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清”染”两个字的古诗句?诗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出自哪首
发布时间: 2023-07-06

还有“清”染”两个字的古诗句

1、清泪染长裾

多炡
《怀姚匡叔时在岭南》
2、要趁清霜未染林

张镃
《诚斋现韵见遗走笔复和并邀尤检正京右司观花》
3、香染桃英清入观

张玉娘
《咏案头四后·锦花版》
4、清霜已染千枫树

张嵲
《雨中感怀》
5、秋染湘江到底清

秦韬玉
《长安书怀》
6、色清尘不染

裴度
《西池落泉联句》
7、清霜染丹叶

陆游
《杂兴》
8、染污清都一散郎

白玉蟾
《曲肱诗二十首》
9、蔷薇清露染衣裳

蔡戡
《和胡端约岩桂六首》
10、清霜染岸枫

董嗣杲
《过蕲州》
11、清霜染柿叶

范成大
《霜后纪园中草木十二绝》
12、客染流霞暑气清

方凤
《读西峰寺壁间诗》
13、清虚不染尘

姜特立
《山园四咏·风露亭》
14、澄泉心地清无染

寇准
《赠惠政上人》
15、才染东风便不清

刘月房
《梅花》
16、房栊清染麝香枝

穆修
《烛》
17、本自心清无染着

王炎
《和程丞游清水岩黄龙山韵·黄龙山》
18、清露染颜色

文同
《黄蜀葵》
19、重碧清池染衣湿

杨万里
《瑞庆节日同王式之诣云际寺满散》
20、却被清霜染作绯

杨万里
《晚衙野望》

诗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出自哪首诗

“夜半钟声到客船”出自,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

原文:

枫桥夜泊    

作者: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创作背景:

根据《唐才子传》卷三记载,张继于“天宝十二年(753)礼部侍郎杨浚下及第”,也就是说考取了进士。而就在天宝十四年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六月,玄宗仓皇奔蜀。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赏析:

前两句写了六种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孟薰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前两句是诗人看到的,后两句是诗人听到的,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一夜未眠的诗人有何感受呢?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起缕缕轻愁。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夜行无月,本难见物,而渔火醒目,霜寒可感;夜半乃阗寂之时,却闻乌啼钟鸣。如此明灭对照,无声与有声的衬托,使景皆为情中之景,声皆为意中之音,意境疏密错落,浑融幽远。一缕淡淡的客愁被点染得朦胧隽永,在姑苏城的夜空中摇曳飘忽,为那里的一桥一水,一寺一城平添了千古风情,吸引着古往今来的寻梦者。

全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参考资料

俞平伯.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关于蝉的诗有哪些

1、《塞上曲·其一》【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白话释义:

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

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

2、《入若耶溪》【作者】王籍 【朝代】南北朝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白话释义:

我驾着小舟在若耶溪上悠闲地游玩,天空倒映在水中,水天相和,一起荡悠。

晚霞从远处背阳的山头升起,阳光照耀着蜿蜒曲折的水流。

蝉声高唱,树林却显得格外宁静;鸟鸣声声,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

这地方让我生了归隐之心,我因多年来厌倦仕途却没有归隐而悲伤起来。

3、《蝉》【作者】虞世南 【朝代】唐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白话释义: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4、《蝉》【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白话释义:

蝉本来就因栖息于高枝,难得一饱;它鸣叫不停,却不受理睬,真是白白辛苦,怨恨无穷啊。

蝉彻夜悲鸣,叫到五更天,已是声嘶力竭、稀稀落落,快要断绝了。

可是那些树呢,依旧碧绿青翠,任凭蝉叫得如何凄苦动人,也是无动于衷,真是无情啊!

我职卑禄薄,到处漂泊,早已丢下的家乡田园,已是一片荒芜。

多劳你给我警告,我一家人的生活也和你一样清寒。

5、《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白话释义: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