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德军距离莫斯科只有8公里,苏军却在进行阅
发布时间: 2023-07-11

王光之/一个有腔调的人文解读头条

1941年,11月初。

大概已经是俄罗斯漫天飘飞的季节了。这当头的俄罗斯腹地,早已然是天地茫茫,彤山琼玉迤逦,凄迷朔风阵阵,直吹得远空迷离,鹅絮像从雪山刮下来的一般。

二战时期的冬季,一个俄罗斯小女孩和她的猫

德军的先头部队已经突破了莫斯科郊外的最后一道防线,这些踌躇满志的日耳曼小伙子们兴奋地互相打着招呼:

“嘿,我都能看见克里姆林宫的红星了,前面就是莫斯科!”

克里姆林宫塔顶的红星

这个时候,莫斯科只剩着最后一道可怜巴巴,如同纸糊的防线。不在斯摩棱斯克,也不在基辅,就在莫斯科城外。而莫斯科城内,一场大阅兵正在酝酿.......

按道理说,都这个节骨眼了,虎狼即在城外,为什么苏军还要坚持阅兵呢?

德军摩托化机械师,莫斯科城外

就在10月1日,我们伟大的祖国举行了建国70周年的大阅兵,可谓是气势如虹,兵强马壮,向世人宣告了中国的气力与大国风貌。

国庆70周年大阅兵

在满心欢喜之余,我脑袋里却泛起了一些遥远的记忆。

那就是被誉为

”一个冬天的奇迹“

的1941年红场阅兵。明面上为的是纪念十月革命24周年,

而实际上,为的是拯救苏联。

这本无可厚非,毛子本来就是世界上最喜爱阅兵的民族,但这次阅兵,有些许不同。

既不是和平年代昭告天下的盛举,也不是战争过后体现铁血的风采,而就在战争里面!

1941年红场阅兵,所有的士兵都是准备开赴战场,枪支弹药也都是上了膛

当时的德军,最先头的部队,距离莫斯科只有区区八公里,你没听错。而阅兵之后,所有的士兵立刻开赴战场,一秒都没有停歇。而这场全部由现役部队,甚至是从战场上撤下的部队受阅的阅兵,怕是人类历史上最“糟糕“的阅兵,步履不齐,行军拖沓。但天地怆然之间,却也是最悲壮的一次阅兵。

这个骨子里,血液里都有战争印记的民族,往往最容易和“悲壮”这词联系上。

展开全文

1941红场阅兵前夕——德军兵临城下,苏军节节败退

1941年,6月22日,德军总指挥部,在希特勒的指示下,发动了针对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渴求以短短3个月的时间打垮苏联这个”红色巨人“

。德军190个师550万人,3800多辆坦克,4900多架战机,14000多门大炮倾巢出动,兵锋直指莫斯科。

准备不足的苏军伤亡瞬而之间破了300多万,山河满地尸首,天地哀恸。彷佛苏联一下子就被打垮了。

希特勒在东普鲁士“狼穴”德军指挥部

计划很成功,而且是出乎意料的成功,虽然由于苏联国土太过庞大,纵深宽广,德军的速度并没有预计的”9月占领莫斯科“那么快。但是9月初,莫斯科也已然是德军”探囊可取之物“。

巴巴罗萨计划

9月初,德军制定了”台风计划“

,针对这座”英雄的城市“莫斯科,他们不可谓不谨慎。180多万德军,1700多辆坦克,1390多架飞机,7000多门大炮,业已兵临莫斯科城下。

最接近莫斯科城的,是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的先遣部队。只距离莫斯科只有8公里时,师长兴奋地向古德里安报告:“伟大的将军,

我们只需要最后一次冲锋!”

德军的“闪电”要劈开莫斯科了。

古德里安,德国装甲集团军元帅,“闪电战之父”

摩拳擦掌之间,莫斯科彷佛都要颤抖,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莫斯科郊外的德军装甲部队

莫斯科会战宛如火药堆,只需要一点火星就能熊熊燃烧。

11月初,三个德军方面军中的中路方面军已经凿开莫斯科外的层层”铁藜“。

莫斯科,苏联的心脏就在他们面前,挡住他们的只有伤亡过半,损兵折将,一身血污的莫斯科城防军以及刚刚建立的新兵连。

怎么看,莫斯科都要亡了,但出人意料的,才是历史。

11月到来了,莫斯科城内人心惶惶,几如末日,不断有伤兵在城里休憩,城内到底遍布军事设施,不像一座城市,倒像一座堡垒,加上德军的间谍策反和宣传,这让莫斯科市民惶惶不可终日

莫斯科城内的防御设施

10月5日后,苏联大部分中央党政军机关都撤离到古比雪夫,所有莫斯科企业都停业了。只剩包括最高统帅斯大林在内的8个领导人,连列宁的遗体都被撤离到了秋明,莫斯科百分70的市民几乎也准备逃离,莫斯科要成一座弃城了?

德军包围莫斯科

斯大林正在克里姆林宫里踱步,他刚刚从召来了朱可夫,现在正在等着朱可夫到来。此刻的他已经思考了快一个月,到底要不要撤离莫斯科?

朱可夫也很明白,这一次,不成功便成仁。他朱可夫便要么战死沙场,要么提头去见斯大林。

朱可夫在前线指挥

这就是1941年红场阅兵前夕的故事,德军兵临城下,苏军节节败退。

1941红场阅兵——用一场阅兵拯救一个国家

10月后,朱可夫抵达莫斯科,开始接手防务,这是一座已经“四面楚歌”的城市,德军的炮声彷佛就在耳边般。

莫斯科混乱了,不法分子打砸抢烧,城市街道到处都是垃圾,警察,交通等数百个系统瘫痪。苏联无奈出动了内务军维持秩序。但恐惧仍然像传染病一样蔓延。

苏联内务军,苏军最精锐的部队之一

不断有干部劝斯大林离开莫斯科,但斯大林言辞道:

你以为放弃的只是莫斯科吗?你放弃的是苏联的人心!

10月底,斯大林终于不再踱步和焦虑,他决定和莫斯科共死生。

他很明白,放弃了一座莫斯科,还会有千千万万座“莫斯科”。

10月28日,斯大林召开了最高级别的国防紧急会议。会议不商讨装备和兵力,却

只有一个主题——士气与民心。

斯大林和尚未撤离莫斯科的干部们

当朱可夫找到斯大林表示:统帅,我们需要谈谈莫斯科的防御部署。

斯大林沉静地说:让我们来聊聊阅兵。

一时间朱可夫和在场的所有苏联元帅和中央领导人都傻了。

“钢铁之人”斯大林一言定九鼎,他说要阅兵,就是一定要。尽管所有的苏联将军都不明所以。这让朱可夫无比崇拜斯大林,

能让一个强人崇拜另一个强人,需要的是魄力和铁腕,还有一颗勇敢的心。

斯大林无疑是有的。

他说:这一次的阅兵,不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一定要进行。

斯大林作为一个高瞻远瞩的领导人的一面显露无遗,在当时士气极低低迷的莫斯科军民看来,他们宛如德军的瓮中之鳖,斯大林明白这一场阅兵很必要!

而这次阅兵还得感谢一个人——希特勒。

没有他,还真不可能有这么一场气力千钧,彪悍史册的阅兵。因为冬天的到来,雪水鼓动起了泥泞,古德里安明白不宜久拖,而坚持进攻,但希特勒则下令在10月休整,等到11月7号当天占领莫斯科。

德军

为什么?

一是德军确实需要修整,二是希特勒想要羞辱苏联。和打败法国后,让法国在一战签订条约的火车车厢里签订受降仪式如出一辙。

误打误撞,给了斯大林机会。

所以11月7日的红场阅兵,一分都不能晚。从后方,苏军开始调动部队前来阅兵,最后的人数参与检阅的是28677人以及1000多辆坦克。而从西伯利亚和远东各地赶来的部队却足足有110多万。

1941年红场阅兵

而阅兵当天,斯大林给朱可夫下达了死命令——

就算是死扛,也要让莫斯科完成阅兵。

朱可夫元帅

除此之外,斯大林要让几十万的莫斯科市民准时到场,无论男女老少,黄发垂髫,皆在大雪纷扬之间的刺骨中注视着红场。斯大林还向全世界广播,当然包括远在德国的“朋友们”。

莫斯科市民

阅兵在上午8点准时开始,按照苏联规定,10点才是正式时间,但为了有效防御德军空袭,给大阅兵腾出空隙,阅兵破天荒的第一次提前了。

整场阅兵都在纷扬漫天的大雪中进行,鹅毛大雪,洋洋洒洒和飞絮渐渐之中,士兵们的铿锵面貌,市民们的悲愤交加,显得异常悲壮。

因为所有的士兵都接到了命令——一旦德军开始进攻,停止阅兵,立刻投入作战。

参与阅兵的西伯利亚方面军

白雪覆盖了一切,士兵们有很多人只接到命令是开赴战场,而不是参加阅兵。来到现场,才发现还有个红场阅兵的仪式,顿时每个人的表情都是坚毅和悲怆。

阅兵总指挥,阿尔捷米耶夫中将

斯大林发表了讲话,他的声音此刻全世界都可以听到,他说:

斯大林讲话

我们的伟大祖先会和你们一起战斗!所有的苏联人民团结起来,击退法西斯。

语罢,全场的高呼“乌拉”几乎喝退大雪,几十万军民高唱的国际歌响彻云霄。

高呼乌拉的红军

在寒冷之中,斯大林的一席话语就让他们迸发出了烈火一般的士气。

与所有的阅兵不同,1941年红场阅兵,所有的士兵几乎都是在役,甚至是刚刚参与作战的士兵,他们的身上都是载满弹药的步枪。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