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与重大科学发现失之交臂的例子?与诺奖失之交臂的中国作家有哪些你怎么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历史上有哪些与重大科学发现失之交臂的例子

写个来纪念一个上个世纪最天才(没有之一)的有机化学家Robert Burns Woodward

离三次诺贝尔化学奖最近的人(唯一拿过两次的是Sanger,靠是的蛋白测序和DNA测序)

1965年全合成

1981年Woodward-Hoffmann规则,可惜Woodward于1979年去世了,不然他肯定拿的

错过的一个

1973年有机金属,主要是二茂铁表征。Woodward是第一个意识到二茂铁的茂环具有芳香性的人,可惜他拐偏了去研究芳香性,没有深入下去研究二茂铁的结构。他和当时同在Harvard的Wilkinson(得主之一)还有合作研究二茂铁结构,Wilkinson对结构的嗅觉比他差多了,不过坚持了下去发现了夹心结构。当年这个奖颁给两个无机(Fisher和Wilkinson)的人,Woodward写信去抗议了,然并卵。最后无机“教父”Cotton的评价是当年这个奖给得很公正,并没有少给任何人。当然这个是有争议的。

贴一张大神当年60年大寿坐轿子游Harvard化学系的照片

60岁生日那天他四个学生做了轿子(还带顶的),抬着他绕Harvard化学系走了一圈,于是便有了这张照片,当时有人评价就是他就是有机化学的Pope。

后面那个大胡子就是Chemical Biology的创始人之一Schreiber,应该是他最得意的弟子和关门弟子(他还没毕业Woodward就去世了,他最后两年是Woodward的博后Kishi带的)。当年Harvard为了从Yale挖他专门把化学系的名称改了。后来Yale很不爽于是每年都开一个Chemical Biology的symposium,有意无意的暗示自己才是Chemical Biology的发源地。

Woodward的学生和博后都很猛,比如引发抄袭大讨论的Breslow,曾是ACS的Chair,

还有Kishi,搞定了海葵毒素,强推了目前最复杂的化学合成药(六十几步)通过FDA

至于徒孙,单单Schreiber一支就很猛了,当年有一个做Chemical Biology的AP跟我说,每年美帝的Chemical Biology的位置不到10个,其中6个左右被Schreiber的博士或者博后垄断。。。

与诺奖失之交臂的中国作家有哪些你怎么看

在该奖100多年的历程中,除莫言于2012年折桂外,与阎连科、残雪一样与文学奖“擦肩而过”的中国人至少还有八位:

1.辜鸿铭(1857-1928年)

辜鸿铭为清末民初精通国学、西洋科学及语言学的中国第一人,生于南洋华人富商家庭,一生经历颇具传奇,自称“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娶在东洋,仕在北洋”。辜鸿铭学识渊博,满腹经纶,在国内外文化界拥有极强的人气,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称“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知名度之高,可见一斑。

民国年间,辜鸿铭长期在北大任教,讲授英国文学,后随校长蔡元培挂冠而去。1928年,辜鸿铭应军阀张宗昌之邀拟出任山东大学校长,未成行即病逝。1913年,辜鸿铭凭文化巨著《中国的牛津运动》获文学奖提名,最终惜败于泰戈尔。

2.林语堂(1895-1976年)

林语堂是著名的作家、翻译家、语言学家和新道家代表人物,生于基督教家庭,早年留学美法德诸国,学有大成。林语堂回国后曾任教于北大、厦大等高校,并出任过公职,还当选过国际笔会副会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在世界上的知名度非常高。林语堂晚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6年病逝于香港,后移灵台北。

林语堂著作等身,代表作有《京华烟云》、《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老子的智慧》等。1940年、1950年,林语堂曾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但可惜均未获奖。

3.老舍(1899-1966年)

老舍原名舒庆春,后改名舒舍予,“老舍”为笔名。老舍是著名的现代小说家、作家,作品语言俗白精致,雅俗共赏,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建国后,老舍曾担任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理事长、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等职务,并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在文艺界影响力非常大。

老舍在晚年遭受不公正待遇,1966年在北京太平湖投水自尽,年67岁。因国外不了解老舍自杀的情况,所以在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投票中,老舍竟然高居第一。事后,评委会获悉老舍早已遇难的消息,只能将该奖转授川端康成。

4.巴金(1904-2005年)

巴金本名李尧棠,是近代著名的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寒夜》、《随想录》等。巴金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很高,建国后曾担任作协主席,并获得过国务院颁发的“人民作家”称号。2005年,巴金在上海去世,享年101岁。

巴金在国外知名度很高,曾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奖”、法国“荣誉军团勋章”、前苏联“人民友谊勋章”、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特别奖”,并于1984年、2001年两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可惜均未获奖。

5.沈从文(1902-1988年)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历史文物研究者,幼年投身军旅,20岁时弃武从文,开始进行文学创作,一生著作极多。沈从文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 ,创作跨度比较大,代表作有《边城》、《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等。

建国后。沈从文主要从事中国纺织服饰考古研究工作,革文期间曾遭到不公正待遇,后平反调任社科院研究员,1988年病故。沈从文在1987、1988年连续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可惜均未获奖。

6.王蒙(1934-)

王蒙是当代作家、学者,年仅22岁时,便因创作出《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一夜成名”,但也因此被划派,受批判。上世纪80年代,王蒙曾担任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等职,并于1986-1989年担任文化部长。2007年,王蒙因推荐郭敬明加入中国作协,引发较大争议。

王蒙的代表作有《青春万岁》、《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说客盈门》等,200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最终未获奖。

7.李敖(1935-)

李敖为中国台湾地区的著名作家、“国学大师”、近代史学者和时事批评家,因其文笔犀利、批判色彩浓厚,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常自诩为“中国白话文第一人”。李敖性格张扬不羁,经常有惊世骇俗的言论与举动,颇有魏晋“狂士”风范,极具社会争议性。

李敖的代表作有《李敖大全集》、《李敖回忆录》、《北京法源寺》等,2000年以长篇小说《北京法源寺》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最终未获奖。

8.北岛(1949-)

北岛原名赵振开,是当代著名诗人,作为“朦胧诗”代表人物极具影响力。赵振开早年在北京做过11年的建筑工人,受朋友的启发,在1970年左右开始进行诗歌创作,并迅速走红,代表诗作有《一切》、《回答》、《路歌》、《太阳城札记》等。北岛现担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还是美国艺术文学院终身荣誉院士。

北岛曾获得瑞典笔会文学奖、美国西部笔会中心自由写作奖、古根海姆奖,201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但最终未获奖。

FMVP再次与郭艾伦失之交臂这是否会影响中国篮球的改革方向

中国篮球改革,目的只有一个,提高中国篮球整体水平,但目前看,改革并没有取得显著效果,而且渐渐失去亚洲霸主地位,无缘世界杯最好成绩,37年来首次缺席奥运会,球迷对改革的期待和实际效果产生反差,受到质疑,不可避免。

CBA赛场,各种弊端频现,不只是郭艾伦缺席一个MVP,比如周琦包身工问题,就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比如裁判错判漏判问题,一直没有受到处罚。比如球场暴力问题也是没有完全杜绝。比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