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势生长 | 郑州这三年大事
发布时间: 2023-07-11

——2020——

1月26日,郑州发布防控1号通告:进出班线、旅游客运全部暂停营运。

2月16日,春节后第一趟出口中亚的中欧班列(郑州)驶出中铁联集郑州中心站。

2月28日,中欧班列(郑州)首趟进口运邮班列抵达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

4月22日,郑州市政府与紫光集团等企业举行集中签约仪式,总投资额213.8亿元的6个先进制造业项目落地郑州。

5月24日,郑州首个无人驾驶区域在郑东新区划定,总长约17.4公里。

6月24日,“郑州—欧洲”定期全货机邮件专线开通,到欧洲14国的邮件时限平均缩短1~2天。

9月15日,中原科技城在郑州挂牌。

10月7日,为支持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河南省向郑州市下放部分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11月1日,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通过专家组验收,正式投用后将成为河南首个国家大科学装置与中心,为全国第7家。

11月7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河南基地正式启动筹备,选址郑州高新区。

11月8日,郑州机场恢复双跑道运行。

11月25日,河南拟出台规定:授权郑州航空港区设立具有特定管理职能的法定机构。

11月27日,郑州入选第二批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

——2021——

1月4日,2021年第一批209个重大项目同时开工,总投资1381.1亿元。

1月20日,中欧班列(郑州)波兰新线路成功开通,中欧班列(郑州)境外目的站城市增至9个,国际直达线路达到9条。

1月30日,郑州新增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3月25日,郑州与长沙、宁波、合肥、南昌、武汉、贵阳、株洲、湘潭等长江经济带8大城市举行长株潭都市圈与长江经济带部分城市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签约仪式。

5月7日,北斗智能制造项目落户郑州航空港。

5月27日,七普数据显示,郑州常住人口达1260.1万,居中部第一。

6月2日,郑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正式跻身“国家大学科技园”阵列,成为郑州“国字号”大学科技园的新成员。

展开全文

6月30日,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部整体搬迁到郑州,新址地点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

7月20日,郑州特大暴雨,造成郑州地铁5号线列车在海滩寺站和沙口路站隧道停运。18时10分,郑州地铁下达全线网停运指令,疏散群众,1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5人受伤。

7月27日,郑州地铁5号线“7.20事件”情况公布,14人不幸遇难。

8月3日至15日,针对7月底爆发的新一轮疫情,郑州进行四轮全员核酸。

9月15日,中国铁路郑州局担当的动车组列车、普速列车全部恢复开行,其中动车组列车开行189对,普速列车开行31对。

9月16日,中原科技城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中原科技城学术交流中心举行,30个重点产业项目及人才团队实现签约。华为阿里百度落子中原科技城。

10月10日,中国北斗应用大会暨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十届年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12月2日,科技部正式发函,支持郑州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12月29日,《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总体规划》(2021年版)正式获民航局批复。根据批复,郑州机场定位为区域航空客运枢纽、国际航空货运枢纽。

——2022——

1月5日至10日,郑州开展多轮全员核酸检测。

1月21日,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公布。报告显示郑州市因灾死亡失踪380人,其中在不同阶段瞒报139人,郑州市瞒报75人。最终89名公职人员被问责,8名涉案人员被逮捕。

2月17日,国家《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印发,郑州入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名单。

2月25日,2022年度郑州市重点建设项目名单确定,名单共列项目446个,总投资8857亿元,2022年计划完成投资2250亿元。

3月4日,被称为“河南陆家嘴”的郑州龙湖金融岛举行正式开岛仪式。

3月8日,郑州发布《关于积极推进大棚户区改造项目货币化安置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郑州市将集中利用3年时间,大力推进货币化安置。

3月13日,郑州市政府对外公布《郑州市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力争将郑州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3月16日,郑州建设国际邮件枢纽口岸获国家批复。继北上广后,郑州成为全国第四个重要国际邮件枢纽口岸。

3月22日,上汽集团郑州发动机分公司二期项目举行开工仪式。建成投产后,年产能达60万台,远期100万台,郑州将成为上汽集团全国最大的发动机制造基地。

4月25日,郑州市新增4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5月4日至11日,郑州主城区静态管理。

6月,郑州“最高学历楼盘”烂尾事件引起舆论关注,6月至7月,郑州“烂尾楼”事件集中爆发。

6月13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反馈称,多名前往郑州沟通村镇银行“取款难”的储户被赋“红码”。此事迅速引发舆论关注并持续发酵。

6月20日,济郑高铁濮郑段、郑渝高铁以及郑州航空港站同时开通运营,标志着河南在全国率先建成以郑州为核心的“米”字形高铁网,并实现17个省辖市“市市通高铁”。

6月22日,郑州市发布关于部分村镇银行储户被赋红码问题调查问责情况的通报。通报称共有1317名村镇银行储户被赋红码,5名公职人员被问责。

8月31日,郑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印发通知,自9月1日起,“1+8郑州都市圈”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协同发展进入实施阶段,实现互认互贷。

9月7日,郑州市印发《郑州市“大干30天,确保全市停工楼盘全面复工”保交楼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10月1日,郑州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

10月底至11月底,郑州市开展多轮全员核酸检测,风险点位不断增加。

10月底至11月初,郑州富士康部分员工徒步返乡。

12月7日,郑州火车站、郑州东站、郑州机场停止查验48小时核酸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

12月8日,郑州发布164号通告:省外来郑不再查核酸和健康码。

12月22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2023年展会档期规划全面启动,预计展出面积200万平方米以上,将恢复到常年70%的水平。

——2023——

1月5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了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考核评价结果,郑州市15家国家级孵化器被评为优秀(全市23家),优秀率65.2%,首次居全国第一位。

2月1日,郑州成功入选第二批国际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范城市。

2月7日,郑州被确定为试点城市,将积极探索预售制度改革和现房销售。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