教坊曲,名《鹊踏枝》。尚有《黄金缕》、《卷珠帘》、《明月生南浦》、《细雨吹池沼》、《凤棲梧》、《一箩金》、《鱼水同欢》、《转调蝶恋花》等别称。双调,六十字,以冯延巳词为正体,以宋.晏殊词改今名。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

“念奴娇”,词调名。念奴,唐.天宝年间著名歌者,因取为调名。此调别名甚多:苏轼《赤壁怀古》词,有“大江东去”、“一尊还酹江月”句,因名《大江东去》或《酹江月》;曾靓词,名《壶中天慢》等等。大体上都是一百字左右,双调,分平韵、仄韵两种,句读也大同小异。

“浣溪沙”,词调名。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也作《浣沙溪》或《浣溪纱》。分平韵仄韵两体。平韵见唐人词,仄韵始自五代.南唐李煜;均双调,四十二字。此调以唐.韩偓词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三句两平韵为正体。

宋.孙光宪、顾敻之摊破句法,李煜词之换仄韵都是双体。

“卜算子”,词牌名。唐.骆宾王作诗喜用数字,人称“卜算子”,词家遂用调名。

词为,双调四十字,仄韵。又名“缺月挂疎桐”、“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白玉石”等。

李之仪那首著名的卜算子,为什么最后一句多了一个字

李之仪那首著名的卜算子,为什么最后一句多了一个字?

“定不负相思意”。对比陆游和毛主席的《咏梅》,分别是“只有香如故”和“她在丛中笑”


前言

唐宋词的词牌,常常一词有多体。原先的唐宋词是歌词,需要依照曲谱填词。我们今天见到的词谱,是明朝人根据唐宋词归纳而来。

所以常有唐宋词并不符合我们见到的词谱。

一、卜算子有7体

今天填词,大多使用《钦定词谱》,在这个词谱中,卜算子有7体。

题主所说的陆游和毛主席的《卜算子 咏梅》,都是正体,即苏轼体:

卜算子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 苏轼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中中中中平句中仄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中中中句中仄平平仄韵

  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中中中中平句中仄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中中中句仄仄平平仄韵

二、尾句6字的卜算子

卜算子结尾一句有5个字的词体,也有6个字的词体。其中上半部分结尾一句5个字,下半部分结尾6个字一句的,有徐俯体:

  胸中千种愁 ,挂在斜阳树。 绿叶阴阴自得春, 草满莺啼处。

  平平平仄平句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句仄仄平平仄韵

  不见淩波步 ,空想如簧语。 门外重重叠叠山, 遮不断、愁来路。

  仄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句平仄仄读平平仄韵

不过,李之仪的卜算子,与上面两个词体都不完全相符。

三、李之仪的卜算子属于哪一个词体

除了苏轼体(上下部分都是5字句,上5下5)、徐俯体(上5下6),还有黄公度体(上6下5)、张先体和杜安世(上6下6),还有一种无名氏体(上5下7)

我们看看李之仪的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 ◎●○○▲ ⊙●○○◎◎⊙ ◎●○○▲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 ◎●○○▲ ◎●○○◎◎⊙ ●●○○▲

明显可以看出,除了最后一句多了一个“定”字,这首词完全是苏轼体。

四、衬字

这个“定“” ,在此处为衬字。词是歌唱之词, 可以看到个别唐宋词有衬字 。

《汉语大词典》对衬字的解释为:

“曲词中在曲律规定的字数之外增加的字。常用以补足语气,增加声情色彩。它在歌唱时不占重要拍子,不能用于句末,不能做韵脚。字数不论,一般小令衬字少,套数多,杂剧更多。也称垫字。”

例如敦煌曲子词中,有很多用衬字的作品。如《望江南》:

“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夜久更阑风渐紧,为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

似为衬字。

欧阳炯《江城子》: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如为衬字。

结束语

衬字在宋词中,不算太多, 李之仪的这首《卜算子》是最有名的案例。到了元朝,在散曲杂居中,衬字就用得多了。

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说:“博学工于文词,有遵音调作者,有增衬字作者......”

例如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每句的前三个字都是衬字。

@老街味道

以《卜算子》写的词你最喜欢的是哪个

卜算子

风舞迎冬至,雪漫妆山河。万里如云银光闪,红梅赞雪歌。

歌进千万家,童欢喜戏雪。皑皑雪堆一排排,各种雕像塑。

卜算子是词牌名,怎么做一首词

【卜算子 】

无语送残阳,洒泪都成血。弱柳亭前絮无声,云里盟时月。

易负玉郎情,难解同心结。欲忘天涯薄幸人,又见花间蝶。

【卜算子 】

一去信音稀,几度归帆望。纤指轻匀粉腮红,喜鹊檐前唱。

无隙怨别离,泪里愁情放。月满西厢细语时,情满霞罗帐。

这是我曾经写的两首《卜算子》,第一首是一位女子的离情别绪,第二首是久别之后的欣喜。写的都是女子的闺情别怨,其实你知道吗,《卜算子》的调名本意为歌咏占卜测算的小曲。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讲讲这一词牌的来历。

据明末清初著名词曲家万树所撰的《词律》里所讲,这一词牌有两个来历,第一是来自于为骆宾王,因为在诗人写了不少题目带数字的诗,如《秋日送侯四得弹字》,《秋夜送阎五还润州》、《在兖州饯宋五之问》、《初秋于窦六郎宅宴》等。所以人称为‘卜算子’,词取以为名谓为‘卜算子’。

而另一说法来自黄庭坚的:似扶着卖卜算,卜算指卖卜算命之人。子:“曲子”的省称。即小曲的意思。因此,调名本意即为歌咏占卜测算的小曲。此句出自其词作《河传》,此词有序曰:“有士大夫家歌秦少游‘瘦杀人,天不管’之曲,以‘好’字易‘瘦’字,戏为之作”,词曰:“心情老懒,对歌对舞,犹是当时眼。巧笑靓妆,近我衰容华鬓,似扶着,卖卜算。思量好个当年见,催酒催更,只怕归期短。饮散灯稀,背锁落花深院。好杀人,天不管。”从词意中看,是将自己戏称为一个东张西望的算命先生,颇有趣味,有与秦观词相戏的意味。

据传此调之始词是北宋初年张先所作,此后从者甚众,出了不少传世佳作,因此也有不少别名。《御定词谱》中列举此词的异名为:“苏轼词有‘缺月挂疎桐’句,名《缺月挂疎桐》;秦湛词有‘极目烟中百尺楼’句,名《百尺楼》;僧皎词有‘目断楚天遥’句,名《楚天遥》;无名氏词有‘蹙破眉峰碧’句,名《眉峰碧》。”

《词谱》以苏轼词为正体。双调,仄韵,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在偶数句用仄韵,奇数末字须用平声。两结句有增衬字为六字句的。因为此调变体很多,词谱就不一一介绍了,有兴趣的朋友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