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通史——一个千年帝国的兴衰
发布时间: 2023-07-06

加洛林王朝时期(843—911年)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签订《凡尔登条约》,瓜分加洛林王朝为西、中、东三部分。

870年,西法兰克王国和东法兰克王国签订《墨尔森条约》,瓜分了中法兰克王国的大部分国土,只留下了亚平宁半岛北部地区给中法兰克王国。

891年,阿纳尔夫大败维京人,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911年,卡洛林王朝绝嗣,法兰克尼亚公爵康拉德一世被诸侯选举为国王。

918年,康拉德一世去世。

查理曼大帝

萨克森王朝时期(919—1024年)919年,萨克森公爵亨利继承王位,建立起萨克森王朝。

936年,亨利一世去世,其儿子奥托一世即位。

951年,奥托一世进入亚平宁半岛北部,自封为“意大利国王”。

955年,奥托一世在列希菲德彻底击败马札尔人,终止了他们对西欧的侵略。

962年,奥托一世被教皇加冕为罗马皇帝,东法兰克王国由此成为神圣罗马帝国(962—1806年)。

973年,奥托一世去世,其儿子奥托二世即位。

983年,奥托二世去世,其儿子奥托三世即位。

1002年,奥托三世去世,其堂兄亨利二世即位。

1024年,亨利二世去世,因没有子嗣,萨克森王朝结束。

奥托大帝

萨利尔王朝时期(1024—1125年)1024年,康拉德二世即位,萨利尔王朝兴起。

1034年,康拉德二世吞并勃艮第王国。

1039年,康拉德二世去世,其儿子亨利三世即位。

1046年,亨利三世出兵罗马,废黜了教皇本笃九世和他的两个对手,结束了三人争当教皇的丑剧,任命了第一个日耳曼血统的改革派教皇。

1056年,亨利三世去世,其儿子亨利四世即位。

1075年,教皇格利高利七世发布公告,禁止俗世授职,与亨利四世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格利高利七世将亨利四世逐出教会,并废除了他的皇位,引起了神圣罗马帝国的政治大动荡。

1077年,亨利四世亲自到卡萨诺请求教皇格利高利七世的原谅。最后,教皇格利高利七世收回了驱逐令,亨利四世发誓改过自新,回国后开始重建威信 。

1080年,教皇格利高利七世再度将亨利四世逐出了教会。

1084年,亨利四世出兵罗马,用武力另立克莱门三世为教皇,原教皇格利高利七世惨遭流放,后来死在了萨勒诺。

1106年,亨利四世去世,其儿子亨利五世即位。

1122年,亨利五世和教皇卡利克斯特二世签订《沃尔姆斯宗教协定》,解决了俗世授职上的分歧。这个协定使皇帝同意放弃俗世授职,教皇允许皇帝拥有向主教赐授地域管辖权和行政管辖权的象征物。

1125年,米兰和其他伦巴底城市脱离神圣罗马帝国,成了自治市。同年,亨利五世去世,萨利尔王朝结束。

972—1043年的神圣罗马帝国

韦尔夫王朝时期(1125—1137年)1125年,洛泰尔即位,韦尔夫王朝兴起。

1137年,洛泰尔去世,韦尔夫王朝结束。

霍亨斯陶芬王朝时期(1138—1254年)1138年,康拉德三世即位,霍亨斯陶芬王朝兴起。

1152年,康拉德三世去世,腓特烈·巴巴罗萨当选为皇帝,衰落的帝国逐渐被复兴。

1155年,腓特烈一世出兵罗马,帮助教皇哈德良四世平定了阿诺德领导的市民叛乱。不久,腓特烈一世和哈德良四世发生矛盾,双方在亚平宁半岛展开了争夺控制权的斗争。

1159年,教皇哈德良四世去世,亚历山大三世继任为教皇。亚历山大三世为遏制腓特烈一世,组建了“伦巴底联盟”。

1176年,伦巴底联盟在莱尼亚诺击败腓特烈一世,腓特烈一世被迫妥协,表面上承认伦巴底城市的独立地位。

1180年,腓特烈一世击败了他最强大的封臣——萨克森公爵、韦尔夫家族的 “狮子 ”亨利,从而牢牢地掌控了日耳曼诸国。

1189—1190年,腓特烈一世率军进行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在进军途中落水淹死,其儿子亨利六世即位。

1194年,亨利六世通过与西西里公主康斯坦丁结婚,获得了西西里岛和亚平宁半岛南部。

1197年,亨利六世病死,留下了年仅三岁的小腓特烈。亨利六世的弟弟菲利普为了打压韦尔夫家族的继承人奥托而继承了皇位,帝国于是爆发了内战。

1208年,菲利普病死。

1209年,奥托在教皇英诺森三世的支持下成为皇帝,然而奥托一登基就撤回了先前对英诺森三世的承诺,英诺森三世于是转而支持小腓特烈。帝国于是又爆发了内战。

1214年,法国国王腓力二世击败奥托,奥托于是失去皇位,腓特烈二世名正言顺地当上了皇帝。

1228—1229年,腓特烈二世率军进行第六次十字军东征,与穆斯林通过签订条约重新收回耶路撒冷。

1250年,为了争夺对亚平宁半岛的控制权,教皇英诺森四世开除了腓特烈二世的教籍,任命一个新的皇帝取而代之,还发动了一次宗教战争,意在将腓特烈二世驱逐出境,神圣罗马帝国于是陷入动荡。同年,腓特烈二世去世,其儿子康拉德四世即位。

1254年,康拉德四世去世,神圣罗马帝国进入皇位空缺时期(1254—1274年)。

腓特烈一世

哈布斯堡王朝时期(1273—1806年)1273年,鲁道夫一世成为皇帝,并建立起哈布斯堡王朝。鲁道夫一世登基后,采取各种措施重振中央皇权,虽然最终没能取得成功,但是奠定了哈布斯堡家族在奥地利的核心地位。

1291年,鲁道夫一世去世,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随后被拿骚家族、哈布斯堡家族、卢森堡家族、维特斯巴赫家族轮流控制,神圣罗马帝国于是渐渐发展成为一个由独立小国组成的松散联邦,被选举出来的皇帝形同虚设。

1356年,神圣罗马帝国颁布《金印勒书》,它正式规定以选举制解决皇帝的继承问题,并指派七名日耳曼王公为选帝侯。

1438年,阿尔伯特二世即位,哈布斯堡家族从此重新控制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

1273-1378年的神圣罗马帝国

1439年,阿尔伯特二世去世。

1440年,阿尔伯特二世的儿子腓特烈三世即位。

1493年,腓特烈三世去世,其儿子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即位。

1494年,法兰西王国为争夺对意大利的控制权,与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帝国爆发了持续六十五年的战争。

1517年,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运动。

1519年,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去世,其儿子查理五世即位,西班牙王国从此被纳入了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体系。

1522年,奥斯曼军队击败医院骑士团,攻占罗德岛。

1524—1526年,德意志地区从西南到东北部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和城市大众起义。

1525年,查理五世在帕维亚大败法兰西军队,俘虏法王弗朗索瓦一世。

1526年,奥斯曼帝国在莫哈奇大败匈牙利军队,匈牙利国王战死,查理五世随后把匈牙利纳入了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体系。

1529年,奥斯曼帝国第一次围攻维也纳,查理五世的弟弟斐迪南坚守维也纳,奥斯曼军队退兵。

1530年,查理五世正式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

1533年,弗朗西斯科·皮萨罗远征南美洲,灭亡印加王国。

1537年,查理五世联合威尼斯等基督教国家,组建基督教神圣联盟。

1538年,奥斯曼舰队在普雷韦扎湾大败基督教神圣联盟舰队。

1541年,查理五世远征阿尔及尔,被奥斯曼军队击败。

1547年,查理五世与奥斯曼苏丹苏莱曼签订停战协定。

1555年,《奥格斯堡宗教和约》签订,新教取得与天主教平等的地位,但双方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1556年,查理五世患病在身,无力处理政务,把西班牙王国让给了儿子菲利普二世,同时把神圣罗马帝国让给了弟弟裴迪南一世,开始了隐居生活。

1558年,查理五世去世。

查理五世

1564年,裴迪南一世去世,其儿子马克西米利安二世即位。

1576年,马克西米利安二世去世,其儿子鲁道夫二世即位。

1608年,福音新教联盟成立。

1609年,天主教同盟成立。

1612年,鲁道夫二世去世,马蒂亚斯即位。

1618年,波西米亚新教徒起义,三十年战争爆发。

1619年,马蒂亚斯退位,斐迪南二世被选举为皇帝。

1620年,波西米亚新教徒起义被天主教军队镇压。

1621年,福音新教联盟解散。

1625年,丹麦王国对神圣罗马帝国宣战。

1629年,丹麦王国战败,被迫与神圣罗马帝国签订《哥本哈根条约》,暂时退出了战争。

1630年,瑞典王国对神圣罗马帝国宣战。

1631年,瑞典军队和德意志诸侯在莱比锡大败天主教军队,并控制了布拉格、美因茨、慕尼黑等重要城市。

1632年,瑞典军队和德意志诸侯在吕岑大败天主教军队。

1634年,天主教军队在诺尔德林根大败瑞典军队和德意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