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抠们”一年掏千亿元,钱被“缺德舅”赚了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有一家公司被称为全美“坪效之王”、Whole Foods Market的“一生之敌”、亚马逊的“反义词”。

它直接把“高学历、低收入”(overeducated,underpaid)人群作为目标用户,满足既要便宜又要品质的“精致抠”用户需求。

它不乐意做线上业务、不进行广告促销、不愿建会员系统,却在巨头环伺中杀出一条路。《财富》曾报道它每平方英尺的商品销售额约为1750美元,是Whole Foods Market的两倍多,更是远超过沃尔玛、Target等大型超市。[1] 它在2020年的收入超过165亿美元(超过1104亿人民币),还常年占据美国最受消费者喜爱超市榜单高位。[2]

它就是Trader Joe's,由Joseph Coulombe创立于1967年。

Trader Joe's门店;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此后在1979年,德国ALDI Nord收购了Trader Joe's希望扩大美国市场,不过Trader Joe's仍保持独立经营。截至2023年1月,Trader Joe's在美国已经拥有560家门店,其中发源地加州拥有192家门店。[3]

Trader Joe's被收购后仍独立经营;图片来源:Trader Joe's

展开全文

尽管近两年零售业受到了疫情影响,但是铁杆粉丝们还是愿意去Trader Joe's门店购物。华尔街日报还对此进行了追踪报道。记者发现有粉丝在Twitter上注册专属账户,用来直播门店的排队情况,其账号平均每周观看直播次数达到10000次。粉丝自豪地表示,“出于某种原因,人们总想去Trader Joe's看看”。

人们在Trader Joe's门口排队;图片来源:华尔街日报

除了本地居民喜爱,Trader Joe's也是许多中国留学生心中的“北美宝藏超市”,被他们亲切地称呼为“缺德舅”。无论是YouTube、Instagram,还是微博、小红书,各大社交平台都有许多用户热情推荐“缺德舅必买清单”,或是发布“缺德舅新品测评”。

Trader Joe's在中国社交平台上也受到大量关注;图片来源:社交平台截图

“缺德舅”无疑在产品、定价、购物体验等方面都有独特之处,而它的长成对于大洋彼岸的中国新零售市场也有着参考价值。

今年1月,盒马CEO侯毅发布全员信表示“新零售进入成熟期,盒马鲜生实现盈利”;叮咚买菜宣布“从生鲜电商到食品公司”的转变;山姆会员店则一边开新店一边持续在网上打造“流量密码”……可以看到,新零售公司需要新的突破口。

今天就从这个“全美坪效之王”出发,看看它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让“精致抠”用户沉迷?没有线上销售的Trader Joe's,又是靠什么吸引客户的?我们希望能通过本文,给大家带来一些运营的新思路。

一、全美坪效之王,如何让“精致抠”人群沉迷?

被称为“缺德舅”的Trader Joe's,实际并不“缺德”。在创立之初,创始人Joseph就把“高教育、低收入”人群作为目标用户,希望能提供他们能承担得起且优质的产品。

除了满足“精致抠”用户的购买需求,Trader Joe's还能让他们沉迷于原来不打算购买的产品。那么这位“全美坪效之王”具体是怎么做到的?

1、低价

想要吸引“精致抠”人群,第一步就要低价。而Trader Joe's保持低价的方式就是控制成本。它在官网上表示,“我们省下的每一分钱,都是您节省的一分钱”。

Trader Joe's不仅会直接和供应商合作“防止中间商赚差价”,还会通过谈判和供应商换取低价。凭借单次大量购买、尽早签订合同、取消货架费用等条件,Trader Joe's与许多供应商签订了合作。

于是,在Trader Joe's可以看到远低于市场上同品类定价的产品。例如仅售1.99美元(目前上涨至2.99美元),比饮料还便宜的Charles Shaw葡萄酒。因为低定价,Trader Joe's的粉丝也给它起了“Two Buck Chuck”(两美元葡萄酒)的昵称。自2002年销售以来,这款葡萄酒已售出超过10亿瓶[4]。

仅售1.99美元的Charles Shaw葡萄酒;图片来源:SFGATE

同时为了维持长期稳定的低价协议,Trader Joe's会要求供应商对合作进行保密。但仍有行业媒体试图通过FDA和USDA发布的Trader Joe's产品召回信息,来寻找一些蛛丝马迹。

美国Vox Media集团旗下的食品餐饮媒体Eater就发现,除了Trader Joe's自己开发一系列专供门店的小型供应商外,其产品背后不乏一些与主流超市合作的知名供应商。例如Wonderful Pistachios的制造商,也供应Trader Joe's的开心果。而Trader Joe's的芒果汁也和Naked Juice的芒果汁配方非常相似。[5]

Trader Joe's和Wonderful Pistachios的对比;图片来源:各品牌官网

Trader Joe's和Naked Juice的芒果汁;图片来源:Trader Joe's、Naked Juice

尽管顾客可能对Trader Joe's产品背后的知名供应商并不知情,但是不少顾客无法拒绝同样优质,但是价格相对更低的产品。

2、“以颗计价”

除了提供2.99美元的葡萄酒、1.49美元的有机黑巧克力、0.99美元的希腊酸奶等低价优质产品外,Trader Joe's还通过对水果和蔬菜进行“以颗计价”来吸引消费者,甚至连香蕉都能用0.19美元购买1根。

一方面,顾客可以花同样的价格,买到更多量的食物。同样是花费1.99美元,你可以挑选一个自认为最大最满意的蜜瓜。

每个都1.99美元的蜜瓜;图片来源:Twitter@bexmix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点。Trader Joe's希望让独居人群、或是想尝试多种不同类型产品的顾客,购买适量的新鲜蔬菜水果,避免浪费。

Trader Joe's里0.19美元/根的香蕉已经成为一大特色,然而过去它也曾将香蕉打包成4-5根/袋进行售卖。这一销售单位的转变,也和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Dan Bane与亚利桑那州一位年长客户之间的故事有关。

0.19美元/根的香蕉;图片来源:Delish

Dan Bane分享称,他有一天在门店看到一位年长的女士在香蕉柜面前停留很久,但最终没有购买,于是他前去询问原因。该女士告诉Bane:“你要知道,我可能活不到第四根香蕉。”尽管这只是一句玩笑话,但Bane发现了顾客对于最小购买量的需求。于是,第二天公司决定开始以0.19美元/根的价格销售香蕉。

3、自有产品

在Trader Joe's,有超过80%的产品都为自有品牌[6]。这些自有品牌产品的异域风味和烹饪体验,也吸引了许多顾客尝试。

不同于一些超市按照品类进行自有品牌产品开发,Trader Joe's选择按照食物风味所属的国度来进行开发。

例如,Trader Joe's的亚洲产品线以中国人常见的名字“Ming”(明)来命名,叫做Trader Ming’s;而日本产品线使用了日语对人的尊称“San”(さん),叫做San's。此外,墨西哥产品线使用了常见西班牙名“Jose”,意大利产品线使用常见意大利名“Giotto”;法国产品线则使用常见法语名“Jacques”。

Trader Ming’s系列中的橙子鸡是Trader Joe's的经典产品;图片来源:Trader Joe's

Trader Joe's为顾客带来异域风情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们来Trader Joe's回味家乡风味。如今许多新零售平台也在主推“地域风味”,或许也可以参考其按地域特色打造自有品牌。

此外,Trader Joe's的自有产品在提供美味的同时,还给消费者便捷快速的体验。

一盒售价2.99美元的小笼包,可以直接撕开外包装放进微波炉加热。其塑料盘子中间还有小方格写着“Sauce here”,消费者向方格中倒醋后,醋会沿着纹理流向每个小笼包所在的格子。

小笼包的包装中可以倒醋(红框部分);图片来源:Trader Joe's

“不一定被惊艳,但一定不失望!”是顾客们对于Trader Joe's自有产品的评价。许多消费者觉得,既然不会踩雷,为何不尝试一下低价有特色的产品呢?

二、不支持网购,它靠什么吸引客户?

Trader Joe's的风格并没有在被ALDI Nord收购后被稀释,也没有随着五百多家门店的开设而改变。即使到今天,Trader Joe's仍然不支持网购,也没有自助收银台系统。

可是,Trader Joe's仍然能吸引许多顾客来门店购物。甚至就像现在中国社交媒体上非常流行的“买房要买麦区房”话题一样,在美国也有“缺德舅”区房。为了一周能多逛几次Trader Joe's,一些顾客还会投资“缺德舅”附近的房子[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