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3-07-08

本文目录

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有哪些

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

1、元谋人:距今170万年,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最早的古人类。

2、北京人: 70万年-20万年,学会使用火并保存火,模样与现代人相似。

3、山项洞人:距今3万年,人工取火,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爱美意识。

4、河姆渡人:生活在七八千年的长江流域浙江余姚干栏式建筑木结构水井,种植水稻,饲养家畜,运用雕刻技术,制作陶器玉器和骨哨,懂得使用天然漆,猪纹陶钵。

5、半坡居民:距今6000年的黄河流域陕西西安半坡,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种植粟饲养家畜,制作精美的磨制石器制作彩陶,会纺织;人面鱼纹彩陶盆。

6、阪泉之战:黄帝炎帝,黄帝胜,炎帝归顺黄帝;涿鹿之战:炎黄联盟蚩尤,炎黄联盟胜,演变华夏族。

7、炎帝:陕西渭河流域,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制作乐器琴瑟,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8、黄帝:名轩辕,建造宫室以避寒署,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弓箭。

9、仓颉造字伶伦制作音律嫘祖缫丝。

10、禅让制:尧舜禹禅让给有贤德的人大禹治水,消除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

11、禹在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是我国第一个王朝。禹传位启,标志着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最后一个是桀。

12、商汤灭夏,公元前1600,建商,定都亳。盘庚迁都到殷;最后一代君王纣不得民心。

13、公元前1046年,在牧野之战武王灭商,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

14、分封制:

(1) 目的: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依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3)内容: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4)诸侯权利和义务:具有较大独立性,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调兵。

(5)意义:加强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15、周厉王统治期间,引起”国人暴动”,周朝由盛转衰。

16、青铜器:司母戊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利簋: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之一,记载牧野之战。

17、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是我国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我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最早的有文字记载从商朝开始。

18、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

(1)农业: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深耕细作,经济发展。

(2)手工业:规模扩大,青铜冶铁业得到发展。

(3)商业:出现商品交换,使用金属货币。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对于升入初中的七年级的学生,学习历史不仅要上课认真听讲,课后更要对重点知识点及时总结归纳,定期复习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历史

元谋人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北京人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3、体貌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生产工具)4、生产生活状况采集、狩猎;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5、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山顶洞人1、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三万年;2、体貌特征: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3、生产工具:磨已掌握钻孔光技术和磨制技术(骨针);4、观念: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

历史重点知识点七年级上册

商鞅变法:①铁农具和农耕的使用和推广,导致私田出现。②奴隶主改变剥削方式,出租土地,转化为地主。目的:地主阶级要求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时间:公元前356年。

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③建立县制。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响:商鞅变法后,秦国确立了封建制度。其它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我国的封建社会形成了。

精选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1)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结束时期。

(2)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结束时期。名称春秋战国时间前770——476年前475——前221年

春秋,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战国,因各诸侯国连年争战而得名。

以上就是我为七年级学生总结的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对七年级的学生学习历史有一点帮助。

归纳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期末考试马上就要来临了,下面我归纳了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同学们可以对照复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始农耕生活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1、时间:距今约6000年。

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

区域:黄河流域。

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②生产工具:制作使用精美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③生产活动:开垦土地,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等家畜,进行渔猎,采集野果;④生活用具:彩陶;⑤生活技术: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织、制衣。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1、时间:距今7000年左右;

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

区域:长江流域。

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使用干栏式建筑,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木构水井;②生产活动:农作物种植水稻,农业工具骨耜,家畜以猪、狗、水牛为主;⑤生活技术:制作陶器和玉器,还有简单的乐器骨哨,会运用雕刻技术和使用天然漆,会制作艺术品。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1、长江流域是世界最早栽培人工稻的起源地,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2、原始农业起源于中国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原始农业耕种方式:由“刀耕火种”到耒耜翻土。

4、原始农业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发展。

青铜器与甲骨文

1、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出现: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出现了铜器,如距今约4000多年的甘肃地区齐家文化出土了铜镜。

用途: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礼器的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工艺: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在铸造技术上,采用“泥范,铸造法”,如著名的司母戊鼎。

2、甲骨文记事.

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