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分古体诗和近体诗?律诗首联和尾联可以不押韵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怎么区分古体诗和近体诗

谢谢邀请!其实古代诗和现代诗不用区分一目了然。所不同的是古代诗有局限性,需要押韵,平仄,字数等,表达出来的意思有的需要细致的琢磨,反复的咀嚼吃透,才能更好的参透古诗的意境。现代诗就不同了,随心所欲一气呵成,没有繁琐的修词,也需要点韵味流畅一些,让人感觉一种宽广大气,像大海一样波涛一层层的。我就说这些对不对的望见谅!谢谢!

律诗首联和尾联可以不押韵吗

这个首联和尾联可不可不押韵的提法不正确的。

你应该问首句和尾句的押韵问题。

先回答你,首句可以不押韵,但是尾句必须押韵。

何为首联?在律诗中的第一、第二句为首联。

第三、第四句为颔联。

第五、第六句为颈联。

第七、第八句为尾联。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始于南北朝,盛行于唐代。

律诗在平仄、对仗、用韵等方面均有严格规定。

全首诗共八句。每句五字的,叫作:五言律诗。每句七字的,叫作:七言律诗。

〈关于平仄、对仗的略〉

首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

第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一般只押平声韵,而且必须一押到底,不能邻韵通押。

诗歌都是押韵的。有的是句句押韵,有的是隔句押韵。古体诗一般也是隔句押韵的。律诗要求更严格,即前边所说的,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

押韵,有时也称为“压韵“。诗歌的押韵,不仅便于吟诵和记忆,更能使作品具有节奏,声调之美。

旧时押韵,例须韵脚相同或相通,但也有少数变格,即为:出韵。新诗押韵,则不受古代韵书的限制。

押韵,由于古代汉语的读音和现代有一些差异和不同,语音变化越来越大,诗人的用韵也有不同。

南北朝时有许多供诗人选字押韵而编写的韵书,如《切韵》,按声调不同属于不同的韵,共分为一百九十三韵。

北宋陈彭年(北宋大臣,实为一奸臣)编纂的《广韵》,在《切韵》基础上,又细分为二百零六韵。成为最重要的古韵书之一。

但是以上两韵书的分韵过于琐细,不完全符合当时的口语,诗人们都苦其苛细。事实上,唐代诗人做诗时也不完全按照其规定所限制,所以也就有了出韵或“同韵“,即允许把某些邻近的韵合起来用。

至南宋刘渊(江北平水人,今山西临汾,当时平水是全国的出版印刷中心),编写了《壬子新刋礼部韵略》,把同用的韵合并起来,成一百零七韵,即为现常讲的《平水韵》。

尽管《平水韵》是南宋才出现的,但是者是在前世基础上编成的,反映的是唐代诗人做诗时用韵的部类。

故,在李白的《送友人》,用的是庚韵。李贺的《雁门太守行》用的是灰韵。王维的《山居秋暝》用的是尤韵。等等。

自唐至今,诗人们做诗,一般的都是依照《平水韵》,即,每首诗的韵脚都必须依照《平水韵》中的同一韵里的字,否则即为”出韵“。出韵的诗,虽然也叫作:诗,但是不能算标准的近体诗。所以,近体诗的用韵是很严格的。

注:因提问是用韵,故略去平仄与对仗等问题。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