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七言诗(百善孝为先古诗4句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百善孝为先古诗4句有哪些

百善孝为先古诗4句列举如下:

1、《别老母》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2、《忆母》倪瑞

河广难航莫我过,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

3、《步虚》司空图

阿母亲教学步虚,三元长遣下蓬壶。

云韶韵俗停瑶瑟,鸾鹤飞低拂宝炉。

4、《十五》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5、《思母》与恭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赞美孝顺的诗句

1、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清·金缨

意思:世上最善良的是父母,最孝顺的是子女。

2、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清·金缨

意思:父母亲生前所期望的,我要继承;父母亲所垂念的人,我要厚待他。

3、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西汉·戴圣

大孝是使父母受天下人的尊敬,其次是不让自己的言行使父母受辱,最基本的是尽自己的力量养活父母。

4、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唐·孟郊

意思: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5、积善与行孝,可以立其身。——《慈竹》宋·黄庭坚

意思:积善和行孝,可以使得自己流芳百世。

表达百善孝为先慈鸟思反哺的诗句有哪些

表达百善孝为先慈鸟思反哺的诗句:

1、《思母》

与恭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2、《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孟浩然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

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

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

3、《西上辞母坟》

陈去疾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4、《谁氏子》

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5、《岁末到家》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有关“百善孝为先”的古诗有哪些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篇》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篇》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篇》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 迎母漂上作》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篇》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入则孝》
夫孝,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列传·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
自古妻贤夫祸少,应知子孝父心宽。——《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三才》
孝当竭力,忠则尽命。——《千字文·全文》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一节》
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孝经·庶人》
天地之性,人为贵。 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圣治》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庶人》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颜氏家训·教子篇》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齐家类》
孝悌有闻,人伦之本,德行敦厚,立身之基。——《隋书·帝纪·卷三》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 哀,祭则致其严。——《孝经·纪孝行》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弟子规·出则弟》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弟子规·入则孝》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弟子规·入则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弟子规·入则孝》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弟子规·入则孝》

百善孝为先古诗4句分别是

百善孝为先古诗4句如下: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迎母漂上作》

2.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王建《短歌行》

3.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黄景仁《别老母》

4.哀哀父母,生我劳瘁。——佚名《蓼莪》

相关内容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篇》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入则孝》

夫孝,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列传·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

自古妻贤夫祸少,应知子孝父心宽。——《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三才》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