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酒一杯家万里,全诗是那首?“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借用了什么典
发布时间: 2023-07-06

浊酒一杯家万里,全诗是那首

出自《渔家傲·秋思》,是北宋词人范仲淹创作的一首词。

词人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在上片描摹出了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词的下片则抒发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原文如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如下: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大雁又飞回了衡阳,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难以入睡,无论将军还是士兵都白了鬓发,泪满衣襟。

词语注释如下:

渔家傲:词牌名,又名“渔歌子”“渔父词”等。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五仄韵。

塞: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

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扩展资料:

宋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词人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词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下片着重抒情。起句“浊酒一杯家万里”,这是词人的自抒怀抱。他身负重任,防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这“一杯”与“万里”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一杯浊酒,销不了浓重的乡愁,造语雄浑有力。“燕然未勒归无计”,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是无从谈起的。

这首词变低沉婉转之调而为慷慨雄放之声,把有关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到词里,可谓大手笔。从词史上说,这首词沉雄开阔的意境和苍凉悲壮的气概,对苏轼、辛弃疾等也有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渔家傲·秋思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借用了什么典故

你好!“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中“燕然未勒”引用了窦宪的典故。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汉和帝永元元年(89),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希望对你有帮助啦,祝愉快!

怎样理解“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这两句的大意是饮下一杯浊酒,想起万里之外的故乡,十分思念,但还没有在燕然山上刻下战功,不能考虑什么时候回乡。

《渔家傲· 秋思》是范仲淹为戍边的将士们所作的词,表现了将士们生活环境的艰苦孤独和对家乡和亲人弄弄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现了将士们爱国、报国的意志和建功立业的决心,展现了将士们的英雄气概。

这两句词就是集中抒情的句子,饮酒后思及“家万里”,将士们的心中包含痛苦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但是作为一名士兵,“燕然未勒”,又有何面目回乡。“燕然”即燕然山,《后汉书·窦宪传》中写,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获胜,在燕然山刻石勒功记录胜利。“燕然未勒”代表着战事还未平息,将士们还没有立下功勋。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是不会回乡的。这表现了将士们建功立业的决心。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